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袭大界村
两袭大界村 人们在危险之中会同仇敌忾,一旦形势略有好转,利益会让人变得六亲不认。慕容宝下诏镇守辽东的龙城守将慕容会发兵解围,慕容会因改立太子之事对慕容宝不满,不想发兵。后来在慕容宝不断催促下,勉强应承,但大军到了蓟城便停止不进魏军长期围困中山,辽东援兵迟迟不到,城中将士有心出城与敌人决一死战。慕容隆向慕容宝请战...
-
第四章国史之狱
第四章国史之狱 拓跋焘率主力大军杀奔彭城。彭城兵多粮少,江夏王刘义恭准备弃城南逃。有人提议去郁洲(今江苏连云港),由海路回南京。从前线回到彭城的沈庆之建议刘义恭北上历城,因为那里粮多兵少。沈庆之献计,用箱子和战车组成车阵,二王和王妃、郡主居中,以精兵为外翼护卫北上。沈庆之懂得,只要北方根据地驻有大军,魏军无论如...
-
吃醋的恶果
吃醋的恶果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曹操和孙策事业的上升时期,其远大理想已经完全暴露出来但袁绍却对势头发展迅猛的曹操一点儿看不见他虽然看曹操不爽,可他更恨那个公孙瓒,觉得不搞定公孙瓒,他从此就会不舒服。却一点儿没有把公孙瓒和曹操比一比,到底谁对他造成的危害更大。公孙瓒虽然让他失眠,但曹操则完全可以让他的生命停止,让他的...
-
第十一章 情殇 遭遇爱情
第十一章 情殇 遭遇爱情 田蚡私自扣押灌夫后,窦婴出手了,他一纸状纸告到了汉武帝那里去了。窦婴毕竟也算是一代豪杰,汉武帝为此特召见窦婴,给了他一次口头陈述“冤情”的机会,窦婴抓住了这难得的机会,把灌夫醉酒的事原原本本地说给汉武帝听。末了,汉武帝并没有做明确答复,而是决定开一次“法庭辩论大会”。汉武帝的意思就是说...
-
(6)诛仙
(6)诛仙 窦妙这位老太后死了,宦官集团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开始在朝中正一步的“疏理朝政”,很快把目标瞄准在了上书三人组中张奂和谢弼提到的李膺和王畅身上在汉桓帝时,李膺等人可谓经历了悲喜二重天。在起起落落中,李膺虽然遭到废黜和禁锢,但天下的士族文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对他们敬仰有加,甚至还玩起了文字游戏,为他...
-
迁都
迁都 刘秀化解了刘玄的阴风血招,并不代表他从此就可以在河北坐享其成、无忧无虑了,相反,河北的局势还处于四分五裂、极度混乱的状态当时在河北除了刘秀,还有铜马、大彤、高湖、尤来、青犊、五校、五幡、五楼等二十多支部队,总人数加起来超过百万。一百万,这是个怎样的天文数字,想必大家都清楚。曹操在赤壁时号称他的百万大军,人...
-
佞臣朱异
佞臣朱异 侯景谋士徐思玉看透萧正德这个人,一个敢想敢做无所畏惧的家伙,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造反派。侯景联络萧正德,许诺立萧正德为皇帝。强盗遇上土匪,臭味相投。萧正德比侯景还着急,写信忽悠侯景赶快起兵,越快越好,没有万一,只有一万,你在外,我在内,大事肯定成功所以,当五路梁军分四路杀来之时侯景并不慌乱。王伟献计避实...
-
黄粱一梦
黄粱一梦 乌孙击败了强大的匈奴,这让公主的威望在乌孙空前高涨。翁归靡审时度势,立即上疏汉朝,请求为自己的长子元贵靡再迎娶一位汉家公主,进一步加深汉朝与乌孙的友谊。汉宣帝与大臣商议后,决定遵照翁归靡的意思,封公主的侄女刘相夫为公主,让她继续为加强乌孙和汉朝的交往和友谊而努力也许是细君公主和公主表现得太好了,汉宣帝...
-
郭氏之死
郭氏之死 桂林地属岭南地区,那个时候岭南是瘴疠肆虐之地,加上当地少数民族对中央朝廷的叛服不定,北方人都畏惧去那里。如果有官吏去那里也是被贬前往,而朝廷也将岭南当作惩罚贬官的最佳流放地当年无论是杨炎、韦执谊还是李德裕,到了岭南基本上结局都很悲凉,而杨炎更是对岭南地区发出了“崖州何处是,生渡鬼门关”的感慨,最终都没...
-
第十五章 诛灭太平 1、分歧
第十五章 诛灭太平 1、分歧 在那次渭川打猎之后,姚崇基本上已经算是宰相班子的成员了,但事实证明,一代贤相姚崇在甩开臂膀协助李隆基开创盛世局面之前,他还要面临一些阻碍,这是上天在考验他的耐心和智慧,同样也给了姚崇独揽相权的机会当姚崇即将出任宰相的消息在朝廷内传遍后,并不是所有人全都表示欢迎,这其中就包李隆基的另...
