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四三、治河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四三、治河比噶尔丹与策妄阿拉布坦更难对付的,是自古为中国之患的黄河。黄河原也未尝故意与中国人为难。它也不过是一条大河而已,无知无识。它的毛病,一则是由于穿过了宁夏和内蒙古的沙漠,夹带许多的沙,二则是到达孟津以后,地势陡然平坦,水流不快,沙就沉积下来,越沉越厚,把河床垫高了,只得“改道”。如果东汉以后...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二八、秦汉之际大变局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二八、秦汉之际大变局由秦始皇的统一,分裂而为六国贵族子孙的割据;这可以说是封建势力的反动。中间经过楚汉战争,由割据而又转到西汉的统一,这又表明了封建的残余力量毕竟脆弱,而统一的要求,才是当时的主潮。刘邦也许把握住了这个要点,所以他终于战胜项羽。项羽在作风上,始终不曾离开封建的做法;他广封诸侯,自为霸...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三九、徐锡麟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三九、徐锡麟丁未年五月二十六日(1907年7月6日),徐锡麟与同志张伯平、马宗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夺占军械库,事败,就义。他是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的“副贡生”,在十三岁时离家出走,当了一个很短时期和尚,回来读书,喜欢算术、天文、地理。到了二十九岁,便在绍兴中学当教员,由教员而副监督,前后四年。在这...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四六.文字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四六.文字元朝的古文散文,以虞集的为最好;苏天爵《国朝文类》所选录的,也以虞集的为最多。至于古文韵文,各家的赋,很难分出多少高低。尽管如此,我个人却认为虞集的赋也以清新见长,不像别人的一昧堆砌。在诗的方面,刘因可谓首屈一指。此人志趣清高,生活严肃,可惜天不永年,在四十二岁之时便死,留下了一部《静修先...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36:与西夏的再较量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36:与西夏的再较量宋神宗自命大有为之才,是一个有雄心大志的君主。他与群臣说起仁宗朝宋夏交战、契丹趁火打劫的往事,甚至悲痛得流泪。用武开边,建功立业,是他一生的梦想。他始终把解决契丹和西夏问题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熙丰变法中,他为军事行动作了物质上的大量准备,先后建了五十二个军用物资库,并赋诗明志道...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五一.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五一.泰定帝也孙铁木儿铁失等人于杀害英宗以前的两天,派他们的党羽斡罗思,到土拉河河边,向甘麻刺的长子晋王也孙铁木儿秘密讨好,说要在事成以后迎立他为可汗。晋王也孙铁木儿很不愿意参加他们的阴谋,便一面拘禁斡罗思,一面派自己的亲信,别烈迷失,到上都向英宗告密。别烈迷失还不曾走到上都,英宗业已离开上都,在上...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90:山河的裂变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90:山河的裂变在唐朝进人衰世后,面对生计的困迫,首先起来的是农民造反,裘甫起义、庞勋起义、黄巢起义以及其他此起彼伏的起义,弄得朝廷顾此失彼,不得不借助军队实力派、地方实力派、少数民族实力派帮着镇压。起义勉强被镇压下去了,然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冒出的各种实力派,加上原就存在的割据一方的方镇,变得更加尾...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四、史坚如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四、史坚如在郑士良率领义军,转战于惠州一带之时,史坚如和郑荫南等人积极图谋在广州响应。人,是有的,已经有了不少的同志在城内城郊,又有成千的绿林兵可以从北江、西江来会合。所缺的,是钱。没有钱,买不了枪枝弹药,动员不了那些绿林。孙中山所筹得的起义经费,为数不多,差不多是全部用在郑士良那支义军身上了...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24:天禧的宰执和政争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24:天禧的宰执和政争天禧共五年,是宋真宗倒数第二个年号,他的统治也进入了晚年。大中祥符前四年都是王旦独相,后五年他与向敏中并相。王旦有宰相之器,群臣奏事,他从容言来,一锤定音。寇准常在真宗面前诋毁他,他却一致称赞寇准。真宗对他说:“你尽讲他好,他却专讲你坏。”他说:“我久在相位,政事缺失必多。寇准...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三一.阿合马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三一.阿合马阿合马是花剌子模国、锡尔河边的别纳客惕城人。这个城,便是汉朝的大宛国的国都所在,今天的本地人称它为费儿汗那(Ferghana)。他自幼被掳为奴,长大在翁吉剌惕部长阿勒赤那颜之家。阿勒赤那颜把“女儿”(可能是孙女儿)察必嫁给忽必烈。阿合马是陪嫁的奴隶之一。进到了忽必烈的“王府"以后,阿合马...