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诸葛恪

为什么是诸葛恪 七十一岁的司马懿在曹爽带着大半部队离开京城后,马上从病床上站了起来,把两个儿子叫到自己的面前,向他们宣布了自己准备明天政变的计划,并给两个儿子布置了任务:首先司马师把那三千个黑社会成员以及司马府的家兵召集起来,然后分成两个部分,司马师带领一部分,负责抢占城南的武库夺取武器,剩下的由司马昭带领占据永宁宫,负责保护皇太后,司马懿则负责召集还在京城的高官
司马懿把这些高官叫来,然后向他们宣布曹爽要篡位,现已奉皇太后的命令,撤销曹爽一切职务的消息
这些官员一听,谁都知道什么篡位,什么皇太后的命令,全是司马懿造的谣。但谁都知道,司马懿和曹爽早就是敌我关系,而且也知道,曹爽肯定斗不过司马懿,因此都倒向司马懿,表示坚决拥护司马懿的一切行动,听从司马懿的指挥,坚决与曹爽反动集团斗争到底
司马懿马上命令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去攻占曹爽的大营,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曹羲大营。洛阳城就这样被司马懿牢牢地控制了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而这个小插曲又差点儿成了历史的拐点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懿在控制洛阳全城之后,往洛水浮桥屯兵以防曹爽大军回击时,经过曹爽家的门口——司马懿历来谨慎,这时经过死对头之门时,居然没有什么防范,而曹爽家的一个叫严世的侍卫却正躲在高处,像一名狙击手一样,张着弓正瞄准着司马懿的头,如果这箭一发,历史的走向就有偏差的可能,可另一名叫孙谦的侍卫却拦住了他,使得司马懿操着历史的方向盘继续向前,顺利屯兵洛水浮桥
司马懿的工作效率很高。只到了中午时分,他就发出了有皇太后签名的文件,用快马送到高平陵。这份文件是这样写的:“先帝诏陛下(曹芳)、秦王(曹询)及臣升御床,握臣臂曰: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潜拟,外专威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宿卫旧人,并见斥拙,根据盘互,纵肆日甚。又以黄门张当为督监,专供交关,看察至尊,伺候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召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前言?昔赵高意极,秦是以亡,吕霍早断,汉祚永延。公卿群臣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罢爽、羲、训吏兵,各以侯就第。若稽留军驾,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诣洛水浮桥,伺察非常。
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全握在司马懿的手中,而且曹爽到死也想不到司马懿的行动居然这么快。才仅半天,他这个大将军就无家可归了。这家伙没经历过什么阵仗,这么一吓,就走到了崩溃边缘,马上变得很傻很无奈。其实现在他身边还掌握着大批军队,而且皇帝还在他的手里,是一张大大的王牌,完全有反击的能力。但他只是下令大军在高平陵附近驻扎。于是皇帝曹芳、大将军曹爽及数万官员士兵就在高平陵附近搭起帐篷露营起来,曹爽也陷入进退两难的思考之中
这时,桓范从城中逃了出来,劝曹爽马上到许昌去,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开讨伐司马懿。桓范的这一建议,是很高明的。可是曹爽这哥们儿实在太菜,听了桓范的建议之后,躲在帐中不吃不喝,把个脑筋转了二十多个小时,却转不出一个决策来。桓范又去做曹爽老弟曹羲的思想工作,可兄弟俩的脑子差不多,听了桓范的话之后,也像他的哥哥一样,低头不作声。最后,桓范只有对着空气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豚犊耳,今老夫坐汝灭族之祸也!”到了这时,才看出曹爽兄弟是全国头号大笨蛋,这个智囊的眼力也太差了
那边的司马懿一听说桓范出逃,心里有点儿打鼓,觉得有点儿不好处理了,对蒋济说:“智囊往矣。”这句话的下半截就是“如何是好”。本来,司马懿也知道桓范是个人才,曾经想拉拢他,让他当中领军——这可是个好职务,桓范也准备担任这个职务。可他的儿子却说:“老爸,现在皇帝就在城外,投靠皇帝总比投靠司马懿强啊。”这话表面看来很正确,可却把司马懿的智商以及搞事手段忽略了。按照桓范的智商,本来完全可以知道这话是找死的话。可到了这时,他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也糊涂起来,觉得儿子的话实在是有道理。于是不买司马懿的账,硬是决定逃出城外,去投奔曹爽那个呆鸟。他跑到平昌门时,那里的城门已经关闭。他一看,立即认出那里的门卫队队长原来是他提拔过的小兄弟,马上把手中的版碟对那个队长一亮,说有诏书叫我前去,你赶快开门。那个队长本来还想看一下那个诏书,可桓范却大声骂了他一通,你这个家伙连老子也不相信了。以前算是老子瞎了眼睛,提拔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那个队长只得放行
桓范出城以后,回过头来对那个队长说:“太傅图谋叛逆,你还是跟我走吧!”那个队长这才知道,真是放错人了
