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能得几回搏
人生能得几回搏 石显死了,意味着宦官派将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果然,宦官派成员该贬官的往死里贬,该削职的往头上削,该赶出京城的往黄泉路上赶。总之一句话,新官上任三把火,汉成帝也不是吃闲饭的,在处理这件事上绝不姑息手软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宦官派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有两个人却大大地火了一把,这两人就是丞相匡衡和御史...
-
兵变黄榆谷
兵变黄榆谷 桓玄挂冠而去。临行,桓玄给朝廷呈上一道奏章,愤懑之情溢于言辞:“我父亲辅佐皇家、平定祸乱的功劳,朝廷遗忘了,我并不再作计较。但是,先帝登上宝座,陛下接着得以继承大统,这些事,请陛下问一问那些议论我桓家的人,是靠谁得来的呀?上天给了桓玄一个机会。当他回到荆州的时候,发现他最为忌惮、正值壮年的王忱去世,...
-
引 子_3
引 子 在皇帝李漼即位之前,唐朝的皇帝自太宗李世民首次开启法门寺地宫展示佛骨以来,高宗李治、武则天、肃宗李亨、德宗李适和宪宗李纯先后举行过大规模的迎佛骨进入洛阳或长安的佛事活动。而咸通十四年(873年)李漼的奉迎佛骨,则是整个唐朝规模最大、耗资最巨的一次在武宗李炎的会昌废佛中,法门寺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是经过众...
-
南湖莲色
南湖莲色 蔡兴宗首先鼓动太尉沈庆之发动军事政变。沈庆之是刘子业的心腹,江夏王刘义恭和颜师伯发动政变为此人所叛卖。刘子业给予沈庆之极高荣誉,每次出巡,御车之上同载的只有三个人,皇帝、山阴公主和沈庆之与皇帝最大鹰犬谋划除掉皇帝,岂非白白送命。蔡兴宗看准一点,人是自私的,而沈庆之是自私的聪明人。皇帝这么搞下去,天下必...
-
9、无字碑头镌字满
9、无字碑头镌字满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日,李显吃下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等人已经下毒的馅饼后,在神龙殿暴毙而亡李显由于性格的原因,始终缺少决断力,或许是念及自己深陷苦难岁月时,韦皇后始终不舍不弃的陪伴身边,使他虽然看透了韦皇后的野心,却没有下定决心立即采取措施,最终导致韦皇后率先出手,自己暴毙而亡我只想说,在...
-
密诏
密诏 孝庄皇帝在尔朱荣帮助下击败南朝白袍名将陈庆之,杀死伪帝元颢,重新回到洛阳。尔朱荣意气风发,调兵遣将,着手平定四方叛乱贺拔胜与侯渊等将领攻占幽燕地区,消灭六镇北方残余势力。任用侯渊足见尔朱荣知人善任。侯渊攻打幽州,尔朱荣只拨给七百骑兵,众人不理解,认为配兵太少。尔朱荣笑道:“别人去我多给,侯渊去七百足够。”...
-
吕蒙的阴谋
吕蒙的阴谋 曹丕也时刻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他现在很高兴。他才夺权没有几天,内部事务还没有调好,北方又出现大规模的蝗灾,国内乱成一锅粥,又有两个做梦都想吃他肉的强敌在死盯着他,整个形势完全可以用“内忧外患”四个字来概括。如果这时,刘备和东吴再次搞个合作,向他发难,他的日子还真的不好过,说不定孙、刘两人还真的靠着这个...
-
反攻长安
反攻长安 在各路藩镇互相征伐,尤其是晋汴激烈角逐的时候,皇帝李晔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他即位之初,可谓是雄心勃勃,为了重振唐威,他先后组织了征讨西蜀、讨伐河东两次削藩行动,然而这两次行动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形势更加恶化征讨西蜀使得朝廷劳师伤财,而且一无所获,藩镇之间的势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最终导致王建脱颖而...
-
当年阔与当前阔
当年阔与当前阔 灭亡北齐的这年,宇文邕35岁,杨坚37岁(都是虚岁)当历史走到公元577年的这个时间点,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相信,杨坚以后会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正值壮年的宇文邕,看上去将是彻底终结漫长乱世的那个人,事实上,他已经灭亡了北齐,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而长江上游也在他的控制之下,只要给他时间,他将会成...
