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终于自由了

刘禅终于自由了 这一年,也就是嘉平三年(251年),实在是很值得让人记住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不光司马懿一人死掉,另一个牛人也跟着永垂不朽
这个牛人就是孙权
孙权的历史地位比司马懿牛多了,他是三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曾先后摆平过曹操和刘备这两大历史牛人
只是,孙权也跟很多领导人一样,青年时期把事业做得很成功、很强大,可一到晚年就犯错误
而且让人很不解的是,他犯错误时,头脑并没有晕菜,在犯错误之后,也知道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可就是不愿承认错误,硬是将错误进行到底
他把孙和处分之后,立马就知道孙和是冤枉的,完全是孙霸陷害的结果,但他最后的处理方式是:罢孙和为平民,赐孙霸死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脑子更加冷静之后,觉得孙和是真的冤了,孙和仍然是个好儿子。于是,又想把孙和调回来
他又觉得把陆逊逼死也太不厚道了,就在陆逊的儿子陆抗回首都治病时,当面向陆抗道歉,他流着老泪对陆抗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我以前头脑糊涂,听了小人的话,跟你老爸闹了些不愉快的事。实在太对不起你的老爸和你了。这样吧,以前责问你老爸的那些信,你就都烧掉,不要让人家看到了
孙权以前责问陆逊时,毫不留情,唯恐逼陆逊逼得不到位。他以为,现在三国的形势已经定了下来,再不需要陆逊这样有水平的人了。让这样有水平的人活着,对他孙氏的子孙是个巨大的威胁。哪知,前段他的子弟兵被魏国的王昶们扁了一通,大大丢了他的脸。他这时才知道,只要敌国还在,他们东吴仍然需要有陆逊这样的人
现在东吴其他方面的人才——比如陷害打击自己人的人才很多,可对付魏国的人才还真的太紧缺了。他数来数去,也只有陆抗还算是个人才,还可以对付魏国那些将领一下。所以,他就下决心向《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学习一下,在陆抗面前泪奔,求得陆家的谅解,让陆抗当他儿子的保护伞之一
当然,他的这把泪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味
大家知道,陆逊原来就是坚定的太子党——孙和那个太子党。现在给陆逊平反,就意味着要为那个孙和平反
孙权在夜里失眠的时候,脑子就常常思考这个问题。他终于认识到,孙和是彻底受了冤枉,东吴的江山如果只交给孙亮,在这样的环境下,孙亮能吃得开吗?曹叡把权力交给曹芳,最后魏国的天下就成了司马懿的天下。这个教训就在对岸,从时间上离得太近了,从空间上也离得不远。如果这个教训也不吸取,他还算是什么皇帝
于是,他一觉醒来之后,又决定把孙和叫过来
当年的冬天,也就是嘉平三年(251年)十一月,孙权到南郊搞了个例行的祭祀活动,回来后就中了风。中了风的孙权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就要到头了。于是,他说,还是把孙和叫回来吧
孙权有个特点,在犯那些错误时,独裁得要命,从不跟谁商量讨论。可要做一件好事时,却很讲民主。他在决定把孙和叫回来时,硬是跟几个人商量。这几个人就是全公主、孙峻、孙弘
全是孙和的反对党
他们在孙权的病床前进行激烈的讨论。那三个人看到孙权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连话也讲得不流畅了,哪还同意他的这个决定?于是,个个坚决反对。最后,反对得孙权也累了,便又否决了他的这个本来很正确的决策。于是,东吴最后的希望也被否决掉了
不过,孙权仍然认为,现在孙亮太年轻了,才不到十岁。十岁的小孩哪能当国家元首,哪能处理军国大事?所以,必须给他配备一个辅政的班子
孙权仍然叫那几个人过来讨论这个事
最后,孙峻说,大将军诸葛恪是最好的人选。说诸葛恪年轻,又有才,完全能胜任首席大臣这个职务
本来,孙权对诸葛恪就已经十分看好。他看好诸葛恪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诸葛恪确实很聪明,也曾经取得过很多成绩。二是诸葛恪的老爸是外来户,在江东的根基不深厚,不像陆逊他们那样,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个庞大的家族背景,个个实力雄厚,一旦大权在握,实在让孙家吃不消
于是,诸葛恪就成了孙权确定下一代东吴领导团队队长的最佳人选
孙权对诸葛恪的培养已经好长时间,让他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到现在已经是大将军。不过,东吴的官制跟蜀魏的官制有点儿差别。魏国和蜀国的大将军是军方第一领导人。可在东吴还有个上大将军,那才是军方的一把手。以前陆逊是上大将军,现在吕岱担任这个职务。只是吕岱已经很老了
不过,孙权仍然觉得这个诸葛恪虽然很有才,但有点儿刚愎自用,这样的人当政风险太大了。可孙峻却坚持认为,现在真的没有谁比得上他了
孙权想想也是,于是,通知诸葛恪回来
这时,诸葛恪还在武昌
他在动身时,吕岱对他进行了一次严肃的告诫:“现在局势乱成一锅粥,你大权在握,做什么事一定要十思而后行啊。
诸葛恪一听,觉得这个老吕也太夸张了吧?决定什么事得思考十次,工作还有什么效率?当场回答:“以前那个季文子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可孔子却对他说思两次就可以了,不必思那么多。你现在要求我十思,这不等于说俺的水平太菜了吗?
