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 前面已经说过,犬戎是个制造麻烦的团伙,他们觉得周王朝已经不再牛了,没事时可以欺负一下了,享受一下胜利的喜悦,因此,就经常在边境制造一些流血冲突事件
而这时,国际形势也已经有点复杂多变了。各地诸侯已经开始牛起来,眼里的周朝中央政府越来越像个摆设。周厉王姬胡上台后,也觉得自己有点像个花瓶,这个国家领导人当得一点不爽,因此,就高举改革的大旗,要重振一下大周国威和军威。哪知,这哥们儿的水平不行,把那几个小人当成改革家,出台了一系列垄断政策,说是要富国强兵。可大家一看,那几个先富起来的全是改革家的人。于是,原先那些老牌既得利益集团觉得不爽了,就到处发表言论,说姬胡的改革是走不通的。那个召公还写了一首诗:“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这诗的意思是,大王的人品已经出现了问题,专门用坏人执政。这个做法跟商朝的做法没有两样。商朝的领导人不重用老臣,最后灭亡了。现在姬胡也不用老臣,离灭亡还远吗
这话一传出去,大家就都认为,大周王朝要亡国了
姬胡听到之后,当然心里一点不爽。他觉得不能再让这些议论继续下去了。这哥们儿在处理这事时,很没有经验。他找到一个叫卫巫的人,要求他组织力量,做舆论的监管工作,如果谁再这么议论周王,就直接砍了谁的脑袋
召公这时就劝他,说了那句很有名的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可姬胡却把这话当屁话,继续执行砍头政策,而且卫巫在执行这个政策时,又很变态,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说在讲大王的坏话,死啦死啦的有。弄得大家连话也不敢讲了,在半路上碰到个熟人,也不敢问一句吃饭了没有,只是用眼神示意一下,然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整个国都变成了一个失语的城市
你想想,一天到晚连话也不能说,紧闭鸟嘴,心里不堵才怪。最后大家堵得实在不行,不让我们动口,我们只有动手了,终于发出愤怒的吼声,举着锄头,高喊口号:“还我说话权利!
这时,姬胡还不知道国都闹事了,正带着大家出北门去打猎,说要打几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回来下酒
国人们知道之后,马上跑到北门那里,高喊口号
姬胡一看,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还真多,而且直接就大喊大叫要打倒他,当然很生气
周王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当然不是群众的后果很严重,而是他的后果很严重
姬胡叫主管社会稳定的荣夷公过去平息这个事件。哪知道,荣同志还没有动手,就给那群国人干掉,当场丢了脑袋
姬胡这才知道问题已经严重了,终于取消了打猎项目,夹着尾巴逃跑了。而且这一逃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哥们儿是中国第一位被群体暴力事件赶下台的国家元首,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那是想有多坏就有多坏,似乎周朝就是坏在他手里的
不过,这家伙的武功还是不错的。他上台的时候,国力弱得要命,淮夷的势力已经逼到洛邑,他派兵过去来个自卫反击,居然搞不定。几年之后,他再派兵攻打淮夷,终于把淮夷打了个大败,而且战果十分辉煌,意义十分重大。当时的楚国国君熊渠比谁都牛,觉得自己的国土面积已经很大了,势力已经很强悍了,只当个地方诸侯实在太不匹配了,就称起王来。而且,他不是自己称王,而是让他的几个儿子称王。后来大概看到姬胡突然发飙来,就怕自己再这么玩下去,玩不过姬胡,赶快宣布丢掉“王”字号,回归大周公司旗下。你想想,熊渠当初敢于牛哄哄地称王,手中的力量肯定十分雄厚。如果姬胡没有两把刷子,能让这样的猛人老实吗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姬胡成了史上有名的暴君,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骂了又骂,在史书上一直以反面人物形象出现。但他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良分子,谁也拿不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来,司马迁也只是以“行暴虐侈傲”几个字概括了一下,并没有罗列出姬胡的坏事迹来。