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另一面

张飞的另一面 曹操还在世时,那些少数民族就已经不安分,曹操曾派曹彰把他们搞定。但他们也只是看到曹彰勇猛的分上,又耍了个投降的花招。其实他们一点不服,等魏兵一退,他们又全民动员再来对抗
曹操很有知人之明,非常相信人才,他为了镇住西部、北部的那些少数民族,让张既在那里当老大。张既确实是个厉害的人物,每次那些人一造反,他都能摆平
跟曹丕当皇帝没几天,也就是黄初二年,凉州的胡人治元多宣布造反。于是,一大批群众也跟着起哄。河西走廊立即进入混乱状态
那时,张既已经不在那里,而是邹岐当老大
曹丕知道邹岐根本无法收拾那个局面,就赶紧把他调了回来,仍然派张既过去,让他当了凉州刺史,还让护军夏侯儒、费曜带着部队跟过去
那些胡人造反起来是什么人都不怕的,听说张既来了,就派七千人在阴口摆开,等张既到来时,给他来个迎头痛击
张既知道后,立即玩了个阴谋诡计,到处大喊大叫,一定要从阴口进军。其实,他喊完之后,却偷偷地从且次进入武威
那些胡人在那里等了几天,没有等到张既的部队,却突然听说张既已经在武威了。他是怎么到武威的?大家想不通,就认为张既肯定是神仙下凡的,于是就把部队撤回显美,不敢再嚣张了
张既占领了武威,费曜的部队也开到。但夏侯濡还在行军的路上。张既就在武威慰劳了部队,准备下令向胡人武装发动进攻。可大家都不同意,说:“咱们的精神面貌虽然很好,决心也很大。可咱是刚刚急行军狂奔过来,个个都还很困很累。现在敌人的锐气还处于高潮期,还是先不要惹事。
张既却说:“现在咱最要命的不是又困又累,而是已经没有口粮了,只有冲过去把敌人打败,从他们那里抢到粮食,解决吃饭问题。如果再等下去,胡人看到我们的部队会师后就会怕起来。他们一怕起来,就会躲到深山里去,开展游击战。那时,咱要是再追他们,又因为道路险恶,不好展开;如果退兵,他们又会杀出来,到处抢劫。这样的仗是永远打不完的。咱们的麻烦就没完没了。
大家一听,也没有话说了
于是,张既下令向显美进军
卢水的胡人骑兵突然发现,现在是风干物燥的季节,是宜于放火的季节。恰好又刮起大风来,就决定放火去烧张既的大营
魏兵知道这个消息后,一看军营四周果然全是易燃物品,可现在要防范已经来不及了,个个都吓得脸色煞白
张既知道光在那里吓得发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还有被敌人解决的危险,于是连夜先派了三千部队,布置了个埋伏圈,然后派成公英带着一千部队过去向敌人挑战
胡人的气焰很嚣张,但他们现在只觉得自己想出了这个火攻的办法,只等他们冲过去,丢下几把火,张既的部队就全完了,却没有想到人家比他们更诡计多端。因此看到成公英出来挑战,就以为成公英想阻止他们,于是就赶紧冲杀出来,要先把成公英这一千人扁死
张既事先已经交代成公英,跟敌人一接触就假装败退,把他们引进埋伏圈里
胡兵冲上来就猛砍猛杀。看到成公英才开打就急忙后退,什么也不想,只是拼命追击过去。结果就进了张既的埋伏圈
张既下令埋伏的部队切断敌的退路,从后面猛踢他们一顿
胡兵们本来想把成公英的一千兵杀得一个不留,哪知原来是上了人家的当,中了埋伏。他们的头脑虽然简单,但也知道,中了埋伏是要被人家玩死的。于是,突然崩溃了,张既前后夹击,大获全胜。张既这一仗,歼灭敌人一万人,河西走廊又一次全部被平定
可没几天,西平人麹光以为那些胡人太没有水平了,所以造反才不成功,便决定也起来造反。他第一步干得很成功,一上来就把西平太守干掉,宣布自己现在是西平第一号人物
