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六、杜文秀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六、杜文秀在清朝的官方文书上,杜文秀是所谓“云南回匪”的首领,其实此人是反清的志士。他写了一副联语,挂在自己的门口:“天生英雄,扭转中原世界。地出豪杰,夺回胡儿乾坤。”另有一副对联,挂在他的三和殿的殿廷:“按三尺剑以开基,重见汉高事业。着一戎衣而戡乱,依然周武功勋。”可见他的抱负,是要追步周武王...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四六 “五十年中,江表无事”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四六 “五十年中,江表无事”现在该掉转笔锋来写南朝史了。“五十年中,江表无事”是庚信《哀江南赋》中的两句。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502~549年),也很长寿,享年八十六岁。在全部中国古代史上,在位时间如此之长的极为少见;在南北朝短命皇帝极多的时期,梁武帝的长寿更加见得特出。他处于内部比较稳定的时期,...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55:金熙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55:金熙宗天辅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去世,其四弟完颜晟(女真名为吴乞买)即位,改元天会,是即金太宗。他在太祖朝久任谙般勃极烈,地位仅次于太祖,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的。这时,辽天祚帝只是流窜待捕的丧家之犬,因而金太宗即着手对北宋的战争,灭亡北宋进而进攻南宋是他在位期间的主要业绩。已在宋金战争的...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80:唐懿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80:唐懿宗唐懿宗李催,为唐宣宗长子。他在位期间,仅用了一个年号:咸通,其取自于唐宣宗《泰边睡乐曲词》中“海岳晏咸通”。唐懿宗的长相很是出色,“姿貌雄杰”,端坐在金妻殿L,极有伟君的气派。加上年号又取咸通,时人以为他将会造出一番超过唐宣宗的大业。然事实正与人们的期望相反,与他的长相、他的年号相反,唐...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四二、李文忠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四二、李文忠在开国的功臣之中,被朱元璋追封为王的,除了徐达、常遇春以外,仅有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四个人李文忠是盱眙人,十二岁丧母,随着父亲李贞当难民,当了两年,在滁州找到朱元璋。朱元璋是他的舅舅,见到他很喜欢,说:“外甥见舅,如见母也。”说罢,便收他为子,改姓朱,请老师教他读书。五年以后,他十九...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六七、新兴的田庄经济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六七、新兴的田庄经济东汉政权实现统治的主要基础,是在经济上恃富足之势,又有积极参政要求的豪族地主。刘秀年轻时在南阳家乡有经营“稼穑”“田业”的经历,自然在情感上接近当时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越来越显著的豪族地主。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年至公元38年)间,刘秀曾经连续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诏令规定,凡...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7:杯酒释兵权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7:杯酒释兵权后人往往用这一题目来标举宋太祖收兵权,实际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太祖收兵权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内罢典领禁兵的宿将,一是外罢拥兵自重的藩镇。这里说的杯酒释兵权仅仅是关于前者的故事,至于后者将另有细说。五代后期,发动兵变篡夺皇位的,主要已不是在外拥有兵权的藩镇节度使,而是在中央典领禁兵的宿将...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六、皇太极汉化程度颇深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六、皇太极汉化程度颇深皇太极即位的一天,就表露出他的汉化程度颇深。他下令给曾经和他并列的三个贝勒(代善、阿敏、莽占尔泰),要他们“行正道,循礼义,敦友爱,尽公忠”。两天以后,他规定:凡是汉人有图谋逃走的,小必治罪;等到已经逃走而又被获,才严办。又过了两天,他说,汉人纳税应与女真人同额,汉人犯法应与...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一、明朝值得细说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一、明朝值得细说清朝之所以能在入关以后立足得住,在于沿袭了明朝制度之长,而革除其短。单凭这一点,明朝便已十分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况且,明朝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也的确不容忽视。它推倒了元朝的部族统治,而且光复了那已经失掉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东北,到库页岛;西南,到乌斯藏;均划进了版图。称臣的藩邦之多,史...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四六、汉武帝了不得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四六、汉武帝了不得刘邦在打完项羽的时候,把三十九郡的秦朝天下接收下来,自己留下十五郡作为汉国,用集权的郡县制度直接统治,其余二十四郡分封韩信彭越等人,各成一国。