唯一确凿的证据,也只是那个“弭谤事件”。如果他真的那么凶残,一个简单的群体暴力事件就能把他轻易地拉下马吗?我认为,主要是他在实行“专利”政策时,得罪了一大批老臣,触及了一大批传统贵族利益,最后这些人就成了他的反对派,先到处传播不利于他的言论,大力开展破坏姬胡形象的工作。而且这个反对派的核心人物就是失去了传统权力的召公。否则,他的诗里为什么老是在埋怨姬胡不用旧臣。当然,召公开始时,也只是想制造舆论,欲以此迫使姬胡重新起用他们这些传统的既得利益者,哪知,后来事情闹大了,自己也控制不了局面,最后不得不付出让儿子丢脑袋的代价
不管如何,在这个事件中,姬胡是倒了大霉,召公虽然最后抢回了权力,但儿子却掉了脑袋,也归于倒霉系列人物
不过,秦仲却很不错。他不但成为秦嬴的当家人,而且他的本家政敌也给犬戎灭掉了。他接过老爸大印的第三年,犬戎就把原来那个嬴成的后代搞定了。于是犬丘一带变成了犬戎的地盘,也为后来秦的扩张埋下了伏笔
史书上虽然没有直接讲到秦仲这段时间的表现如何,但比他势力大得多的犬丘已被犬戎搞定,而他的地盘却还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就充分说明了秦仲当时还是很牛的
姬胡玩完之后,姬静在召公他们的支持下当上了周王,是为周宣王。这哥们儿虽然是姬胡的继承人,但水平比他的老爸高多了,只几年时间,就让大周有了中兴的气象
姬静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些年来老是欺负大周的犬戎等几个少数民族集团收拾一顿。他很快发现秦仲是个人才,马上就让人把一颗大夫的印交给秦仲,说,现在提拔你当大夫,不过,你得把犬戎搞定
秦仲一听,可以当大夫了,要是再立一点功,就可以成为跟齐、楚他们一样的诸侯了。当场高兴得要死,带着部队就向犬戎的地盘杀过去
秦仲当这个秦地的家已经二十三年了,这么多年来,跟犬戎的交道打得很多。犬戎虽然很黄很暴力,但也没在他的地盘里讨到什么便宜。虽然他的族兄弟丢了犬丘地盘,同时丢了脑袋,但也只是他们实在太菜了,除了跟他爷爷抢利益、争好处有水平外,其他水平都等于零,这才被那一群没有文化的军队打死
他这么一想,脑子就发热起来
像历史上所有的军事指挥员一样,脑子一发热,就容易晕菜,而在战争时期发生脑子晕菜事故,后果是很严重的
秦仲只想到这么多年来,犬戎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什么便宜,却没有想到,犬戎的力量其实很雄厚。如果不雄厚,他们敢跟大周帝国叫板吗?他们没有从秦地那里讨到便宜,一来是他确实有水平,二来是他采取守势,守得没有漏洞,这才保住了他的地皮不受损害。而且,在交手中,他除了能自保之外,也没有得到什么便宜
综上所述,秦仲现在的实力只能勉强自保,别的动作是一点不能做的
但人的头脑一发热,往往想不了那么多,满脑子都是胜利两个字,就跟那些彩民一样,两块钱一放了,头脑里就全是五百万一样
秦仲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带着部队就冲了出去
结果打了个大败仗。而且这败仗败得很彻底,连他自己也被犬戎毫不客气地干掉
对于秦仲而言,一战而死,这个霉运是说有多大就有多大,可对于他的子孙来说,却是个良好的开头,为秦国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秦仲生了五个儿子,大儿子就是秦庄公,成为了他的合法继承人
姬静知道秦仲光荣牺牲之后,并没有叫停对犬戎的战斗,反正死的不是他的老爸,死的是庄公的老爹。他看到秦庄公兄弟个个咬牙切齿,大喊大叫要报仇,而且五个弟兄都长得很猛很牛,比他们的老爸更好利用,因此就给了他们七千兵,叫庄公带着这七千兵继承老爸的遗志,继续跟犬戎死磕到底
五个兄弟之前虽然大喊大叫,不为老爸报仇,决定不洗脚睡觉,但手中没兵,只是在那里光喊不练,这时突然得到七千部队,马上就投入战斗
这五个兄弟果然比他们的老爸牛多了,带着部队就冲杀过去。犬戎们长期以来都很牛,连大周都不放在眼里,再加上前段时间又刚搞定了秦仲这块硬骨头,以为敌人再没什么牛人了,只等自己再冲上一步,就可以把秦地又划到自己的名下,接着向周的地盘进军。现在之所以没有马上进军,是因为要庆祝一下伟大的胜利。哪想到秦庄公兄弟会突然满脸横肉地杀了上来,而且声势还很浩大,杀得很猛,犬戎被打了个大败
秦庄公还没有完,继续大打下去,连嬴成后代丢失的犬丘也收复了
这次战斗激烈到什么程度,史书上没有描写。但诗经里那首《采薇》写的就是这场战斗。你想想,如果这场战斗很平常,这首诗能流传下来吗