于是,桓范成功出逃,终于跑到曹爽的阵营里
当然,跑到曹爽的阵营其实就等于进了死胡同
蒋济实在太了解曹爽了,对一片郁闷的司马懿说:“桓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曹爽小儿必念城中娇妻美妾,金银珠宝,智囊有谋必不为彼所用矣!”这个桓范虽然聪明,可曹爽是个菜鸟啊。曹爽的眼中只有美女和钱财,哪有什么计谋?计谋很好,但老大不采用,再好的计谋也等于零。以前袁绍的谋士哪个不是高智商的?可老袁的智商一低,那些高智商还不一起跟着矮下来
司马懿一听,就笑了,马上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曹爽,说这次行动,只是为了拿到兵权。你要是愿意辞去大将军的职务,那些爵位及金钱,仍然是你的,你仍然可以一边喝酒,一边陪美女,一边跟你的那一帮愤青没日没夜地吹牛。接着派陈群的儿子陈泰去做曹爽的思想工作,说跟司马懿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现在投降,还来得及;接着又派曹爽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当说客,说太傅已与蒋太尉指洛水为誓,要曹爽不必担心——当然,如果放在别人那里,这种话肯定不信,洛水又不是公证处,凭什么指它为誓就可以保证一切了
可菜鸟就是菜鸟,你不信,他硬是信
经过了一夜的思考,曹爽最后把刀丢在地板上,对所有的人说,我和司马公和平解决这件事,最后还可以当一个富翁。人家一听,老大就是这个志向,原来是跟错人了,当场都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曹家兄弟
最后只有桓范在那里大哭,埋怨曹真为什么竟生出这样的儿子来,不但他自己被人家砍头,还连累桓家跟着灭族了
接下来,曹爽很模范地配合着司马懿的工作,立即向曹芳请求免去他的所有职务,然后带着曹芳回到了洛阳
司马懿带着所有的官员迎接皇帝,但却冷落了曹爽兄弟。兄弟俩很老实地回到家中
司马懿在他们回家之后,马上派兵把他们的住宅包围起来,还在他们房子的四个角大兴土木,做了四个瞭望所,专门监视两人
曹爽这时居然还相信司马懿的话,以为结案之后,他就可以好好过他的富翁生活了。他无事可做之时,就带着弹弓到后园,练习射击。可他一走动,瞭望所上的人就叫“故大将军东南行”。气得曹爽丢掉弹弓,跑回内室,连骂也不知骂谁才好,只盼快快结案
在曹爽度日如年的等待中,司马懿也在加紧工作。不过,司马懿的工作并不是为了让曹爽尽早过上富翁生活,而是任用曾被曹爽迫害过的卢毓当司隶校尉,主审这个大案要案。通过严刑逼供,终于得出了曹爽、毕轨、邓扬、何晏、丁谧、李胜等人约定三月举事共谋篡位的“证据”。谁都知道,“共谋篡位”这个罪名是司马懿虚拟出来再套在这一群愤青身上的,而且谁都知道,这个罪是可以诛灭三族的,但谁也没有表示不同的意见
比较有趣的是,曹爽专案组知道曹爽这一次肯定是活不下来了。曹爽可以没有活路,但他们得把案子做得像个案子,虽然这案子跟司马懿大大有关,但一定要做得好像跟司马懿无关一样。于是,黄门和张当出现了
黄门是什么人?就是太监一个。本来,太监跟司马懿与曹爽的争斗是扯不上边的,但专案组却很聪明地把他扯了进来。说他把先帝的才人送给曹爽,于是宣布逮捕张当。张当一到案,立即写了个材料:“曹爽与尚书何晏、邓扬、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人阴谋反叛,等到三月中旬起事。
有了这个材料,其他的还用审理吗
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判决书: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爽以支属,世蒙殊宠,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乃与晏、扬、当等图谋神器,范党同罪人,皆为大逆不道,按律诛灭三族
倒是蒋济,最后向司马懿求情:“曹真之勋,不可以不祀。
司马懿却说:“国法不可废也!”他可以放过诸葛亮、诸葛恪这些魏国的公敌,但绝对不会放过曹爽这样的私敌。他要是放过曹爽,他就不是司马懿了,他的后代就有被搞下来的危险
于是,以曹爽为首的曹爽反革命集团一百多人都被押往洛阳北郊执行斩首。不过,曹爽手下的那些二流人物,都被司马懿放掉了,而且有的依然官保原职
搞定了曹爽集团,在三国历史舞台上混了几十年的司马懿,终于在七十一岁的时候,成为魏国实际最高领导人
在曹爽事件中,很多男性牛人表现得都不怎么样,倒是几个半边天的女性很可爱
第一个是辛宪英。这个美女是辛毗的女儿,是当时有名的才女,而且眼睛最为雪亮,对于政坛上的那些人物,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她的这个本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通过她老爸讲到曹丕成功夺得世子之位时的那个狂欢行为,断定曹魏政权是不长寿的——后来,曹家的事业果然很短命
这时,她的老爸早已死了,他们家的代表人物是她的弟弟辛敞
辛家现在的势头已经不如她老爸当时那么发达了。辛敞现在的职务只是曹爽的参军。曹爽的司马鲁芝在司马懿搞事时,叫辛敞跟他一起过去
辛敞虽然脑子不如他的老爸好用,但也知道,去或不去,是事关生死的事。所以不敢当场决定,而是去问他的姐姐:“现在司马懿在搞事,大家都说司马懿这次是要搞定皇帝啊。
辛宪英说:“在我看来,司马懿这么做,其实只是要杀曹爽而已。
辛敞说:“你觉得他能不能成功?