不过汉国的君主称为皇帝其余各国的君主称为“诸侯王”,位为诸侯而爵为王,受皇帝的羁縻。等到这些异姓的诸侯王被一一削除以后,刘邦并未把他们的地盘...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四二、游戏结了死仇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四二、游戏结了死仇《史记·孝景本纪》说,汉景帝刘启在汉文帝刘恒的儿子中,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少子。为窦姬所生。刘恒在代地时,代王后曾经为他生了三个儿子,王后和这三个儿子都先后去世,于是刘启得以继立。《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的记载略有不同。说到代王王后生子四人。王后在刘恒尚未即帝位时就已经去世,此...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十一 刘琨之死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十一 刘琨之死西晋时的北方重镇,以蓟、邺、晋阳最为紧要。蓟(今北京城西南)控扼东北,与鲜卑的宇文、慕容、段等部都是近邻。邺的位置虽在内地,但系曹魏旧都,是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位于山西高原的中心,北面有鲜卑拓跋氏的部落,肘腋之下又有匈奴五部,地位的重要,自然更不待言。晋朝要保持...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七、大、小和卓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七、大、小和卓“和卓”的意思,是“圣裔”,亦即回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圣人(简称穆圣)的后代。这一个名词来自阿拉伯;用英文字母来写,是Khuja。元、明两朝的史料上,常常有“火者”二字,也足这个名词的汉写。 清朝的官方文书,在“和卓”之下加了一个“木”字。这“木”字,原为称呼时的语尾。穆罕默德不曾生下儿...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三五、丁未黄冈之役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三五、丁未黄冈之役丁未年四月十一日(1907年5月22日),革命军占领潮州府饶平县的黄冈镇。这是孙中山所直接领导的第三次起义。在前线的指挥官姓余名丑,而策动者是孙中山所委派的“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许雪秋。前此两次的起义,是乙未年广州之役与庚子年惠州之役。后此七次的起义,是丁未年七女湖之役、防城之...
-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八、早期的刘备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八、早期的刘备陶谦在曹操来攻之时,抵挡不住,退到郯城死守,总算被他守住。有谁在郯城助他一臂呢?刘备。曹操之所以后来对刘备十分器重,这郯城的攻守战颇有关系。次年,兴平元年,曹操又来打徐州,占领了琅邪、东海等县,陶谦有自知之明,知道他自己的力量与曹操的力量不成对比。去年他守得了郯城,今年未必仍能守住。他...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五〇、湖北军队同盟会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五〇、湖北军队同盟会继承日知会的革命传统的,是“湖北军队同盟会”,发起人是李长龄与任重远,两人均是日知会的会员。李长龄是天门人,任重远是潜江人,李的学生。李在另一学生、新军管带曹进(文思)之处担任书记,把任重远介绍到四十一标三营当士兵。这是戊申年(1908年)春天的事。李的年龄已经是四十七岁了。...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五、大、小金川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五、大、小金川大、小金川在四川省西北,是大渡河上游的两条支流。(大渡河本身,在乐昌县流入岷江,岷江在宜宾县流入长江。)据有这大、小金川两岸之地的居民,与藏人同族。他们的领袖哈伊拉木在明朝被封为世袭的土司,称为金川寺演化禅师。 哈伊拉木的后裔卜儿吉细,在顺治七年(1650年)降附清朝。到了康熙年间,...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68:刘禹锡、柳宗元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68:刘禹锡、柳宗元“唐宋八大家”,唐占了二人,除了为首的韩愈外,尚有个柳宗元。柳宗元之名与刘禹锡齐,尽管无并称之号,然因文、因政,后世史家常将他俩置于一处。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出生于儒学之家。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人,人尊称柳河东,出生于官宦之家:两人于唐德宗贞元...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三六、宋濂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三六、宋濂宋濂之死,也与胡惟庸有关,不是被胡惟庸毒死,而是被胡惟庸牵累。宋濂与刘基是大同多,原籍金华,移居浦江。他和刘基不同,在于不曾当过元朝的官,一度被任命为翰样院编修而不肯就,隐在龙门山著书立说。到了龙凤五年(至正十九年,l359年),他才和刘基,一齐应朱元璋的征召,于三月间到达应天(南京)。保...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九〇、张居正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九〇、张居正张居正是江陵人,生于嘉靖四年,卒于万历十年。他在十二岁时“进学”(当了秀才),十六岁中举(当了举人),二十三岁成为进士,选庶吉士,受教于徐阶。(那时候,徐阶是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教习庶吉士。”)