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讧授首
内讧授首 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势力在持续40多年的牛李党争中,最终以惨败彻底退出政治舞台而告终,但我们不能否认,李德裕依然是晚唐的著名政治家。从元和年间开始步入仕途,历经宪、穆、敬、文、武、宣六朝,长期地方任职的经历,担任过浙西、郑滑、剑南、西川、淮南、荆南等镇观察使和节度使。在朝廷中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
-
一个有能力的坏人
一个有能力的坏人 先说西路军。西路军由铁木真亲自率领,首战黑水城。夏军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黑水城被破,“蕃部死者数万”四月,蒙军进驻浑垂山(今甘肃酒泉市北),铁木真命大将阿台赤率部分军队攻取沙州凡事向来喜欢亲力亲为的铁木真,这一次怎么把攻取沙州的重任交给了手下呢?蒙古的官方解释是:避暑(《元史•太祖本纪》)...
-
晋祚尽昌明
晋祚尽昌明 桓玄兵势强盛,野心膨胀,截断长江通往京都的漕送,厉兵训卒,操练兵马。当他听说孙恩大军逼近建康,马上集结军队,上表朝廷,请求发兵勤王。司马元显如何敢让他进入京城,那不是放董卓入洛阳,引狼入室吗?下诏严禁桓玄出兵,双方剑拔弩张的局面异常紧张,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东晋连年战乱,王恭、殷仲堪、桓玄、孙恩...
-
3、白鱼杀机
3、白鱼杀机 在召集宰相进宫后,武瞾针对“扬州兵变”向宰相们征求了意见,其实问题的关键只有一个,就是怎样镇压的问题。宰相们全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对于武瞾的心思,自然是领会的清楚,所以几乎是众口一致, 那就是出动大军,全力镇压就在武瞾满即将决定的时刻,一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便是中书令裴炎对于宰相们的观点,杨炎持有不...
-
6、不可触碰的禁忌
6、不可触碰的禁忌 很长时间以来张九龄十分郁闷,从张守珪问题一直到这次废立太子事件,他明显感觉到皇帝陛下对自己的态度大不如前,尤其是牛仙客事件皇帝陛下大发雷霆,的确出乎张九龄的意料之外,而通过那次事件他也明显感觉出李林甫似乎从先前装孙子的角色,大有冲向前台之势综合多种事件,张九龄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宰相之位有可能不...
-
散财
散财 纷纭纵横的乱世为他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葛荣的百万大军气势汹汹杀向河北重镇邺城自称齐国皇帝的葛荣本是怀朔镇镇将,六镇起义失败后投靠鲜于修礼,诛杀叛将元洪业成为河北义军首领。博野白牛逻一战,斩杀章武王元融,擒杀北魏名将广阳王元深,火并另一支义军杜洛周的队伍。短短三年间,连下信都、定州、瀛州等河北诸城,队伍发...
-
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
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 就在李世民和尉迟敬德赶回玄武门的同一时间,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便得到了玄武门事变的消息东宫车骑将军冯立率领副护军薛万彻和直府左车骑将军谢叔方立即集合两千人马,迅速地向玄武门冲去。当他们冲到距离玄武门还有五百多米的时候,李世民等人正好退进了玄武门“冲进去!剿灭这伙反贼!”冯立高声喊道如果他们真的冲...
-
嬴政亲政
嬴政亲政 姬丹大喜,让荆轲为上卿,叫他搬到首都最豪华的宾馆里住,还天天到那里去看望他,餐餐满汉全席,夜夜用车把美女拉过来,让荆轲时时刻刻过着全世界最腐败的生活。只要荆轲说出什么来,姬丹都想办法去满足。现在他不怕荆轲提要求,就怕荆轲没要求这么过了几天,姬丹看到荆轲还没有前去动手,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难道这哥们儿是...
-
不得不舍
不得不舍 侯景征到八千士兵,有了兵,侯景心里多少有些底气,开始向朝廷要装备,要武器和军服。萧衍大方表示,给朱异存了心眼,侯景要一万匹锦做战袍,朱异以青布代替,武器只给劣等的武器。侯景生气,上书向皇帝要铁匠工人,我们自己造武器。萧衍还是那个字,给侯景铁心造反,不再遮遮掩掩,略有些头脑的人都瞧得出来。那个被萧衍派给...
-
成败皆有因
成败皆有因 本来,曹操以为徐晃斗不过关羽,不但已亲率主力部队前来,还把张辽等都调回来。哪知,张辽还在半路奔跑,徐晃已经把关羽打败。关羽这次失败完全是败给了他自己。他虽然很酷,又很骄傲,但心理素质却不怎么好,形势大好时,什么都不怕,可一旦碰到挫折,就完全变呆,带着那么多部队,却手忙脚乱,被徐晃打得没有脾气,连个防...