吕岱一听,当场无语
诸葛恪到了建业,直接就跑到孙权卧室那里。孙权这时已经躺在床上。不过,孙权仍然很清醒,他在向诸葛恪发出通知之后,就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等诸葛恪一到来,立即下发了一连串的文件。先是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领太子太傅,然后再任命孙弘为太子少傅,让诸葛恪成为孙亮的老师也就是孙亮的监护人,而孙弘则成为副手
之后,孙权连续发文,进行一次全面的人事变动,宣布诸葛恪现在是东吴首席大臣,可以独立处理任何事务,除了生杀大事在处理完毕之后向皇帝汇报外,别的事全是他说了算,在短时间内确立了诸葛恪的无限权力
孙权仍然觉得对不起孙和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嘉平四年(252年)正月,他又封孙和为南阳王,在长沙居住。然后大赦,再然后改元,把赤乌年号改成神凤
孙权这时基本把后事都安排好了,可他的那个皇后潘美女这时野心也突然膨胀起来,觉得只等孙权一死,这个天下就是她的了。她觉得现在她的执政经验太不丰富,于是就抓紧时间学习。她是拜孙弘为师的,她把孙弘叫来,问孙弘以前吕后是怎么成为女强人的
这个美女长得很漂亮,但人品却是很坏。她得势时,搞过很多身边的工作人员,弄得那些工作人员很痛苦。现在听说她准备向吕太后学习,大家立马就觉得世界末日要到来了——她才当皇后没有几天,大家就已经这么痛苦了,要是成为吕后那样的专政人物,她们这些人还有活路吗?于是,潘美女身边那些工作人员经过短时间的商量,最后达成共识,与其让她以后把她们搞死,不如现在把她搞定
在这些宫女达成这个共识时,潘美女一点儿不知道,还在那里想着如何成为当代的吕太后,想着想着,就睡着了。那些宫女早有准备,看到她睡着了,立即按计划行动,找来一根绳子当场把她缢死
有关部门按到报案后过来调查。那些宫女都高度一致地说,皇后娘娘是做梦死的。那时的警察还是很用心的,什么“躲猫猫”、“洗脸死”、“睡觉死”之类的概念是忽悠不了他们的。后来,警察来后,根本不用什么手段,那几个宫女就老实招供。孙权在病床上手一挥,把所有参与其事的人都砍了头
处理了这个大案要案,孙权的生命也到了尽头。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真的“病笃”起来,便按既定方针,发了个紧急通知,要求把诸葛恪、孙弘、孙峻、吕据、滕胤等相关人士叫来,要把最后的话跟他们交代
第二天,孙权就去世了
孙权死时,诸葛恪并不在现场,只有孙弘和孙峻在场
孙弘向来跟诸葛恪不怎么友好,怕诸葛恪拿到大权之后,就会向他开刀,想来个秘不发丧,然后创作一个诏书,内容是除掉诸葛恪
如果只是他一个人在场,那么他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孙峻也在现场。他不得不跟孙峻商量
如果跟孙峻商量别的事,孙峻也许会配合一下。可诸葛恪是孙峻力挺出来的,他能答应吗
孙峻绝对不是个老实人,他当着孙弘的面什么都答应,可两人一分手,他立即就跑到诸葛恪那里,把孙弘的全部计划一字不漏地都讲了出来
诸葛恪是什么人?我才接班的第一天,你这个孙弘就想搞定我。我要是放过你,我还姓诸葛吗?你以为就你会玩儿阴的,我就不会玩儿阴的?如果我的智商那么低下,孙权会把这个位子交给我吗?其他地方需要老实人,可政治场上绝对不需要老实人
他冷冷一笑,并没有当场气血翻涌破口大骂,而是神色如常,宣布要召开一次大会,请在京的各位高官都来参加。孙弘当然不知道诸葛恪是在玩儿他,老老实实地跑来了。他只以为自己会玩儿阴谋,别人都很老实、很厚道
诸葛恪看到他一脸天真地跑来了,心里很爽
孙弘看到诸葛恪的神态,也觉得诸葛恪还不知道孙权已经挂掉,心里更是暗暗高兴,以为自己成功了。他笑着问诸葛恪,有什么事要商量的
诸葛恪说,就是要砍你的头
孙弘这才知道,阴谋很好玩儿,可玩儿得不精,后果很严重。可到现在才知道这个后果,除了死,别的什么都没有用了
诸葛恪一点儿余地也不给孙弘留下,大手一挥,“于坐中杀之”
处理了孙弘,诸葛恪就宣布举行孙权的追悼会,然后让孙亮当东吴的领袖。这个东吴第二代领袖当时只有十岁
孙亮即位后,宣布大赦,以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吕岱为大司马,东吴走进了诸葛恪时代
诸葛恪这时还是有作为的。他立刻把原来孙权监控大臣的那一套全面废除,然后免了很多苛捐杂税,让利于民。广大东吴老百姓拿到了真正的实惠,个个很高兴
于是,诸葛恪的人气涨幅不断
诸葛恪接着又着手进行了一项改革,就是把那几个亲王的兵权都夺下来。孙权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孙休、孙奋都派到地方去当军政一把手,想以此来加厚一下孙家的力量。可诸葛恪却认为,这对中央是一种威胁,埋下了祸根。于是下文把那几个亲王都调离原地,到其他地方去,可以当当你们的土地财主,但不能天天待在军营里拿着枪杆子
孙奋对这个政策很不爽,直接拒绝离开他的驻地。诸葛恪立即给他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指出他这么做实在是一件破坏和谐的事。咱们要做的就是听从孙大帝近一年来的教导,当一个好大臣。要坚决牢记鲁王孙霸的教训,老老实实地当一个忠臣。如果你一定要向鲁王学习,不把先帝的教导当一回事,那么我只能执行先帝的政策,宁可得罪了你
孙奋一看这信,知道诸葛恪在这方面绝对是个实干家,是说到做到的人,如果再不听话,估计下一步过来的就不是一封长信了,而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只得按照诸葛恪的安排,转移到南昌,过着纯粹的亲王生活。
第九章 终结诸葛恪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