两年以后,散馆(毕业),张居正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他当了编修七年,感觉到“京师十里之外,大...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1:瓦岗寨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1:瓦岗寨瓦岗寨最初的领导者,是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翟让。翟让原是东都的法曹,犯法被定了死罪,得狱吏黄君汉舍身相救,脱出大牢,拉人至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事。翟让手下最得力的人物,是同郡的单雄信,健壮、骁勇,使一杆马槊。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年方十七岁的徐世勣投进寨中,说服翟让,引众前往...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五三 北方的统一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五三 北方的统一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灭北齐,结束四十三年东西分立的局面,统一了北方。此时南北国势对比,已与魏梁时的对峙不可同日而语,北朝已兼有巴蜀荆襄,陈朝微弱,北朝统一全国已成必然之势。然而,周武帝英年早逝,嗣君昏庸,从而在灭陈的前夕还发生过一次改朝换代的纷争。建德四年(575年),...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四、天国插曲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四、天国插曲在太平天国与清廷对垒的期间,各省各县揭竿而起的很多,可惜由于洪、杨、石、李等人学识有限,不懂得如何联络友军。团结合作,结果,被敌人各个击破。最轰动中外的,是上海小刀会事件。所谓小刀会,实际上也是天地会的一支。首领是居住在上海的广东人刘丽川。他与福建人之中的“青巾党”,江西人之中的“边...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五〇.英宗硕德八剌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五〇.英宗硕德八剌英宗硕德八刺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长子,十四岁立为太子,十八岁即可汗位,二十一岁遇弑。仁宗死于延祐七年(1320年)正月二十一日,四天以后兴圣太后便把当时的中书右丞相伯答沙换了,叫铁木迭儿复职。 铁木迭儿把中书省的人事彻底更动,引用黑驴与赵世荣为平章政事,木八剌为右丞,张思明为左...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一二、信陵君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一二、信陵君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惠王的曾孙,襄哀王的孙子,昭王的儿子,安剺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妻弟(小舅子)。他在战国四大公子中,最有英雄气概.不愧是咱们河南老乡(他是开封人)。他的宾客,据司马迁说,也有三千之数。这三千人其后在他流亡于赵国之时,很多也跑到赵国来追随他。平原君一度做了不够朋友的事,平原君的...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八三、达延汗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八三、达延汗在宪宗、孝宗、武宗、世宗,以及穆宗、神宗之时,北元对明朝的威协一直是很大。其中的关键,全在于丢了河套。英宗土木之变,使得“京军”的精锐化归乌有;复辟以后,元气始终未复。到了天顺六年,翁牛特部的部长毛里孩等人,便先后进出于河套(绥远黄河南岸,今天的鄂尔多斯各旗所在地);其后,在宪宗成化五年...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75:新道教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75:新道教与佛教相比,宋代的道教倒不断花样出新。宋真宗与宋徽宗时期的崇道闹剧,前已细说过。宋代管理道教的中央机构是礼部所属的祠部;中央设道录院具体管理道门教务,分左右街,各设道录、副道录为长贰;地方州府或名山山门分别设管内道正司与山门道正司,设都道正、副都道正或道正、副道正为长贰执掌道务。对道士的...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五六 士族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五六 士族两晋南北朝时,士族和庶族有严格的区别,而且在南朝时特别严重,是当时极重要的社会现象。士庶之别究竟严格到什么程度,我们只要看几件轶事,就可以明白。刘宋有个徐爰,熟悉朝章国故,文帝命将出师,常派他到军前传达机宜。文帝要提高他的社会地位,命王球和殷景仁同他相知。王球出身于门第最高的琅邪临沂王氏...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70:裴度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70:裴度唐宪宗有“中兴”之功,这功中有裴度的一份。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在进士及第、制举高中后,授河阴(今河南荣阳东北)县尉。后任监察御史,上疏抨击权贵,犯了唐宪宗的忌,被外放河南府功曹。再几经转迁,官居司封郎中。裴度为唐宪宗建的第一功,是以君臣大义,说服魏博镇节度使田兴效忠...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三六、丁未七女湖之役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三六、丁未七女湖之役在黄冈革命军解散以后的第六天,惠州七女湖的革命军便起义了。倘若陈宏生等人能够在黄冈多撑持几天,可能不致失败。黄冈位于海边,面对南澳岛,中间有三个中型的小岛,东为拓林湾,西为“鸿门”,南为“大金门”。出了大金门,便是南澳岛,岛上有南澳县,为郑成功与鲁王先后经营之地。黄冈的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