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50:高力士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50:高力士唐玄宗身边始终有个最贴心的人,此人不是宰相,不是朝臣,也不是那个和他作七夕盟誓的女人杨玉环,而是宦官的首领、他的总管家高力士。高力士,原姓冯,名元一,潘州〔今广东高州)人。祖父冯盎,为唐初高州总管。父亲冯君衡,为潘州刺史,因犯罪被籍没,冯元一被阉为奴。十五岁时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带人宫中,...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四五、理财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四五、理财元、明、清三代的财政,总而言之是“糊涂账”。稍有条理的两个很短时期,是张居正当国的十六个年头(从明穆宗隆庆元年到明神宗万历十年),与雍正一朝(康熙六十一年至雍正十三年)。康熙颇想把国家治好,然而为人太重感情,摆脱不了左右的佞幸,真是美中不足。佞幸包庇督抚与布政使,督抚、布政使包庇州、县官,...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二、官怕洋人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二、官怕洋人官的威权,在清朝晚年,依然很大。但是官的威信,早就被洋人扯得粉碎。因此,老百姓虽则怕官,却又十分看“官”不起。革命之所以能有初步的成功,一半的原因在此。笔者并无感激洋人之意。洋人挤进中国,把清朝纸老虎戳了许多窟窿,是事实,我们不能不承认。洋人的代表在乾隆年间及其以前,肯向清朝大皇帝磕...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32:宋英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32:宋英宗宋仁宗三十四岁前生过三个儿子,都夭折了;其后,虽生到第十三女,却未有儿子出生。他在位四十二年,多次“不豫”(皇帝病危的代名词),一不豫就人事不知,胡言乱语,这种病状在太宗长子赵元佐、三子真宗和南宋光宗身上,一再重现,似乎是赵宋宗室的家族病。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仁宗再次“不豫”,长...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九、补叙咸丰外患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九、补叙咸丰外患咸丰一朝的政府,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内忧是太平军、捻、会、苗、教、东干,等等。外患是是英国人占广州,英法联军占京城,俄国人占伊犁,抢阿穆尔(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勒索沿海洲(乌苏里江以东)。先说英国怎样强占广州。广州的老百姓,在鸦片战争前后对英国人无好感。自从道光二十二年的《...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五一、永乐文臣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五一、永乐文臣明成祖本人常常轻举妄动,幸亏有很好的辅佐,才不至于在民穷财尽之际,身死国灭。话说回来,他能够选出很好的人当辅佐,也未尝不是他的长处。他之所以在历史上不被称为昏君,原因正在于此。最得力的两个尚书,是吏部尚书蹇义与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自从太祖废相以来,工作最紧,权责最重。蹇义是四川巴县人,...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四四、沐英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四四、沐英沐英的出身,是“难童”。父亲是定远人,早死。他随着母亲逃难,母亲又在兵荒马乱之中去世。剩下他孤苦伶仃,被朱元璋收养为子,改姓为朱。朱元璋的太太(其后的马皇后)很喜欢他。在朱前后所收养的二十几个养子之中,要算这朱英最有出息了。 朱英到了十八岁的旷候,受任为“帐前都尉”。这一年,是龙凤八年(至...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34:玄奘取经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34:玄奘取经玄奖取经,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可谓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流传到后世,越传越广,传到明朝的吴承恩,给演绎了一部《西游记》。(西游记》更是广为流传,将玄奖传得家喻户晓。玄奖,俗姓陈,名伟,洛州猴氏(今河南鄙师猴氏镇)人。父亲陈慧为江陵(今属湖北)县令,后辞官归隐:他出生在...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九、合从攻秦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九、合从攻秦秦国在惠文王与昭襄王之时,尤其是昭襄王之时,不断地对魏韩赵楚出兵,削弱这四国。四国也试图联合抵抗,联合反攻。其中有三次获得燕国参加,有一次获得了齐国出面领导。它们在东边。它们分据了中国东边的南方与北方,而秦国是分据了中国的西边。它们的自行联合,是南方之楚与北方之魏韩赵的纵的联合,因此这联...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四〇、洛阳才子贾谊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四〇、洛阳才子贾谊说到西汉前期的政治,不能不提到洛阳才子贾谊。贾谊是西汉文帝时候的政论家、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的影响。公元前201年,贾谊生于洛阳。十八岁时,就以熟读诗书,善属文章闻名。后来被河南守吴公召致门下。汉文帝即位后,听说吴公曾师事秦时名相李斯,又号称治政为天下第一,于是...