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〇、土木之变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〇、土木之变英宗那时候年方二十三岁,不仅毫无作战经验.而且不曾出过京师的城门。王振虽则年纪较大,然而对军事之茫然无知,正与英宗相同。被他们带去的老将,确也不步,其中最有名的是英国公张辅,却皆没有指挥之权。况且,张辅的年纪已有七十五岁。被他们带去的文臣,也很多,其中官阶最高的是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国史“细说体”的创立及其特色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国史“细说体”的创立及其特色马先醒一、“细说体”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经过尽管黎博士自谦是“大愚若智”,其实早已被公认为“聪明绝顶”。因此,即使置身习向守成的史学界,仍克独辟新径,创获特多,“细说体”即其一端。此乃“细说体”创立的主因;此外,另有客观因素在。当抗战末期,既民穷财尽,通货贬值。才俊之士,不...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一、被准噶尔击败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一、被准噶尔击败雍正设立军需房及其后的军机处,最初的动机是为了支援并直接指挥西北的军事。敌人是准噶尔的领袖噶尔丹策零。噶尔丹策零是策妄阿拉布坦的儿子,清朝的官方文书,称他为“准噶尔台吉”;他自己的称号可能是“汗”。关于准噶尔,我们一般人知道得太少,因此而印象十分模糊。然而西洋若干地理家到今天还把新...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6:韩擒虎、贺若弼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6:韩擒虎、贺若弼排列隋朝的功臣,名列前茅的是韩擒虎和贺若弼。这是一对名将,一对名贯古今的名将,若非这对名将,隋朝的统一大业不可能如此顺利,至少,隋军不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建康(今江苏南京),端掉长达几百年的南朝老巢。他俩以功立身,以功益国,然在功成之后,却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们辉煌的...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九、伦敦蒙难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九、伦敦蒙难孙中山在丙申年(1896年)阴历五月间由檀香山去美国,为的是征求同志,募款再举。到了美国以后,在旧金山住了一个多月,又在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等地分别住了若干天,最后在纽约又住了几个月,却不曾遇到多少能够接受他的革命主张的华侨。于是,他决定去英国。到了伦敦以后,他常常去拜...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82:三大发明与科学技术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82:三大发明与科学技术李约瑟以为:对科技史说来,唐代不如宋代有意义。在被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中,火药、指南针与活字印刷的使用,都是宋代最后完成的。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宋代的天文学、数学与医学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黄仁宇曾在《中国大历史》里指出:由于宋代的经济未能在改革社会上发挥作用,这就...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二五.硕德八剌以后八个可汗的继位纠纷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二五.硕德八剌以后八个可汗的继位纠纷此后中原,大汗的继承依然常常成为问题。从铁木耳可汗死(1307年),到妥欢·帖木耳可汗(元顺帝)即位(1333年),中间仅有二十六个年头,可汗倒有过八个。所谓忽里台大会,自从忽必烈可汗以来,早已不是全蒙古性的,而只是仅能代表一派一房的形式机制。爱育黎拔力八达可汗想...
-
《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简介《黎东方讲史》
《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简介《黎东方讲史》这套《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共九册,分别是《细说秦汉》《细说三国》《细说两晋南北朝》《细说隋唐》《细说宋朝》《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细说民国创立》。《黎东方讲史·细说三国》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作者以生动别致的“讲史”形式详细讲述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
-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三二、孙家的事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三二、孙家的事曹操去世之时,虚岁六十六,死于头风;刘备去世之时,虚岁六十三,死于痢疾与并发症;孙权去世之时,虚岁七十一,也是死于“风疾”。所谓风疾,是血压过高所引起的各种毛病(头风是其中的一种)。责任大、事情多,而性情又急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血压弄得过高,倘若又有不良习惯,例如喝酒,那就更麻烦了。孙...