-
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 秦武王把张仪赶走之后,蜀地的乱子再一次出现此前,为了把巴蜀彻底变成秦国的领土,秦惠文王把公子通派到那里当了蜀地的老大。秦惠文王以为,自己的儿子在那里当最高领导人,蜀地就会很和谐哪知,造反事业是谁都可以从事的,即使是亲戚也这样秦武王才上位不久,那个蜀侯和他的相国就宣布起兵反他武王立即刻派甘茂去镇压蜀侯虽...
-
3、试探
3、试探 大非川之战对于李唐王朝来讲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对于薛仁贵来讲也是同样。首先这场战役以唐朝战败告终,是唐朝建国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而白袍将军薛仁贵彻底跌入了人生谷底给唐朝造成这次惨重失利的是吐蕃大家都知道吐蕃和唐朝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吐蕃开始对唐朝的属国吐谷浑产生了想法,咸亨元年,吐蕃...
-
六国相印
六国相印 张仪也是鬼谷子的学生。不过,他的同学不是庞涓和孙膑,而是苏秦同志说到张仪,还得先说说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老塔挡苏秦如果没有苏秦,张仪也许不会到秦国来,张仪不到秦国来,这个历史还是现在这个历史苏秦是农民子弟,不像吴起那么有钱,但他跟吴起一样,从小就有远大理想,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他也投到鬼谷子门下。这个鬼谷...
-
司马懿被玩儿了一把
司马懿被玩儿了一把 管辂是什么人呢他不是战场上的猛人,也不是政界里的牛人。但他却是史上最牛的术士之一,后世那些卜卦看相的人都把他当作祖师爷。管辂既长得不帅,也生得不猛,五官排列很不符合审美要求。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像我们小学课文里所讲的那个数星星的孩子一样,天一黑就仰着头盯着天上的星星,一碰见人家就问人家叫什么...
-
不一样的官三代
不一样的官三代 陆抗一死,对东吴来说,是个无比巨大的损失,但对羊祜而言,是一件特大喜讯他在晋吴边境上消磨了这么多年的美好时光,等的就是这一天。他不怕陆抗死去,但他最怕孙皓死掉。怕孙皓一歇菜,东吴突然出现一个真正的英明领袖来,要搞定他们还真不容易。因此,要在陆抗死后,孙皓未死,东吴只有暴君没有人才的时候,打响对吴...
-
桂林兵变
桂林兵变 中和四年(884年)十月,关东地区藩镇联合上表奉请皇帝李儇返回京城长安。光启元年(885年)正月,李儇动身返回京城,于三月十二日到达长安。不过重返故都的他在进入长安城后,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不仅因为他看到长安城内一片狼藉而内心悲凉,更因为这段时间他越来越感觉到各路藩镇加剧纷争,让本已经满目疮痍的大唐帝...
-
刘璋开始被出卖
刘璋开始被出卖 曹操这时可能觉得自己真的已经老了,便又加快了往上爬的步伐——当然,现在在北方,他的权力绝对是最大的,想杀谁绝对不用向谁打报告作请示的。但他觉得头衔仍然还有提升的空间。他要把这个空间填满。他填满这个空间,并不是只为他着想,满足他的虚荣心,而是为他的继承人着想,让他的继承人可以一步到位,以后只要再向...
-
临危托孤
临危托孤 话说汉武帝驾崩后,朝廷上下,悲伤的悲伤,夺权的夺权,造反的造反,总之,天塌下来了,还会有另一块天顶着。只是忙碌的人们不会知道,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被困在匈奴的苏武听说汉武帝噩耗后,他面朝南方,竟然忍不住号啕大哭,其声也切,其情也真,最后,眼泪哭干了,嗓子哭哑了,心中咯血了,他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悲伤也许是怕...
-
拍砖高手
拍砖高手 都是水,何必装纯;都是狼,何必装羊;都是人,何必装犊子第一次作秀取得圆满的成功后,王莽再接再厉,马上又弄了一个作秀表演。这回还是从动物身上打主意,没有再弄鸡,而是弄了一头牛,不是普通的牛——犀牛元始二年(公元2年)二月,黄支国入朝献犀牛。庞然大物犀牛的到来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震惊。一来在当时犀牛是绝对的珍...
-
拯救大兵耿恭
拯救大兵耿恭 蔡伦,好熟悉的名字啊!哦,对了,东汉有个造纸术的改造号称四大发明,发明者就叫蔡伦。世上重名重姓的人很多,如此你认为此蔡伦和彼蔡伦是纯属巧合的同名同姓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一个人。只不过,这时候的蔡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宦官,还没有发迹罢了出名?谁不想出名?谁不想出好名?名利名利,出“名”了,...