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七二、马文升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七二、马文升马文升是河南钧州(禹县)人,景泰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福建按察使,南京大理寺卿,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助项忠平定满俊之乱,升左副都御史,仍旧巡抚陕西,在成化十一年继王越“总制三边”;同年回京,充任兵部右侍郎。次年,“转左”(转任兵部左侍郎)。马文升在陕西巡抚任上,颇有军功,但是他在宫廷中没...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六〇、红眉毛的大军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六〇、红眉毛的大军更始二年(公元24年)十二月,赤眉军数十万人西进入关,连续摧毁更始军的阻拒,进军到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军中巫者以天神代言者的身份宣传说:本来应当做帝王的,为什么要做“贼”呢?有人借此劝说赤眉军领袖樊崇:现今将军拥百万之众,西向帝城,而无称号,被人看作“群贼”这样是不可以持久的。不...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十 “王与马,共天下”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十 “王与马,共天下”西晋亡后的次年(317年)三月,琅邪王睿在建康即位称晋王,改元称建武元年。东晋开始了。建武二年三月,愍帝遇害的消息传到建康,晋王才改称皇帝,他就是晋元帝。这时,晋元帝到建康已经有好几年了。事情该从更早的时候说起,也该从司马睿的身份说起。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和惠帝、怀帝同一辈...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四四、通漕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四四、通漕康熙自己说过,他在亲政之初,便认为削藩、治河、通漕是三件待办的大事。这三件大事均与财政有关。削藩与治河,都是花钱的事,但办好以后,增加岁入极多。通漕,实际上完全有赖于治河。运河被黄河堵塞了,漕米便到不了京城。“漕”字从水从曹,是用军曹押船行水运粮。漕的创始者是秦始皇。他为了伐匈奴,而不得不...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九、项忠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九、项忠项忠是浙扛嘉兴人,正统七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陕西接察使、巡抚、提督。成化四年,甘肃固原的千户满俊造反。满俊是蒙古人巴丹的孙子,一向率领部众畜牧为生,因通匪的嫌疑被当地的官吏派他的侄儿满[左王右寿]去逮捕他,他便劫持满[左王右寿],占领石城砦,自称“招贤王”。甘肃的都指挥使邢端与巡...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七七、弘治能臣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七七、弘治能臣弘治年间的六部尚书,前后共有二十五人:吏部:王恕、耿裕、屠滽、倪岳、马文升。户部:李敏、叶淇、周经、侣锺、秦纮、韩文。礼部:周洪谟、耿裕、倪岳、徐琼、傅翰、张昇。兵部:余子俊、马文升、刘大夏。刑部:何乔新、彭韶、白昂、闵珪。工部:贾俊、刘璋、徐贯、曾鉴。在这二十五人里面,除了屠滽、徐琼...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74:唐穆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74:唐穆宗唐穆宗李恒,为唐宪宗第三子。在唐宪宗暴崩之后,宦宫梁守谦、马进潭、刘承偕、韦元素、王守澄杀了政敌吐突承璀等人,将唐穆宗拥上了台。对于唐宪宗的暴崩,新君得有个说法,作为新君的唐穆宗,将罪责归于助唐宪宗修炼的方士柳泌、僧人大通,将他们交京兆府杖死。其实,唐宪宗是晚年服金丹过多,因内热,性情变...
-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三、董卓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三、董卓董卓是凉州临洮郡人,与皇甫嵩是大同乡;但出生在豫州颖川郡轮氏县;父亲在该地当县尉,主管境内的治安与兵役。董卓生下不久,便被父亲带回凉州,和羌人混在一起。那时候羌人已经占了凉州不少地方。董卓天性好斗,力气不小,会骑马,又会左右开弓,喜欢腰挂双弓。他能打仗,可以当小军官,而不是将帅的材料;读过兵...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61:唐代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61:唐代宗唐代宗李豫,原名椒,封广平王,当初其又唐肃宗在灵武登位后,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元帅,是实际主持抗叛的领导人。李豫有着出色的组织能力,且以恩信深得人心。时叛军声势强大,官军屡屡败北。为扭转战局,他和前来为唐助战的回绝叶护王子结为兄弟,使本有超级战斗力的回给军更加奋勇作战,配合官军,取得了恢复长...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二一.成吉思可汗的遗产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二一.成吉思可汗的遗产据赞儿那兹基估计,蒙古人的总数,当成吉思可汗逝世之时,只有一百万人左右。这一百万人以其十二三万的兵,加上若干汉军、花剌子摸、钦察等各国所征召来的壮丁,竟然建立了横跨欧亚的一大帝国,确是世界历史中的奇迹。成吉思可汗具有天才与超人的毅力,无可否认。少年时的忧虑把他锻炼成一个刚强的斗...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五、孛罗忽、满都鲁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五、孛罗忽、满都鲁乘时崛起的,是脱脱不花的弟弟阿噶巴尔济之孙(?),孛鲁忽。