王濬楼船下益州

王濬楼船下益州 公元383年春,正月,前秦天王苻坚拜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诸军事,与姜飞、彭晃、杜进、康盛等将领,率五千铁甲骑兵,七万精锐步兵,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窴为向导,兵发长安,踏上远征西域的漫漫征途。万里远征,这是中原大帝国继李广利出征大宛之后第二次向西域大规模投放兵力
春寒料峭,长安笼罩在冰冷的寒气中。苻坚、吕光君臣二人谁都不会想到,这是他们永别之日,吕光从此再未踏上关中的土地,再未返回略阳家乡。吕光带走的是前秦国的常备军。五个月后,苻坚下诏倾国兵力进发江南。如果历史可以假设,苻坚是否会后悔发动保卫西域之战?淝水之战中,由良家子弟组合而成,有着华丽装备的中军难以抵御谢玄的北府军攻击,这与吕光抽走近十万氐汉精锐部队不无关系
无数次战争证明,两线作战鲜有不败者。人上路了很难回头,沿着河西走廊行进的吕光已经着手拟订西征军事计划。西征军打击的重点,一个是焉耆国,一个是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地处西域西部。区区两个绿洲国家根本无法阻挡西征大军,因为吕光得到了车师和鄯善国支持,粮食给养保障充分。西域诸国势力比较分散,难以对抗中原王朝。若想对抗,必定有另外的势力,两汉时是匈奴,前秦时是狯胡。狯胡是什么样的国家呢
狯胡来自天山以北裕尔都斯草原、纳伦河谷及其以西以北地区,《魏书·西域传》中的悦般国,范围大体在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一带。狯胡部族原隶属北匈奴,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开始卷入绿洲国家间的纷争。到前秦灭前凉,狯胡已控制了龟兹、焉耆、温宿、尉头等天山南麓绿洲国家,势力向疏勒、于阗等国渗透
没有无缘无故的战争。西域有条发财的路,谁控制了西域,谁就有取之不尽的财富。狯胡欲独霸西域,垄断丝绸之路。东部的车师和鄯善感到压力,才向苻坚提出请伐西域,并主动要求担当向导
做任何事都要有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吕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由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道路即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共有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由阳关,经若羌,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即为南道;由敦煌西出玉门关,沿疏勒河向西进入罗布泊则为中道;由新玉门关,穿过五船碛(莫贺延碛)到达高昌(今吐鲁番地区)为北道
前秦军队是去攻打塔里木盆地北部以龟兹、焉耆为首的西域叛王,不是去和西方做生意,不会选择南道。吕光此次西征路线,取中道还是北道呢?面对茫茫黄沙,陌生的领域,吕光拟订出一个大胆的军事计划。出玉门关,进入中道,向罗布泊进发
吕光的大军到达罗布泊时,其地已是满目黄沙、一片苍茫。昔日的罗布泊碧波万顷,疏勒河、孔雀河注入泊中,风吹湖面,万千浪尖,粼粼烁烁,岸边点缀奇瑰的胡杨,与偶尔破浪而去的一只只小小的独木舟构成蓝色的童话世界。而今罗布泊以西一片片芦草后面是茫茫黄沙,楼兰国也已经一点点被风沙湮没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4世纪,吕光到达鄯善时,恐怕所有的建筑物只剩尖顶在风沙中矗立。吕光的心思不在改善罗布泊地区的生态,他的使命是军事进攻
吕光休整军队,在鄯善国大张旗鼓招兵买马,声言要西进,同时下达一道奇怪的命令,北渡孔雀河,翻越库鲁克塔格山脉,向高昌进发。军士们愕然,西域的国主们更加莫名其妙。既然我们到达罗布泊,要向西攻击焉耆和龟兹,为什么不直接沿孔雀河谷向西北进军,却向北到高昌呢?从鄯善到高昌中间横亘着高大干旱的库鲁克塔格山脉,而且高昌到焉耆国中间隔着三百里流沙
沿孔雀河至焉耆国不到一千里,翻越库鲁克塔格,再折而至焉耆国,约一千五百里,如此舍近求远,所为何来?大家注视着前秦国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将,莫不成脑子进水了?吕光微微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大家都不笑了。不是人家缺心眼,而是自己实在太笨
“声东击西!”这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计策。用兵之道看似很简单,其实千变万化。按照常规作战原理,的确不该舍近求远,但真正军事家懂得“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由孔雀河西进,敌人必有准备,易受焉耆和龟兹两国的夹击。由罗布泊转而北上高昌,在车师国休整,出流沙三百里直抵焉耆国都城下,可出奇兵制胜