张既手下的那些将领们都气爆了,要求张既马上下令出发,把麹光等人全部杀光。可张既不同意,说:“现在只有麹光等一小撮人在造反,其他的大多数人都只是跟他瞎起哄而已。如果我们派大军冲过去,那些少数民族就会以为咱们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处理他们。他们就会真的跟麹光团结起来跟咱们对抗到底。那样一来,咱的麻烦就大了。麹光现在的目的就是想把那些胡人都煽动起来,跟他一起搞事。咱现在必须趁他的工作还没有展开,就先叫羌、胡等武装力量站在我们的一边,去攻打麹光。并且鼓励他们对麹光开展打砸抢活动,只要是麹光的物资,谁抢到的就是谁的,而且还对抢得多的人给予重奖。这样,不但可以从外部把他们搞定,也可以从内部打垮他们。让他们在那里互相打来打去,咱只在一边围观,不用打就赢了。
于是,派人到羌族地区散布消息,说现在政府鼓励大家去进行抢劫活动,谁拿下麹光谁就得到重奖。那些人一听,太好了。于是,都跑过去跟麹光为难,个个说要拿下麹光的脑袋去领大奖。麹光的部下一听,觉得要是让麹光的脑袋给人家拿去兑换大奖,不如自己拿去的好。于是,他们就先动手,把麹光的脑袋砍了下来,连夜送到张既那里
平定西凉一带的乱子刚告一段落,北方的胡人又出来闹事
还记得轲比能吧?他是北方鲜卑族的老大,不但打仗很生猛,而且拉拢民心也很有一套。鲜卑部落刚开始时还是很落后的。因为天下乱了起来,很多人就往北方那里跑,都跑到鲜卑部落那里。这些外来人员进了鲜卑部落之后,就教鲜卑人做武器,还教他们文化。所以,这个轲比能还真的有点文化。他当了鲜卑的老大后,天天带着他的部下出来打猎,逐步完善他的军营机制。没有多久,就把他的部队训练成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他虽然天天教导他的手下成群结队、军容整齐地来中原地区打砸抢,可他本人却“断法平端,不贪财物”,所以很得人心。他跟很多少数民族老大一样,只为本部落着想,别的立场是一概不管的。所以,在平定北方叛乱的时候,只要觉得哪边强大,他就跟哪边合作。开始觉得曹操的力量很强悍,就表示紧跟曹操丞相,并配合他搞定了与曹操作对的田银。后来,觉得曹丞相也就是这个样子,紧跟他也没有意思了,便宣布造反,但被曹彰猛扁一把,向北跑得远远的
他跑得很远,但并不意味着就永远怕了魏国,永远不出来制造麻烦了。他觉得自己的力量有所恢复之后,便又牛烘烘起来,觉得自己又无敌了。当时,鲜卑分为很多部落。这些部落虽然都是鲜卑人,但他们之间一点不团结友爱。轲比能觉得光搞点小摩擦很不刺激,干脆就把活动规模搞大点,于是,就想办法把另一个部落的老大步度根的老兄扶罗韩骗了出来,然后砍了他的脑袋
步度根当然很愤怒,于是带着部队与轲比能不断地打仗。当时,步度根的力量虽然也不弱,但还是比不过轲比能。他自己搞不过轲比能,就把自己的部落带到太原、雁门一带,依附魏国,让魏国当他的保护伞
轲比能赶跑了步度根,力量更加壮大起来。当时,“自高柳以东,濊貊以西,鲜卑数十部”,由轲比能、弥加、素利几个老大分割统治,各有各的地盘,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协定,都不能跟魏国进行战马的交易
那时田豫是护乌桓校尉,负责北方少数民族事务。他看到这些部落有了这些协议之后,就怕他们从此团结起来。这些部落都是游牧民族,平时只是靠着草原放牧为生,从不管生产,无聊的时候就集体骑着马冲过来,开展大规模的抢劫,跟以前的匈奴差不多。这样一来,魏国北方就是一个时时有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于是,田豫就搞了个计策,离间他们。那些少数民族的老大在没有眼前利益时,大家都很顾全大局,可那双眼睛一看到利益时,心态就全把持不住了。田豫知道,要收买轲比能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不贪财,不腐败。因此就把工作重心放在素利那里,先无缘无故地送给素利金钱美女,让素利白白地发了一笔小财。他在笑嘻嘻地发了几笔小财之后,觉得田豫很够意思。没多久,田豫对他说:“我现在需要一千多匹马,你能卖给我吧?我给你高价。我知道你们有协议,但只买这一次,下一次不再麻烦你了。