-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一四、孙策
细说中国历史之三国:一四、孙策在三国时代的各方英雄之中,孙策可说是最配得上成为英雄的一位,虽则曹操向刘备说过,“天卞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得英雄标准,很与我的英雄标准不同,依照我的标准,孙策比起曹、刘二人更够英雄。从表面上看,孙策创造了他的事业,多少是有所凭借于父亲的基础,事实上,他所继承自孙坚的,并无寸土尺地,只不...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四.盟兄分手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四.盟兄分手札木合和帖木真交换过礼物,成为“安答",好比内地人拜把子一样。札木合的年岁略大,是盟兄,干哥哥。论起血统来,他们两人也勉强可算是远房本家,虽则并无共祖。他们两人的关系,要远溯到孛端察儿,才能叫我们明白。孛端察儿的第一位太太阿当罕氏,有过一位前夫;她于身怀六甲之时,为孛端察儿所劫。不久生下...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八、香妃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五八、香妃香妃在清朝的官方文书上称为“容妃”。这容妃两字,是乾隆封给她的。她初进宫时,地位是贵人,其后升为嫔,最后升为妃,称为“香妃”。意思是,她的容貌出众。香妃原来的丈夫,不是小和卓霍集占,而是霍集占的一个堂兄弟布鲁汗和卓。她的娘家,在葱岭以西的塔什干。《清史稿》说她的父亲是和札麦台占,“和札麦”...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61:两朝内禅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61:两朝内禅宋高宗禅位以后退居德寿宫,时称北内,每月零花钱就是四万贯,是当时太师等最高月俸的一百倍。每年四十八万贯支出,还不包括德寿宫的日常开销。每逢生日,孝宗还得孝敬寿礼,银五万两、钱五万贯是最常规的进献。孝宗对太上皇可谓是竭尽孝道,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种种欲望,即便在治国大计上也往...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五八、英宗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五八、英宗明朝的国运,在英宗朱祁镇之时急转直下。他九岁即位,三十八岁死,中间有七个半年头皇位被景帝朱祁钰占有。即位之时,他年幼无知,国家大计方针,全由太皇太后张氏主持。张氏知书识礼,信任老臣,一切事由旧章,虽有对北元阿岱可汗(阿台)与麓川土司思任发的战事,而国力未损。她也颇能制抑太监王振,要等到正统...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十八、明玉珍、明昇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十八、明玉珍、明昇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农夫出身,“身长八尺余”,眼中瞳人成双(目重瞳子)。他在家乡纠合了一千多人,在“青山”上筑寨自保,被徐寿辉威逼入伙。其后,奉徐寿辉之命,西取归州(归),到夔州(奉节)一带抢粮。至正十七年十二月,他听说元军在重庆的很少,便溯江而上,取了重庆;次年,攻下成都、嘉定,...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0:王世充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20:王世充在隋末诸雄中,王世充既不同于窦建德等自拉的武装,也不同于李渊从隋末内部分化出来的政权,更不同于宇文化及用政变方式营建的集团,其是在忠于隋朝和背叛隋朝的边线上走出的军事力量。王世充,字行满,家庭背景很是复杂,父亲王收官至怀、汴二州长史。他一头卷发,声音颇尖,有城府,多权谋,读了不少儒家经典...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三、庚子惠州之役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三、庚子惠州之役庚子惠州之役,起事于庚子年闰八月十五日(1900年10月8日),而筹划则开始于己亥年(1899年)秋冬之际,孙中山命令陈少白回港创办《中国日报》之时。(陈少白的五年放逐令刚刚期满。)《中国日报》在己亥年十二月出版。社址设在中环士丹利街二十四号。十月间,毕永年已经邀约了两湖的哥老...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八、新疆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八、新疆新疆那时候尚未建省。清廷在惠远城设有“伊犁总统将军”一人,节制天山南北。将军之下,设有参赞大臣四人,分别驻在惠远、塔尔巴哈台(塔城)、乌鲁木齐、喀什噶尔(疏附)。乌鲁木齐于乾隆三十八年改称迪化州,参赞大臣改称都统。这迪化州及其所辖的阜康县、孚远县、奇台县、昌吉县、绥来县,被划入甘肃省。(...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二、夺门之变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六二、夺门之变景帝除了这位皇太子朱见济以外,没有其他的儿子。而朱见济不幸在景泰四年十一月病死。次年四月,御史钟同上疏,请复立英宗的儿子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五月,礼部的一个郎中(司长),管仪制的章纶,也上疏请求复立朱见深为太子,并且要求景帝在每一个月的初一、十五,与各种节日,率领文武百官,朝见“太上皇...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一〇、辛酉政变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一〇、辛酉政变辛酉年,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变”是慈禧太后第一次夺取政权。(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慈禧太后是满洲人,叶赫国王室那拉氏的苗裔。因此,她的姓是叶赫那拉氏,她的名字叫做“兰儿”。父亲是惠徵,官居安徽宁池广道,死在任上,丢下她与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一个弟弟,生活十分...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101:楚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101:楚建立楚的武穆王马殷,字霸图,许州郡陵(今河南鄂陵)人。马殷的出身相当特殊,是个木匠。在那个人们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年代,木匠的活实在不好找,迫于生计,他应募到秦宗权的部队当了兵。因会做人,能打仗,且有股豪气,没出多时,马殷被提升为偏将。时秦宗权和杨行密争淮南,他派其弟秦宗衡率孙儒、刘建峰等将...
