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之死
曹操之死 陆逊的担心完全没有错曹丕此前死心塌地相信孙权现在真的投降了,因此,在蜀、吴开打时,只是在一旁观看。他的仗打得不怎么样,但对战争的预测还真不差。他听说刘备在夷陵那里建立了七百多里的连营,规模可观,场面震撼,就大笑起来,说:“刘备这家伙虽然战斗经历很多,原来一点打仗的知识也没有啊。哪有连营七百里可以跟敌人...
-
4、落差
4、落差 李显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打压政变功臣派。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全都看出了端倪。作为武氏集团中地位最高的武三思,在武瞾死后始终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全武氏集团的富贵武三思明白,重现昔日武瞾在位时武家的辉煌已经不再可能,所以眼下最现实的就是寻找新的靠山,面对李显的主动示好,武三思内心欢喜,因为未来...
-
差点儿把贾充玩完
差点儿把贾充玩完 司马炎在这一年,不但拍板伐吴,决定了东吴的命运,同时还做了一件差点儿改变晋朝命运的事还记得那个卫瓘吧?卫瓘在处理邓艾和钟会事件中,表现得很有水平,为司马家解决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麻烦事,那个功劳算起来也无比巨大。司马炎也一直看好他,曾经想让他的女儿当自己那个呆子儿子的媳妇。可卫瓘虽然有临危不乱的本...
-
晚节不保
晚节不保 睢阳保卫战虽然最终以唐军失败告终,但由于张巡等人的奋力抵抗,不仅粉碎了叛军南下江淮的计划,更让身在凤翔的李亨喘了一口大气郭子仪在清渠之败,让安庆绪找到了进攻睢阳进军江淮的机会,但他在睢阳投入了过多的兵力,致使无暇再率兵西进顾及凤翔事实上,睢阳之战进行得最为惨烈时,客观上也是李亨最为轻松的时候,虽然他无...
-
一切都是酒祸
一切都是酒祸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两首诗专门描写后主高纬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此诗将高纬糊涂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高纬一生做尽糊涂事,可谓糊涂虫大王。若非武成帝高湛及早禅让帝位,扶上马送一程,这位亲政时年仅13岁的...
-
6、强大的对手
6、强大的对手 萧嵩实在没有想到韩休居然这么生猛,归根到底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对韩休先前的经历并不十分了解,其实细数韩休的履历,他当过左仆阙,也就是说是谏官出身,试问谏官哪个不是敢言的主儿?第二个原因则是萧嵩和韩休的性格截然相反这也是萧嵩在内心深处对韩休有意见的关键所在。在外人看来,萧嵩因为武官出身,可能更加粗狂...
-
何止惨胜
何止惨胜 这个前科就是著名的嵇康之死大家知道,钟会也是个名士,对名士中的核心层竹林七贤仰慕得要命。而嵇康又是七贤中的大帅哥,因此钟会对嵇康的仰慕又是最严重的可嵇康却对钟会的鄙视又是最严重的。竹林七贤是一个名士团伙,这个团伙看起来好像只是一群不务正业、一天到晚在竹林里喝酒的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喝酒,然后骂当局,坚...
-
娶妻当娶马皇后
娶妻当娶马皇后 西域原有三十六国,汉哀帝、汉平帝年间,因为内乱分裂为五十五国,王莽贬王为侯,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绝,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年间,诸国纷纷遣使求内属、请都护。光武帝刘秀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不许,诸国遂乱,莎车王贤侵凌诸国,诸国更相攻伐后来的情况是:鄯善灭小宛、精绝、且末;于阗...
-
幕后之人
幕后之人 唐军重新夺回洛阳后,安庆绪率领残部退守邺郡(今河南安阳),同时改邺郡为安成府,改年号为天成。当时追随安庆绪逃到邺郡的骑兵不过三百人,步兵不过一千人。其后不久,先前战败的蔡希德、田承嗣各率本部兵马从四面八方赶赴邺郡和安庆绪会合安庆绪虽然丢掉了洛阳,但撤退到邺郡后,由于河北地区的唐军力量相对薄弱,所以安庆...
-
———唐·韦庄《台城》
———唐·韦庄《台城》 土地国有还是私有?这个命题长久以来困扰着中国人。从夏商周的井田到现在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及“土地承包责任制”和“流转土地承包权”。人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争,轻则形成党争,重则国破家亡“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而土地则是产生粮食的地方。也许有人会说:“我吃肉。”那么动物吃什么呢国...