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三二、陈天华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三二、陈天华在吴樾烈士因暗杀五大臣而成仁以后不到三个月,乙巳年十一月十二日(1905年12月8日),同盟会的重要会员之一陈天华在日本大森湾投海自杀。暗杀,原不是革命党人所该走的途径;自杀,更不是革命党人通常应有的行为。然而,在宣传的意义上,吴、陈之死均有收获。陈天华是湖南新化县人,字星台,别号思...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三九 齐、梁的更迭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三九 齐、梁的更迭北魏孝文帝去世后将近三年,南朝发生了萧梁代替萧齐的事。在第三十六篇里,笔者已经提到南齐的第二代皇帝武帝萧赜。他年号永明,在位十一年(483~493年),几乎占了南齐二十四年的一半。对这一时期政治社会状况的评价,当时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是北魏使臣宋弁的看法。他答魏孝文帝“江南何如...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二八 赫连勃勃和统万城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二八 赫连勃勃和统万城在陕西靖边县以北约五十公里之处,有一座淡灰色的古城耸立在无边无际的毛乌素沙漠之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统万城遗址。它有内外二城,内城还很完整,城高十米,夯筑得极其坚固。为什么把城筑在沙漠里?这城是晋义熙九年(413年)夏王赫连勃勃建造的都城。他选中的城址,当时水草肥美,“临广泽...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九二、靖港之败与湘潭之胜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九二、靖港之败与湘潭之胜这时候,曾国藩因为与湖南提督鲍起豹处得不好,把团防局移到衡州(衡阳),在衡州集合了来自各地的乡勇,编成陆师十三营、水师十营,加上长夫等,共有一万七千多人,积极操练、装备,凑齐了洋炮三百二十尊、土炮一百多尊、长龙船五十艘、快蟹船四十艘、钓钩船一百二十艘、三板船一百五十艘、辎重船...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五二 宇文氏的霸业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五二 宇文氏的霸业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七月,魏孝武帝西走关中,托庇宇文泰起,四十余年中,其国号虽有魏(西魏)周(北周、后周)之别,实际上都是宇文氏的天下。宇文氏是东方高氏的死对头。宇文泰怎样据有关中以及拥立西魏文帝等事,笔者已在第四十四篇中讲过,只是没有提过宇文氏的来历,这里需要作一交待。宇...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四五、勋臣后裔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四五、勋臣后裔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不仅本人始终受到朱元璋的恩遇,而且子孙世世代代享受爵禄,直至明朝结束之时。徐达的儿子徐辉祖袭封为魏国公,主持“中军都督府”,后来在所谓“靖难之役”,忠心于建义帝,抵抗燕王(明成祖)的军队,在山东打了一个胜仗,被无能的建交帝召还。燕王进入京师(南京...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76:理学与宋学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76:理学与宋学这里首先有个正名的问题。学术界原先所说的宋学,是相对于汉学或清学而言的,所指的就是理学。这种以朝代命名的叫法,当然是指一个朝代的学术主流,说理学是宋代学术的主流,也未尝不可。不过,宋史权威邓广铭先生以为:理学真正形成一个学术流派是南宋高、孝以后的事,因而把理学与宋学等同起来,就有失偏...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七一、律劳卑之死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七一、律劳卑之死律劳卑(Lord Napier)的中文名字,应该译成“奈皮儿勋爵”。当时的通事(译员)把“勋爵”译写为“律”,用广东音来传写英文的音。“奈皮儿”写成“劳卑”。他的全名,是韦廉·约翰·奈皮儿。他在血统上属于英国王室,有相当的地位。清朝的两广官吏,连英国国王都看不起,对奈皮儿勋爵于是也只...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四八、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四八、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唐代诗人刘驾《出塞》诗写道:“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杜甫《兵车行》也有“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的名句,都在借古讽今,批评当朝对外穷兵黩武的政策。而字面上所说的“武皇”,都是借指汉武帝。汉武帝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征伐”“开边”成就大业的帝王。汉武帝时代,以军事成功为...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八二、吕布穷无所归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八二、吕布穷无所归吕布在李傕等人攻占长安之时,与李傕交锋失败,带了几百名亲信骑兵,离开长安,逃出武关,到南阳投奔袁术。为了便于和袁术见面,他于百忙之中,知道割下董卓尸首的头,拴在马颈项上。董卓曾经杀过袁绍与袁术留在洛阳的家属,所以吕布拿董卓的头,送给袁术作见面礼。果然袁术对他很好,准他在南阳安顿下来...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8:史万岁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8:史万岁老话说:建功立业,封妻荫子。