-
5、奢华生活
5、奢华生活 在李林甫的不断进攻下,太子李亨在朝中的党羽虽然损失殆尽,但李亨本人并没有受到冲击,而且李亨的以地方军事势力为班底的框架依然没被打散,虽然皇甫惟明已经被李林甫清除掉,但另一位手握重兵的陇右、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依然活跃在前台,据《旧唐书@王忠嗣》传记载,当时他“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
-
6、最终的胜利者
6、最终的胜利者 历朝历代对于修书工作都是十分重视的,中国古代整编图书包括两项巨大的工程,一是搜集、整理、抄写部分现存图书,二是把国内知名学者召集到京城,为他们创造条件,让这些人集中力量和时间著书立说,传世后代李隆基在位时的开元、天宝时代,多种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在修书方面同样不甘落后,这个时期唐朝因为立国已经...
-
新隋上空的阴霾
新隋上空的阴霾 终于,一个多事的年份过去了,春节来了,陈叔宝设宴招待了大臣们,结果,好像兆头不是很好——大雾四塞,入人鼻,皆辛酸,陈主昏睡,至晡时乃寤兆头不好,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军情同样不妙当天(就是陈叔宝设宴招待大臣的正月初一),趁着南陈朝野一片喜气,无人防备,吴州总管贺若弼,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广陵渡过了...
-
《广陵散》绝
《广陵散》绝 曹操绝对是历史的牛人,把他放到历史的长河中,跟任何一个皇帝比,他都不会逊色到哪里去,而且他对皇帝这个位子的看法,更是很多开国皇帝都无法比拟的。可他的后代却一个不如一个,虽然曹丕也不错,曹叡仍然不是一个坏皇帝——能让司马懿这样的牛人服服帖帖,没有点真实的功夫是不行的。曹叡好像是把魏国推向最繁荣时代的...
-
战争升级
战争升级 在梁太后无休无止的折腾下,叶悖麻死了,咩讹埋死了,连最能打的仁多零丁也死了,西夏损失如此之惨重,这仗实在是打不下去了。梁太后总算审时度势,以秉常的名义向宋朝入贡,算是主动示好之后发生的事情应该是秉常朝思暮想所盼望的。西夏大安十一年(1085年)二月,梁乙埋死了梁乙埋和他姐梁太后俩人手握西夏军政大权十几...
-
断头朱雀航
断头朱雀航 晋军兵过大岘山,不见燕军一兵一卒。刘裕举手指天,喜形于色,左右将领们问道:“刘公连敌兵的影子都没有看到,高兴什么呀?”刘裕望着遍地庄稼,笑道:“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敌虏全落在我的手掌心里啦!南燕公孙五楼等将领率五万步骑防守临朐。慕容超得知晋军到达消息后,率步骑四万自广固增...
-
再次称霸
再次称霸 秦国因为魏国,被打了个差点儿灭亡,又因为魏国老跟周边的国家搞军事冲突,不断地削弱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把周边的力量也顺便削弱了一把,为秦国的崛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秦孝公和商鞅知道这样有利的环境不多,因此抓紧时间进行改革,不断地使国力提高上来。新法推行十年之后,“秦民大悦”。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十年,完...
-
孙权也是纸老虎
孙权也是纸老虎 再来说说东吴宫廷的事孙权在孙登死后,就按照孙登最后的建议,让孙和当了太子。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孙权的这个决策是英明的,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他这时严格按照传统办法,老老实实地培养孙和,逐步把大权向孙和移交,自己慢慢退居二线,聚精会神吃喝玩乐,一心一意享受人生,那么东吴以后的国运估计也不会衰落得那么惨。...
-
最后的疯狂
最后的疯狂 诸葛恪带着胜利的大军凯旋。以前没有打胜仗都可以受到提拔,现在取得了这样伟大的胜利,当然要大大嘉赏。东吴下了个文件,任命诸葛恪为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从这个战役上看,诸葛恪的水平确实是有的。可他不光有水平,而且自恋的水平也超级强。打了这么个大胜仗,回来一盘点,敌人七万,我方四万,几乎是以一...
-
新的三足鼎立
新的三足鼎立 西夏天庆十一年(1204年)八月,夏州发生了一件怪事,据说有一只猪生下了一个长着两个头的动物,老百姓以为那是传说中的麒麟,把它献给了朝廷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怪异的动物最多也就是个基因突变的产物,时人出于迷信,把它附会成了麒麟,估计也就这么回事这个动物被送到京城以后,纯祐重没重视不知道,反正安全是重视...
-
天生敌手
天生敌手 历史发展到此,三国的几个皇帝,都是处于弱势时期。刘禅的朝中,虽然没有权臣,但这哥们儿本来水平一般般,长期受到诸葛亮的管教,现在虽然诸葛亮已经永垂不朽,但他却没有一点儿进取心。姜维虽然拿着枪杆子,但因为是外来户,又因为长期打仗,让人家拿着“穷兵黩武”的把柄,活得一点儿没有优越感,所以,蜀国皇帝虽然很能独...