-
吴内部又乱
吴内部又乱 再来说说孙权那边的事孙权是三国时代最经时间考验的领导人。到现在蜀国换了一届国家元首,而魏国则换了两任皇帝,东吴的孙权却仍然端坐在皇帝的位子上。孙权虽然很长寿,但却跟很多人一样,人越老却越郁闷先是为了摆平那些江东本土牛人,搞了个小人专政,最后以可耻的失败而告终,然后又不断地向牛人们道歉,成为人生中的败...
-
5、策反
5、策反 杨国忠和韦见素的努力随着辅谬琳带回来的消息顷刻间付之东流,这让阴险狡诈的杨国忠实在不能接受,因为这等于是在说杨国忠和韦见素等人在皇帝面前说了假话,等于是将自己的无端猜忌之心彻底的暴露在皇帝的面前,这会让皇帝陛下对自己的宠信大打折扣所以,杨国忠为了自保,为了自己的私利,他决定采取极端的方式逼安禄山造反,...
-
曹操的别样心思
曹操的别样心思 曹操带着那个“既得陇复望蜀乎”的复杂心情从汉中撤离,回到自己的老窝,做好自己死前的前期工作。这对刘备而言,是一个大好机会刘备比谁都知道汉中对蜀地的重要性。可他才刚刚进入四川,脚跟还远远没有站稳,哪有工夫去管别的事?如果曹操还赖在汉中不走,他也就只有干着急了因为曹操很强大,很可怕可曹操一走,只让夏...
-
杨广自杀记Ⅰ——看不见,不想看
杨广自杀记Ⅰ——看不见,不想看 赵高毁灭胡亥,利用的是胡亥很致命的一个弱点——愚(这是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普遍特色);当然,杨广这个亡国之君,颇是与众不同,他一点都不愚,他聪明得很,但是,他之所以会被宇文家族毁灭,是因为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一个甚至比“愚”还致命的弱点——“懦”我们就来看看来到江都后,杨广又是...
-
内讧交兵
内讧交兵 李德裕当年在西南地区加强边防,使得南诏不敢进犯,但到了宣宗李忱在位时期,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又开始处于一种“入贡不时,颇扰边境”的状态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李忱去世后,唐朝派使者向南诏告哀。按照当时的臣属关系,南诏应该派人前往长安吊唁。当时刚好南诏王丰祐也去世,其子酋龙即位。酋龙高傲自大,既不对...
-
五斗米道,长生水仙
五斗米道,长生水仙 刘裕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逼死孙恩,消灭桓玄,北伐南燕,大败卢循,一次又一次挽救了东晋朝廷,被任命为太尉。若想成为真正的领袖,他还面临着许多人的挑战,敌人已经不再是外在的敌人,而是昔日一同建义的战友何无忌战死,孟昶自杀,能够威胁到刘裕权力的只有刘毅和诸葛长民。刘毅在桑落洲惨败,威信扫地,刘裕...
-
改变策略
改变策略 秦穆公在这个位子上坐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来,他一心向东发展,把当诸侯霸主当成终极目标来追求,而且他也确实有抢夺这个霸主的实力。可后来,不知怎么搞的,一步也没有向东方迈出,只停留在跟晋国玩来玩去的地步,倒是让晋国赚到了极大的利益他最后总结出,他不成功而晋国成功的原因,并不是在于他没有实力,他没有水平,...
-
出兵反击
出兵反击 南诏并不仅仅满足于占领安南,在安南休整两个月后,继续挥动大军进攻左、右两江,直逼邕州城下当时,岭南西道观察使郑愚见南诏军声势浩大,内心产生畏惧,上疏朝廷说自己是“儒臣无将略”,请求朝廷任用得力武将对抗南诏。于是,皇帝李漼决定以义武节度使(今河北定县)康承训代任,同时征调荆、襄、洪、鄂四镇兵马一万人,跟...
-
力撑危局
力撑危局 诸葛亮前次北伐失败之后,大家都说损失不大,完全可以立即出兵,再过去把魏国痛打一顿。可他不听,说要好好把内部事务搞好,等实力强劲了再打。这话说得一点不浮躁。可当听说曹休被东吴打得全面失败,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就又不冷静起来,觉得陆逊都能够把魏兵收拾得这么难看,自己为什么不能于是,马上启动第二次北伐程序当然...
-
决心
决心 当然,跟所有的改革一样,刚开始是很不顺利不管如何改革,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总是会跳出来,反对改革而大多数改革,总是以牺牲传统既得利益集团作为代价的。说白了,正是因为这些既得利益集团的腐败,才会导致国家政治的腐败、国力的衰弱。要革除这些腐败,大家口号喊起来,往往声音很响亮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