-
夺嫡
夺嫡 浔阳城中的火光与鲜红的残阳一道映红江面,大火照在臧质呆呆的秃顶,那圈卷发似乎也要燃烧起来。雄心像烈火焚烧着一切,十万将士、数千楼船、金银珠宝,还有浔阳城的府舍。当雄心破灭的时候,一切都将灰飞烟灭。对于臧质来说,什么都可以放弃,唯有情人不能弃。臧质的情人很多,有女人,也有男人,足足载了十二车宝马香车,甲兵护...
-
曹操生气的后果
曹操生气的后果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长安城的那几个家伙这时的长安政府的大权还是由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分享,是名副其实的集体领导制这四个人原来都是董卓的手下,本来应该可以做到和平共处,有事好好商量的。可权力这个东西一掺和进来,所有的关系都会乱套李傕他们控制长安后,西凉的另两股势力又冒了出来其中一股是韩遂的势力,另...
-
曹洪也差点没命
曹洪也差点没命 孙权这一次的阴谋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虽然让王凌上了个当,但取得的成绩却确实不怎么样,可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他在当年(即太和五年,231年)的十二月,下令从明年元旦起,不用原来的年号了,改用嘉禾年号孙权以为改了这么一个充满吉祥意味的年号之后,他的事业就蒸蒸日上了。哪知,才到第二年的春天,这个年号...
-
8、朝堂争执
8、朝堂争执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是很了不得的艺术家,例如宋徽宗赵佶,书法堪称一绝;又比如南唐后主李煜,诗词写的相当漂亮,更是婉约词派的开山鼻祖。但这些皇帝虽然艺术成就颇高,但政治上却是十足的低能儿,最终落得个阶下囚的下场和这些皇帝比起来,唐朝的第七任皇帝李隆基在艺术领域成就丝毫不逊于他的上述提到的这些后辈们...
-
——诸葛亮《凤翔轩》
——诸葛亮《凤翔轩》 刘秀回到了老家舂陵,表现出了太学府出来的学生特有的气质,一个字——乖。他没有去投简历、去县城拉关系、走后台,以图在县城当个什么公务员之类的,而是在吃了家里人精心为他准备好的接风宴后,从屋角扛起一把锄头就朝屋后的农田地里走“秀儿,你这是干吗?”众人异口同声惊问道“干活啊。”刘秀说完头也不回地...
-
孤舟退雄兵
孤舟退雄兵 陈显达进攻南京突出一个“快”字。他平时没有反叛的念头,故而无准备。仓促起兵,只能用奇。朝廷任命崔慧景为平南将军督率各路军队西上平叛,中央军胡松的部队到达梁山遭遇江州军队。中央军大败,退守新亭,江州军继续向南京挺进。陈显达夜间在江畔点起篝火迷惑敌人,自己则率数千将士偷渡长江,策划趁黑夜突袭宫城,生擒皇...
-
奸王慕容麟
奸王慕容麟 桓玄,字敬道,小字灵宝,出自谯国桓氏,是东晋望族。据说他出生之时,光照室内,占卜人很惊奇,故取名灵宝。桓玄父亲是桓温,就是那个率直说出“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的奸雄桓温,也是那个手攀枝条,泫然流泪道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情圣桓温桓玄出生时体重比平常的新生儿重。桓温异常喜欢这个胖小子,临...
-
5、升迁之路
5、升迁之路 杨玉环虽然得到了李隆基的专宠,但作为皇帝,李隆基是不可能只有杨玉环一个女人的,与其他后宫佳丽的调情与宠信从未间断,而杨玉环的性格决定了她认为李隆基心中应该只有她一个女人,这样的一种心态,矛盾早晚会显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矛盾并没有最终演变成皇帝发威,女人失宠甚至被废的结局,相反却像那些寻常百姓...
-
5、甥舅大决战
5、甥舅大决战 显庆二年(657年)十二月,李治手诏改洛阳为东都。从此之后,他和武曌经常出现在洛阳。或许是因为舟车劳顿的缘故,李治的身体开始大不如前,具体症状为头痛、视力减退,大家应该还记得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治经常痛哭流涕,而现在视力减退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病根李治身体的衰弱,充分给了武曌以施展的机会。百官奏事...
-
外交策略
外交策略 这一年,赵惠文王死去,赵孝成王继位,平原君赵胜继续为相过了几个月,即公元前265年,秦国的宣太后去世现在来说说这个宣太后的故事宣太后绝对是个天才的政治家,作为政治联姻的当事人,嫁给了秦惠文王。而且还不是王后,只是个八子(关于八子,在上一卷已经讲清楚了)。她还是芈八子时,一点儿知名度也没有,而且继承秦惠...