姬静接到报告,当然很高兴,马上下令,把原来大骆的地盘也就是犬丘一带地区,都送给秦庄公,还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以后好好给我在伟大周朝的西部站岗放哨
于是,秦的地皮马上扩大了好几倍
姬静也跟很多老大一样,执政的前段时期做得很不错,是个优秀的领导,可到了晚年,也不断地犯错误
他在位时,连续打了很多仗,而且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让那些诸侯都把翘起的尾巴夹了起来,于是他认为自己厉害了,可以牛一牛了。后来历史多次证明,谁要有这个牛一牛的思想,事情就会坚决往坏的方向发展,他所做出来的动作都是难看的动作
姬静的第一个坏动作就是武断地干涉了鲁国的接班人问题。本来,按照当时的惯例,某个诸侯国的老大死了,他的长子就是他的接班人,谁也动不了。本来这个惯例也不是什么好的惯例,但大家都认可了,你要是改动它,大家就不爽
可姬静只考虑到自己的感受,一点不为人家的心情着想。他认为鲁懿公的那个小儿子更乖一点,更帅一点,更可爱一点,就要求鲁国让这个小帅哥当一把手。鲁国的高层不同意,硬是坚持原则,不理姬静的指示
姬静就生气了,大手一挥,大军开过去,谁不听就抓谁,看是你的嘴皮硬,还是老子的刀口利,看是你的原则有用,还是老子的枪杆子有威力
鲁国高层看到大军杀了过来,果然集体失语,那个小儿子顺利当上了国君,成了鲁孝公,从这个谥号看,这哥们儿还算是个不错的人。大家看到姬静这么大力破坏规则,心里就不爽了,诸侯们又开始在心里对他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姬静对这些抵触情绪一点不知道,觉得自己越来越牛了,反正一个领导人就应当说话算话,不能老听人家那一套。什么事都听那几个老头子的话,这大王跟个传声筒有什么区别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姬静对自己的思维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更新,谁要是敢于得罪他,他就敢于杀掉谁
到了这个时候,姬静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昏君
昏君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最容易听信某个小人的话,然后制造冤假错案,杀害无辜
姬静跟很多古代的国王一样,除了有个王后之外,宫里还有很多合法的二奶。这些二奶不但长得漂亮,而且个个年轻粉嫩。姬静也跟很多男人一样,年纪一上去,性功能就降低下来。这些粉嫩的二奶一年到头看不到姬静一次,心里的那个想法自然会多起来,自然就会想办法找个帅哥过来解决一下这个需要。当时,姬静手下有一个帅哥叫杜伯触
有个二奶看到杜帅哥后,就找了个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机会,对他说,帅哥,咱来个一夜情吧
哪知,杜帅哥是个好同志,一听这话,马上就说,这种资产阶级情调的生活,咱不能干
他以为他这么义正词严,形象正面得很。哪知,那个二奶却不是个好惹的角色,咬着牙,直接就去找姬静,说杜伯触调戏了我一把,而且还说,大王的性功能肯定差了,就让我来当一下大王的替身吧
姬静一听,当场大怒,让人把杜帅哥叫来,指着他大骂,也不审问一下,直接就判了死刑
杜伯触的老朋友左儒就在旁边,马上就对姬静说:“大王,杀人也要个理由啊。
姬静一听,这理由能说吗?要是一说,老子不是戴上绿帽子了?只得冷冷一笑,说:“你这个家伙,领我的工资,不站在我的立场上,却为这个家伙说话。
左儒也是个花岗岩脑袋,虽然看到大王都已经对他上纲上线了,仍然大声叫:“大王做得对了,我坚决拥护。现在杜伯触没什么错,我当然要为他说话了。
姬静说:“我就是要杀他,就是要杀他,哈哈,我想杀就杀,你能怎样?!
左儒说:“我当然不能怎样,但我可以跟杜伯触一起死!
姬静大笑起来:“现在我是天下的老大,我让谁死谁就得死,我不让谁死谁就不能死。现在我宣布,让杜伯触去死,不能让左儒死。哈哈!我牛吧?
他手一挥,几个士兵进来,把杜伯触拉下去砍头,硬是让左儒在旁边当首席观众
左儒一气之下,跑回家里,找来一把菜刀往自己的脖子砍过去,把自己砍死,用实际行动证明,姬静的话同样是屁话
大家一看,知道他们的老大姬静已经完成了从中兴之主到暴君的转变,个个都怕得要命
姬静这么一变态,手下的马仔们以及那些诸侯们就不跟他保持高度一致了,宫中也发生了一件怪事
这件怪事是他的王后发现的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