中秋佳节,西征大军途经墨山国之路抵达高昌郡。高昌城在今吐鲁番盆地,是前凉王张骏讨伐龟兹、鄯善、于阗、焉耆诸国平定西域后设立管辖西域地方事务的郡府。高昌太守杨翰带来天王苻坚南征消息,吕光下令停止进军,等待朝廷命令。西征大军是前秦精锐部队,西域和晋朝比起来,还是南征事大
部将杜进反对说:“节下受任平叛,机不可失,我军万里迢迢,距敌仅有一漠之隔,有什么比破敌还重要的事呢?”众将和西域东部诸国国主支持杜进意见,吕光这才改变主意,征发诸国兵马,带领十万军队南渡流沙
西征将士们体验到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感觉。他们的目标比楼兰还要遥远,大军一路艰难行走在漠海。茫茫大漠有其魔鬼的一面,也有其天使的一面
大风起兮,黄沙漫漫,日色昏暗,热风扑面,黄沙蒙头,四野茫茫,莫知所在。太阳西下,气温骤然降低,寒气袭人,将士们用毛毡裹体,栖身在细细的沙子上。抬头望天,长空如洗,星汉灿烂,银河、星云,从来不曾如此清晰。朝行夜止,五天过去,大军在沙漠中穿行三百余里,抬眼四望,仍旧一片流沙,所带的水已不多,将士们相顾失色
吕光鼓励众将士道:“我听说昔年汉将李广利西征,精诚所至,飞泉涌出,我们难道就没有诚心感动天地吗?皇天必将有济,诸君不必担忧。”沙漠气候确实出人意料,吕光话音刚刚落地,大雨倾盆而下,平地三尺。这不是小说,而是真实的历史。前秦军士气大振,一鼓气越过沙漠,兵锋直抵焉耆都城
焉耆国王泥流大惊,国中之精锐都在孔雀河上游,万没料到十万秦兵突然从大漠冒出。登城而望,秦军旌旗蔽日,万马奔腾,甲兵似水,刀枪如林。泥流慌忙下令开城投降,龟兹以东诸国尽降,吕光率得胜之师,渡过轮台,向龟兹挺进
龟兹国王白纯自恃有狯胡国之强援,将城外居民悉数迁入龟兹王城内,坚壁清野,固守待援。为稳定远征军人心,瓦解敌人斗志,吕光大玩心理战,说他做了个梦,梦见一只金色大象飞越龟兹城而去。西域人奉佛,吕光借此解梦说:“金象即佛神,保佑龟兹国的佛神走了,他们肯定灭亡。”于是,军心振奋,将士们踊跃攻城
狯胡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国王的弟弟呐龙率骑兵二十万,协同温宿、尉头等西域属国的国王,合兵七十余万来救龟兹。中世纪中国最大的一次战役打响了
决战!吕光下达命令,将领们没人肯动地方。倍则攻之,兵法上讲得明明白白。两倍于敌人的兵力才可以进攻,而我方只是对方的七分之一。我们只有守,连营结阵,死守不出,才有希望
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照本宣科就能获胜,书呆子也会是最优秀的军事家。吕光对死守战术嗤之以鼻:“敌众我寡,我军困守营中,若敌人内外夹攻,必分兵抵抗,势分力散,怎么是破敌的良策呢?”死拼就是良策吗?吕光有主意,对付龟兹军队可以用木头人。前秦军队在城南五里设一营,深沟高垒,钉上木桩,披上铠甲,戴上头盔,遍插旌旗。大军向城西转进,迎击狯胡联军
龟兹在天山脚下,北面起伏的天山群峰,横亘东西,雄伟壮丽,气势磅礴,顶峰积雪皑皑,银光闪闪。南面一片黄沙茫茫无际,直贯云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狂风怒吼,硕大如斗的碎石,满天飞滚。西征军与狯胡联军展开决战。晋书称狯胡军“弓马娴熟,善使矛槊,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以革绳为武器,策马掷人,多有中者”
晋书对狯胡军骑兵描绘,有夸张附会之嫌,七十万人只能是主力骑兵身穿铠甲,绝不可能全部着铠,革绳就是草原牧民套马的绳索。我们不要小看套马的绳索,胡人入侵欧洲时就曾经以革绳作为武器大败哥特军队。针对狯胡军的战术,前秦军列勾锁阵迎敌,吕光因之成为后世钩镰枪大阵的始祖。勾锁阵大败狯胡军主力,斩首万级,呐龙狼狈而逃,西域附国的军队只好投降
吕光一战破敌百万,荡平天山,威名震动西疆。狯胡军队惨败的消息传进龟兹城中,白纯收拾珍宝,弃城逃走。西域王侯降者,三十余国。西征军进入龟兹都城,吕光见到的是波斯萨珊王朝和印度贵霜帝国式的壮丽恢弘的王宫,都城的繁华不亚于长安。华丽奇特的宫室让这位西域征服者惊讶万分。参军段业作《龟兹赋》讥讽龟兹的豪奢,记载西征功业,可惜这篇文章未能流传下来
西域人家家户户存有精酿的葡萄酒,富户大家的葡萄酒竟至千斛,酒桶堆积如山,酒香四溢,十年不败。《晋书》称“胡人奢侈,厚于养生”。西征将士们尽情狂饮,醉倒在百姓酒窖中的比比皆是
吕光恩威并施,立白纯弟弟白震为龟兹王安抚百姓。西域诸国前代未能臣服的王国,不远万里皆来归附,献上汉朝时赐给的符节凭证。吕光与其更换符节,并上表前秦朝廷,可惜此时的前秦已处于战火之中。吕光始终未得到长安诏命,又见龟兹繁华富饶,本想留下来,可氐汉将士们思乡心切,只得踏上归程
公元385年三月,吕光大军启程,两万多头骆驼满载西域诸国的各种珍宝奇玩,并驱赶一万多匹骏马东归。战争为了获取财富,否则出生入死干什么?在这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当中有一件奇特的宝物
一个人,一位价值连城的僧人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