素利一听,人家对自己那么好,自己要是不答应一下,太不够意思了吧?而且只一千匹,就一次,就答应吧
于是,成交
于是,轲比能就知道了
轲比能一听说素利居然敢公然违背鲜卑的核心利益,主动跟田豫靠拢,立马带着部队就向素利当头打过去。双方打了几个回合,素利就吃尽了苦头。素利知道再这样下去,他会被轲比能打死的。他当然不愿死,于是就向田豫求救
田豫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到双方打得十分激烈,就带着精锐部队,快速深入胡人的境内。当时胡兵众多,一看到田豫杀进来,就前后把他包抄过来,并截断了他的归路。打仗打到这个分上,一般而言,田豫就只有失败了。但田豫一点不在乎,继续向前进军,在离胡人十多里的地方扎营安寨,然后叫大家把马粪堆集起来,放火燃烧,冒出巨大的烟雾。然后自己带着部队偷偷开溜。那些胡人看着巨大的烟雾,以为田豫还在那里等死,个个心里高兴得要命
后来,不知道是谁说,这个烟雾好像有诈,是忽悠他们的。于是,都跑过去看,人家早跑了几十里路了
但他们仍然放不过田豫,拼命狂追过去,追到马城终于追上了田豫。于是,又把马城重重包围
田豫当然不能让他们这么重重包围下去。当然,他比谁都知道,现在硬拼只有全军覆没的结果。因此,想靠自己的武力无论如何也冲不出去。但硬件不行,软件还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他叫大家准备好大量的旗帜,然后猛吹战鼓,把声势造得越大越好,然后让步兵从南城出来
胡兵的力量很雄厚,士兵的作战能力也很高,但就是没有见过世面,突然听到南门那么热闹,就都跑过来,傻着眼看着田豫这一支吹吹打打从南门出来的士兵,好像在看戏一样
田豫一看,这些胡人还真的上当了。于是,叫全部的骑兵从北门冲出,然后包抄过去,向胡兵发起冲锋。南门的步兵看到骑兵杀来,立即停止节目表演,也向胡兵杀过去。那些胡兵正在看热闹,哪知人家已经挥刀砍来,而且是两面夹击。这些人虽然智商不发达,但也知道被人家双面夹击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就纷纷掉头跑路,一点抵抗也没有,而且个个头脑发晕,把兵器也迅速丢下,连马也不骑了,只是靠着双腿到处乱窜。田豫的部队乘机拼命砍杀,结果是“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
这一仗打得很漂亮。但由于北方民族的特性,以及曹氏整个北方政策的缺失,并没有使得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彻底顺服。他们只是在被猛打一顿之后,在那里软弱一阵子,只要一恢复,就又出来闹事。因此,中国的北边直到多年后都还很混乱
曹丕跟曹操一样,虽然对周边的这些少数民族很郁闷,但只是把像田豫、张既这样的人放在那里防守,却没有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方针政策,从制度上把这些少数民族彻底安抚下来。他们只相信人才,只相信暴力
幸亏魏国综合国力雄厚,可以凭借牛人加武力,把他们控制在西北一带,虽然麻烦不断,但对大局的影响很有限。如果诸葛亮也采取这样的政策,南中不断地出现大规模群体事件,诸葛亮就不用活了,蜀国没多久就会灭亡。
第六章 睁着眼睛造冤案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