《黄金史》说,孛鲁忽在猪儿年即了大位。(这个猪儿年,可能是成化三年丁亥(1467年)。)于是,毛里孩与孛鲁忽分别骚扰明朝的边疆。毛的活动,见于《宪宗本纪》的,到成化八年为止。孛鲁忽的活动,到成化九年为止。毛被逐于来自科尔沁...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59:李泌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59:李泌李泌先后事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是个标准的三朝元老。这个三朝元老,是一个传奇人物。李泌,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他出生官宦家庭。在年轻时,就获得了能名,博通经史。对《易》尤其有研究。他自负有王佐之才,虽有人仕之心,但不想走常规的道路,换言之,也就是不想参加科举考试,而采取...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五八、农民暴动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五八、农民暴动在汉武帝时代,豪强之徒兼并土地,武断乡曲的情形已经十分严重。官僚地主疯狂追逐财富,聚敛金钱,霸占田宅、畜产、奴婢,往往采用非常残暴的手段,使农民陷于极端困苦之中,贫苦民众卖妻鬻子的现象屡见不鲜。西汉王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耗尽了文景时代府库的积蓄,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使社会矛盾益为激化...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五、皇太极得了汗位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五、皇太极得了汗位努尔哈赤的太太很多,可考的有十个。这十个太太,加上一个不可考的,生下了可考的儿子十六人。在这十六个儿子之中,年纪最长的叫做褚英,其次是代善,这两人均颇能打仗。他们是一母所乍,母亲是佟佳氏的姑娘。 努尔哈赤在未称汗以前,就已有意立褚英为继承人,以继承自己的产业与封号(建州卫都督佥事...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14:突厥问题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14:突厥问题突厥,分东、西二支。与隋朝发生密切关系的,是突厥汗国,又称东突厥,或称北突厥。这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生产、生活,无固定居处。东突厥以狼为图腾,姓阿史那氏,早年由叫阿贤设者开创部落,后渐强大。到北魏后期,经第一任可汗伊利的征战,破了北方强族茹茹。第二任可汗逸继振雄风。第三任可汗木杆...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七五、孝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七五、孝宗孝宗朱祐樘,即位时年十八岁,去世时年三十六岁。父亲是昏君宪宗,儿子是昏君武宗,他是两个昏君之间的一个比较好的皇帝。首先,在即位以后的第五天,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丁未日,他一举而贬逐了妖人礼部右侍郎李孜省、万贵妃的弟弟都督万喜、揽权的太监梁芳。其后,他罢免了宪宗所不依手续而任用的“...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原《再版自序》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原《再版自序》藉着发行再版的机会。我把初版之中,心有未安之处,重新求证。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黎元洪所统率的第二十一混成协之内的马炮工辍各单位的番号。李廉方与张难先均说是“二十一”;而蒋翔武在作战命令中、熊秉坤在“回忆”的一篇文章中,均说是“十一”。我在初版出书了以后,特地又访渴了万武樵(耀煌)先...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54:秦桧与宋高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54:秦桧与宋高宗绍兴和议后,张俊还有滋有味的赖在枢密使的位子上。秦桧让御史弹劾他,将其旧部将譬为大小儿子:“大男杨存中握兵于行在,小男田师中用兵于上流,他日变生,祸不可测。”张俊只得乖乖提出辞呈。好在高宗说他有复辟之功,无谋反之事,同意他辞位,与秦桧演完了第二次削兵权最后一场双簧戏。从此以后,南宋...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二六、李斯的悲剧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二六、李斯的悲剧李斯是楚地上蔡人。年少时,曾经任郡小吏。他看到吏员宿舍的厕所里的老鼠吃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又因为经常被人和狗所惊吓,惶惶不可终日,但是仓房里的老鼠,却平素不受惊扰,坐拥满仓谷物,没有饥饿之忧。于是感叹道:J人的地位,就好比老鼠一样啊,最重要的,是选择好所处的位置。李斯曾经从荀子学帝王...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1:先说个大势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1:先说个大势与汉、唐、元、明、清相比,宋朝能否视为大一统的王朝,是大有疑问的。让我们先从这一时期的大势说起,然后再下判断。比起北宋来,契丹族创建的辽朝在立国先后上应该排位老大。唐天祐四年(907年),耶律阿保机通过部落选举成为契丹族的部落联盟长,而朱温推翻唐朝、建立后梁也恰在这年。十年以后,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