这句很管用的老话,用到西汉的李广身上,可不管用;用到隋朝的史万岁身上,也不管用。史万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他出身北周刺史家庭,打小就雄姿英发,射得硬弓,将烈马骑的如飞。他不止有勇,还有谋,好读兵书,懂阴阳占卜,类似诸葛亮。十五岁那年,从父入军,在周、齐...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七九、上海走运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七九、上海走运根据《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子均被开放。清初以来的“一口通商”的局面从此打破。广州不再是中国官吏与商人唯一的“发洋财”的地方。而且,由于英国人在当地留下了很坏的印象,被老百姓挡驾,直至英、法联军之时,不曾能够“进城”,只能继续住在城外的“商馆”。厦门、福州、宁波...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七二、汉末民间秘密宗教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七二、汉末民间秘密宗教民间信仰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往往可以比正统文化更为广泛深刻。在社会酝酿和发生动乱的时期,这种文化形式常常可以有力地引发民众心理的冲动,激荡起狂热的社会风潮。西汉末年,曾经以民间西王母崇拜为背景,演生出一次声势浩大的流民运动。汉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天下大旱。关东民众哄言转...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八八、略论咸丰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八八、略论咸丰清方镇压太平军的第一功臣是曾国藩。倘若没有曾国藩,太平军可能把苏、浙、皖、赣几省长期占领下去。重用曾国藩,赋予他以节制四省全权的,是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然而,最先肯用曾国藩的却是咸丰。咸丰这个人,够不上称为圣主,也不配称为贤君,但是在位十一年,是一个中等的皇帝,比崇祯好,而且好得很多...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一二、天津教案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一二、天津教案“天津教案”发生在同治九年五月二十三日(1870年7月21日),地点是天津东门外、运河边上的天主教孤儿院。孤儿院的名字叫做“仁慈堂”(英译为Orphanage of Sister hood of Mercy法文原名不详)。仁慈堂的工作是收养孤儿与弃婴。由于华人自动将孤儿或弃婴送来的极...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三七.中央的其他机构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三七.中央的其他机构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枢密院成立,皇子燕王真金以“守中书令”的身份“兼判枢密院事”。至元五年(1268年)七月,御史台成立,第一任的御史大夫是先后担任过平章政事与左丞相的塔察儿(成吉思可汗胞弟帖木格的嫡孙)。次年正月,成立了四个道的提刑按察司:山东东西道,河东陕西道,山北东...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努尔哈赤报仇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努尔哈赤报仇努尔哈赤这时候,年方二十五岁。他对明兵无可奈何。他所有的,仅仅是十三副甲胄。马少,人少,牛羊也少。他想:虽则没有力量与天朝一较雌雄,总该把尼堪外兰杀了出气。尼堪外兰是女真人,而且是建州卫的女真人,怎么反而出卖了阿太?“倘若尼堪外兰不出卖阿太,我的祖父觉昌安与父亲塔克世何至于死?”这尼...
-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三一、曹家的事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三一、曹家的事曹操有过二十六个儿子。这些儿子,一个是元配丁氏所生,叫做曹修,其余的廿五个是十二个小太太生的(不曾生过儿子的小太太,在《三国志》里面都没有记载)。他所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叫做曹冲,是一位“环夫人”所生。曹冲人极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或是发明了)用浮在水中的船,称一头大象的体重(曹冲叫...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一六、秦始皇的神秘身世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一六、秦始皇的神秘身世就在长平之战取胜几个月之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国一位新的王族成员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出生在邯郸城中为质于赵的秦昭王之孙异人的居宅。因为母亲是赵国之女,又出生于正月,于是又姓赵氏,名为政。长平之战后,异人在阳翟巨商吕不韦帮助下回到秦国,衣楚服而拜见原为...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五四 金陵王气黯然收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五四 金陵王气黯然收陈霸先是个有作为的人物,但是他创立的陈朝,却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王朝。陈氏集团的基础太差,周围的环境又太险恶,所以尽管能一时立住脚跟,但江东王气终究难以维持长久。陈武帝立国之初,长江北岸是北齐的势力范围;西北有北周和后梁,荆襄全属敌境;而江南内部还有若干不愿与他合作的势力,如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