-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31:魏徵、王珪
细说中国历史之隋唐-31:魏徵、王珪中国古代政治,评价君臣的德行,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即君得虚心纳谏,方为明君;臣能犯颜直谏,方为良臣。上有明君,下有良臣,才可使朝廷政治清明,以达天下大治。这样的君臣格局,中国历史上有,但出现的不多。在不多的几次中,最为人所传颂的是贞观时期。其具体的表现,首先是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其...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五、捻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〇五、捻“捻子”是清朝嘉庆以来,淮河流域老百姓的一种自卫组织。人多的叫做大捻,人少的叫做小捻。捻子与白莲教是两回事:捻子是公开的地方性的自卫结合;白莲教是秘密的全国性的反清组织。然而白莲教由于是秘密的、全国性的、反清的,当然重视这些极有力量的捻子队伍,而渗透在里面,加以运用。安徽毫州的捻子首领张乐...
-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一八、六王毕,四海一
细说中国历史之秦汉:一八、六王毕,四海一秦王嬴政当政时,秦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东方六国,秦国的军事实力也已经强锐无敌。当时的秦国,在列国关系中,已经成了说一不二的“老大”。列国的国君和政要,已经谈秦色变。当时,统一天下,已经成为秦人直接的政治目标。秦王嬴政策划并且指挥了逐一翦灭六国的战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65:金章宗与卫绍王
细说中国历史之宋朝:65:金章宗与卫绍王金章宗完颜璟,女真名麻达葛,他的父亲允恭被世宗立为太子,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先于世宗去世,他在当年就被世宗立为皇太孙,确定为皇位的继承人。大定二十八年岁末,世宗病重,就预作安排,让他摄政行事;同时命徒单克宁为太尉兼尚书令,把扶立新君的大事托付给这位重臣。次年正月初二,世宗在...
-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九、五入长城,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细说中国历史之清朝:一九、五入长城,称帝,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及其所派遣的统帅,前后进入长城五次。第一次,在天聪三年(崇祯二年,1629年),他自己率领代善、莽古尔泰、阿济格、济尔哈朗、阿巴泰,与女真八个旗的军队,加上科尔沁族二十三个贝勒的蒙古兵,“孤注一掷”。目的却不是为了消灭明朝,只想取得明朝对他的大金汗国的承认...
-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五、再接再厉
细说中国历史之民国创立-一五、再接再厉庚子惠州之役失败以后,孙中山于阴历九月二十五日(1900年11月16日)由台北回抵东京,写信给留在上海的平山周说:“兹改议着宫崎兄前去上海,因彼与前途相善,便于商量各件也。前交足下带去上海之信,望即由‘书留邮便’寄来横滨,交黎炳墀兄收入转交与弟可也。……”信中所指的“前途”是谁呢?...
-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四五 高欢父子的虐政
细说中国历史之南北朝-四五 高欢父子的虐政高欢起兵反尔朱氏时,曾告诫部众不要欺凌汉人。这一条,后来根本没有做到。东魏初年,文武官吏贪污成风,行台郎中杜弼要求高欢加以整顿。高欢不肯,他说:“弼上前来,我同你说。天下贪污,由来已久。现在督将的家属多在关西,宇文黑獭一直在招诱,是去是留,不少人都拿不定主意。江东又有萧衍这个吴...
-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八六、图们可汗
细说中国历史之明朝-八六、图们可汗达延汗死时,由于长子图噜·博罗得先死,图的儿子博迪·阿拉克(卜赤)年幼,整个北元的领导权落入达延汗的第四个儿子,亦即俺答的父亲巴尔苏·博罗得之手,虽则巴仅是一个济农(“吉囊”,副王)而已。博迪.阿拉克成年以后,就可汗之位。然而他所能控制的,只限于左翼(东边)的三个万户;作可汗也只是作了...
-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四九.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细说中国历史之元朝:四九.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在至大四年(1311年)阴历正月去世,总计在位的时期还不满三年又七个月。他享年仅有虚岁三十一,由于太好酒好色。死后,被谥为“曲律可汗”,庙号“武宗",汉文的谥法是仁惠宣孝皇帝。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武宗死后,立即以“皇太子”、中书令兼领枢密院的地位接掌政权,把尚书省废了,把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