-
孙皓变脸
孙皓变脸 关于对吴政策,现在晋国朝中也分成两派:主战派和反战派主战派是以司马炎为首,以羊祜为代表;反战派则以贾充为代表,这一派的代表基本都是靠帮司马炎出阴谋、耍手腕,打倒曹魏政权、搞定自己兄弟而成为司马炎的死党的。他们从来没有上过前线,因此根本不需要通过战争来建功立业,就可以直接进入国家最高决策层,而且深得老大...
-
曹丕又挑起事端
曹丕又挑起事端 这一段时期,作为三国时代的主角,魏、蜀、吴三个严重对立的集团基本上都像签好合同了一样,集体着手内部的整顿建设。曹叡忙于他的接班,诸葛亮忙于搞定南方少数民族,孙权也是在平定内部的动乱当然,这些内部事件虽然很麻烦,但处理起来也不那么难。所以,三家很快就把这些麻烦事搞定了。于是,就有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战...
-
刘裕主政
刘裕主政 晋军北伐震动天下,北方各国都在猜测刘裕的下一步行动。最紧张的,莫过于西北三个国家,北凉、西秦和匈奴夏国。因为他们国力太弱,不像北魏那样有恃无恐北凉和西秦先后派使者向东晋称臣,我老实听话,你总不能先打我吧!西秦属于游牧民族,是个无赖。西秦王乞伏炽磐态度明确,无非想从北伐战争中分一杯羹,并且开始行动,夺取...
-
厚黑学的先祖
厚黑学的先祖 人,一生要走很多很多路,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步;人,一生要说很多很多话,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句;人,一生会认识很多很多人,重要的却只有那么几个就在张骞左右为难的时候,早已“心中有数”的阿双却主动和他来了一次摊牌,远离了帐篷,远离了人世的喧哗,两人坐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阵阵微风吹过,时大时小时急时缓,时...
-
图穷匕现
图穷匕现 如果仅仅是陈胜和吴广两个人在搞事,对于秦王朝而言,并不怎么可怕。但在陈胜、吴广他们搞事之后,很多地方都爆发了群体事件。而且这些群体事件都是十分暴力的,个个都拿起凶器,直接找当地领导干部,然后什么话也不说,当场砍杀当时,秦朝也搞了个巡视制度,不断派人到处地巡视,然后回来向二世汇报。那些从东方回来的巡视人...
-
寻找公主
寻找公主 前面已经说过,当初刘邦在彭城兵败逃到下邑后,召开了一次总结大会。会议上张良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他建议刘邦把三个很重要的人才都搞定,才能与强大的项羽抗衡。这三个人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果然,刘邦搞定这三个人后,最终打败了项羽,夺得天下。然而,随着形势的转变,当初他最得力的三虎将,现在变成...
-
左右为难
左右为难 刘钦之所以能逍遥法外,除了认罪态度良好和血脉相连的亲情关系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个在朝中当丞相的老师。原来当年汉宣帝最宠爱淮阳王刘钦,但因为不忍心抛弃患难之妻许平君的儿子,所以最终没有来个“废长立幼”,而是把刘钦封为淮阳王。为了不使自己百年之后国家动乱,他派了一个德学兼备的人去辅助他这个人就是韦玄...
-
吐蕃内乱
吐蕃内乱 唐宣宗李忱颇有“小太宗”风范,不仅“明察沈断,用法无私”,而且“从谏如流,惠民爱物”。其中颇多溢美之词,我们不能否认宣宗李忱治下的大中之政,固然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但在他的治下,帝国的农民生存状况依旧十分堪忧,各地农民起义如星星之火到处可见。很多史学家认为,唐末“诸盗(农民起义)”都生于大中年间,虽然这...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宇文护全盘接收宇文泰的政治资本。但是,三无产品宇文护根本得不到柱国大将军们认可。他想获得西魏国最高执政官只能停留在幻想的层次上。百无一用的宇文护只有一项最拿手,玩权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会玩权术足够。宇文护拉来柱国大将军于谨。有德高望重的于谨老前辈支持,宇文护顺利通过廷议,升任柱国大将军,全面接...
-
另一个太监的起落
另一个太监的起落 董卓在长安大搞群众运动时,那十几路讨董诸侯也个个都为自己的前途作打算起来第一个显露这个心态的就是袁绍当然,袁绍那个脑袋是没有很多长远打算的,他觉得能当这个盟主也很好。可他的手下逢纪认为这样下去会大大不利。他对袁绍说:“主公是盟主,可现在手下没什么兵,也没个根据地,天天靠人家供应军用物品。这个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