辛宪英说:“肯定能成功。你想一想,曹爽能是司马懿的对手吗?
辛敞说:“那我就没有必要出城去找死路了。
辛宪英说:“哪能不去?你要是不去,人家就说你的人品有问题了。你想想,你的上司有了难,你就丢下他不管,人家能说你好吗?你这样,能有几个人相信你?以后你还能混下去吗?
辛敞这才知道,要玩转政治,还得要把人品表现得出色一点儿,否则还真的会被人淘汰。辛宪英对政治看得很透。她早就断定,司马懿这次搞事,只是想一举粉碎曹爽反动集团,把那些核心人员的脑袋砍掉。像她弟弟这类人,你就是请司马懿开刀,司马懿都不会杀的。既然以前不是司马懿派的人,又不是曹爽集团的核心成员,这时你好好地装一下,不但不会被处分,反而因为此举赚来很多人气。所以,她坚决主张,辛敞一定要出城,表现得对上司的无限忠诚:虽然曹爽以前不重用我,但我还是很尊重上司的
所有的领导虽然爱好不同,但都会喜欢对领导尊重的人
事后,辛敞果然什么事也没有,他不得不赞美一下他的姐姐: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
另一个美女就是那个夏侯令女
这个美女是一个寡妇。她原来的老公就是曹爽的堂弟曹文叔。曹文叔是个短命的人。他死后,他的老婆夏侯美女还没有孩子。因此,她的老爸让她再找个帅哥。可她硬是不干。她怕她的老爸逼得太紧,就干脆挥起剪刀,割下自己的两只耳朵,对老爸说,谁愿娶一个没有耳朵的美女,俺就跟他结成美满良缘。你想想,哪个帅哥会爱这样的美女
她剪了耳朵之后,就挂靠到曹爽那里混饭吃
等到曹爽完蛋时,她家怕受到连累,赶忙大声宣布,与曹家断绝所有关系,彻底划清界限,然后派人过去,不管夏侯令女同不同意,都要把她送回家。回到家后,立即请来媒婆帮她找了个帅哥,准备再举行一场隆重的婚礼
夏侯令女却不管家人的感受,躲到自己的房里,举起刀来,在自己的鼻子上华丽一刀,就把那只鼻子割掉了
请问,谁还会要一个没有鼻子、没有耳朵的美女当老婆?而且这姐们儿有着两次血腥自虐的前科,用刀技术熟练,毁容经验丰富,现在她毁的是自己的容,哪天情绪不稳定起来,连你的容貌也一刀过去,那才叫惨呢
于是这个婚礼只是隆重地准备了一下,就没有隆重地举行下去了
她家的人知道后,都高度一致地批评她。可她却说她就是坚持她的原则。做人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原则
司马懿听说之后,反而大力地表扬了她一把,然后下发了个文件,允许她收养任何一个儿子,作为曹家的后代
到了这个时候,曹爽集团的骨干成员都变成了白骨一堆,管辂的舅舅这才觉得他的这个外甥真不是盖的,就去问管辂:“你是怎么知道何晏邓扬要完蛋的?
他以为管辂可能从哪个渠道了解了内幕
哪知,管辂却不是从那些内幕去解说的,而是利用他的迷信知识来回答:“先说说邓扬吧。这哥们儿脸蛋长得很对得起观众,可走路时却太有个人特色了。你看他平时走路时,身上的筋脉老是控制不了他的肌肉、约束不了他的骨头,全身歪歪斜斜,好像那手脚是其他动物的手脚一样,这个动作是什么动作?俺有个专业术语:鬼躁!那个何晏就更不是人了。整个形态是个人的架子,可一天到晚老是魂不守舍,脸上一点儿血色也没有,跟个木头没有什么差别,你再怎么狠搜刮,也不能从他的身上搜刮到一点儿精神来,这个神态也有个专业术语:鬼幽。这种与鬼有着密切联系的人,能有什么福气?他们能活到现在、能干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奇迹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