-
对待政敌要像秋风扫落叶
对待政敌要像秋风扫落叶 司马昭终于把统一大业的事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司马昭经过论证,认为,应该先把蜀国搞定。主要原因有二一、蜀国的国力相对较弱,而且人才短缺二、刘禅这个家伙又隔代传承汉灵帝宠信宦官的优良传统,把宦官黄皓当作头号亲密战友,害得姜维都不敢回成都,而是带着大军到沓中屯田,让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变成生产建设兵团...
-
——调寄唐朝杜牧《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调寄唐朝杜牧《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就在汉灵帝淫乱不堪时,居然还出现了一件好事。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这个北风呼呼,寒风啸啸的日子里,宦官集团的大哥大大长秋曹节来了个恒久的“冬逝”紧接着宦官集团另一位重量级人物中常侍朱瑀或许是考虑到曹节一个人去阎王那里...
-
失意英雄
失意英雄 李建成明白仅仅依靠小打小闹的伎俩,最多也就是报复一下李世民,要想彻底瓦解秦王势力,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就在李建成准备采取下一步行动时,李元吉为李建成献上了一条计策找个机会做掉李世民李元吉的理由很简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李世民一完蛋,他手下的那些人一定会树倒猢狲散先抛开这种做法是不是有违道...
-
3、力量对比
3、力量对比 “臣本来是个卑贱的胡人,陛下如此宠爱臣,被杨国忠所诬陷,臣的死期看来已经不远了。当安禄山见到李隆基后,便伏地叩拜,痛哭流涕的对李隆基进行哭诉安禄山可怜的样子,让李隆基很是于心不忍,在上下打量了这个体态肥硕的边将后,他立即上前将安禄山搀扶起来,然后开口说道“爱卿风尘仆仆的不远千里来到京城,朕知道你是...
-
崭露头角的李元昊
崭露头角的李元昊 西夏与北宋之间长期的战争给两国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于北宋来讲,长期的战争使北宋军事上的弱点暴露无疑,连续损兵折将使北宋朝廷再也承受不起,与此同时,北宋的国家机器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全国各地已经爆发了很多起农民起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北宋这样一个大国尚且如此,西夏的问题就更严重了。...
-
李安全篡位
李安全篡位 下一个登上皇位的便是元修斛斯椿同志自从听说乔宁和张子期被诛之后,便是食不安寝,夜不能寐,于是便找到了两位盟友,元宝炬和王思政,秘密对元修放风,打高欢的小报告效果很好,元修非但是根据斛斯椿的意见,开始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皇帝直属的禁卫军,培养一些对皇室忠诚的将领,而且,从此之后,他就将斛斯椿视作股肱之臣...
-
哪知,他的高兴还没有画上那个感叹号,突然后面杀声又起。、
哪知,他的高兴还没有画上那个感叹号,突然后面杀声又起。、 秦穆公和韩简同时扭头一看,只见一群大汉舞着斧头,大喊大叫着冲了上来。只见这群汉子的衣服很破烂,但肌肉很发达,披头散发的,完全有资格去当洪七公的手下,而且兵器都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个型号的斧头,看过去,更像是一群李逵当然,现在像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帮人...
-
刺客
刺客 吴王僚对伍子胥的第一印象很好,马上就跟他聊了起来。两人一聊就聊了三天,吴王发现伍子胥在这三天内,没有一个话题是重复的,当场就认为,伍子胥真是个人才伍子胥立即知道,现在吴王僚对他已经很有好感了,就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把楚国搞一把。吴王僚知道他想借吴国的力量报仇,所以也真心想帮他一把——而且把楚国搞定,对...
-
5、隐藏的外力作用
5、隐藏的外力作用 前面我们说过,武三思是个有仇必报的人,对于张柬之等人的公开挑衅,武三思并没有因为张柬之等人的离去而消解,张柬之走后,他依然没有放过政变功臣派的其他三人,在他的运作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分别被贬到滑州(今河南安阳)、洺州(今河北永年)、豫州(今河南睢阳)当刺史武三思只是略施小计便让政变功臣派...
-
商鞅的死因
商鞅的死因 商鞅被满门抄斩,很多人都笑笑得最爽的是谁有人说,肯定是公子虔他们。这哥们儿给商鞅割了鼻子,八年不敢抬着那张脸出门,天天躲在家里连镜子都不敢照,心里肯定恨商鞅恨得要死。现在由他出面,告发商鞅,终于报了大仇。呵呵,你割了我的鼻子,我砍了你的脑袋,最后胜利者是谁,连傻子也明白。所以,现在头号高兴分子非他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