-
二、去除奢华
二、去除奢华 在元和五年(810年)六月,征讨成德王承宗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半年,北路讨伐军自四月木刀沟之战后,没有新的进展。而南路讨伐军自郦定进战死后,诸将畏惧不前,加上朝廷拘捕卢从史以后昭义军出现的动乱,使得讨伐战事陷入停滞状态战争最终还是向李绛、白居易等大臣先前预料的那样,可谓是进退两难。在这样一种局势下,六...
-
杀鸡儆猴
杀鸡儆猴 《醉打金枝》的故事很出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故事大概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手握兵权,权重天下却一点儿也不骄横跋扈,凡事听从朝廷指挥调遣。唐代宗对他也是格外器重,封他为朝中最大的王中王——汾阳王,而且还把他的女儿作为“附带品”嫁给了他的儿子郭暖。一次,在郭家的家宴上,公主自恃身份尊贵,颐指气使...
-
有多少叛乱可以平息
有多少叛乱可以平息 来歙和岑彭接连被暗杀后,刘秀派出的是来歙临死前推荐的吴汉当主将吴汉是刘秀的大司马,自然不是一般的人物。他联合岑彭的部队后,向公孙述发起了总攻。很快在鱼涪津打败了公孙述的两位大魏堂和公孙永,在武阳还斩杀了公孙述的女婿史兴,然后以不可挡之势攻取广都,于是公孙述方面将帅恐惧,投降刘秀的人越来越多,...
-
刘备决意东征
刘备决意东征 如果你问曹丕现在最恨的人是谁?他虽然最恨他的弟弟曹植,但他回答你的时候,绝对不会说是曹植而是孙权他从老爸那里继承了大量的资本,几个刘备和孙权加起来,也不够他收拾。可他却硬是被孙权玩得郁闷了几年。先是被孙权来个假投降,他接到投降书时,觉得很爽口,虽然很多人警告过他,不能相信孙权,要对孙权保持百倍警惕...
-
低调入仕
低调入仕 在孙皓大量制造冤案天天杀这个杀那个的时候,司马炎跟他正好相反司马炎这年倒平反了一起冤案这个冤案就是邓艾的案件邓艾被卫瓘搞定后,人人都知道,邓艾死得太冤了。那些大臣也知道这个冤案,可他们更知道,这个冤案的幕后推手是司马昭,因此虽然大家都懂,就是不说出来。于是,这个冤案就一直没有得到平反直到司马炎当了皇帝...
-
——调寄元代李齐贤《蝶恋花·汉武帝茂陵》
——调寄元代李齐贤《蝶恋花·汉武帝茂陵》 前面已经说了,汉武帝死后,年幼的汉昭帝即位,匈奴也换了新的单于,由于两个对手都是“新鲜派”选手,都没有直接开打,而是选择了拖延时间的“和亲”。结果这样的和亲谈来谈去没有谈出什么名堂(汉朝唯一的收获就是迫使匈奴放了苏武等人),西域却开始兴风作浪了第一个发出挑战的是乌桓国。...
-
高欢的秘书
高欢的秘书 北伐总指挥的人选令萧衍极为头痛。梁朝无良将。开国功勋将领一一去世后萧衍只培养了两员大将,陈庆之和兰钦。一北一南,一东一西。陈庆之经历辉煌自不必说。兰钦是萧衍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兰钦,彭城大胜,岭南大胜,襄阳大胜,汉中大胜。兰钦威震汉中时宇文泰特意派人送二千匹战马结盟。可惜一代名将镇守广州时...
-
6、尾声
6、尾声 由于褚遂良的用力过猛,最终话题偏离了轨道,由废王立武变成了皇帝要惩罚褚遂良,正所谓成也褚遂良,败也褚遂良。长孙无忌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说服皇帝,全力保住褚遂良的官位,目前情况下只有他能够做到,眼下皇帝正在火头上,要想说服皇帝似乎并不容易先前的两个回合斗争,虽然自己没有直接参与,但所有人都明白长孙无忌才是幕...
-
第十四章 王莽的末日 内讧
第十四章 王莽的末日 内讧 正当顺风顺水的刘秀将要形成对邯郸合围之势时,一个坏消息不期而至:河北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的真定王刘杨起兵归顺王郎了。刘杨有十几万大军,他归降王郎,意味着刘秀刚刚涨上来的势头又被打压下去了,军事力量又发生了倾斜惊闻噩耗,刘秀没有慌,他飞快地分析了形势后,马上制定了这样的应对方案:不...
-
怒其不争
怒其不争 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六月,窦太后封窦宪为车骑将军,为主帅,执金吾耿秉为副帅北伐匈奴进军方式为“三管齐下”,具体部署如下第一路军:上路大军领帅:南单于屯屠何兵力:一万骑兵出发地:夷谷第二路军:中路大军统帅:车骑将军窦宪副帅:执金吾耿秉、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兵力:二万骑兵出发地:朔方鸡鹿塞第三路军:下...
-
3、并灭二国
3、并灭二国 武瞾和李弘之间的母子矛盾已经处于一种即将喷发的状态,之所以还暂时保持着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是因为武瞾还找不到任何机会对李弘予以致命的一击不过很快,李弘做了件自毁长城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完全触碰了武瞾敏感神经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由两位公主引起的两位公主的封号分别是义阳和宣城,这两位虽然不出名,但是她们有...
-
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 全靠杀自己的战友来维持生存了赵括知道,再这样坚守下去,估计大半战友都变成食品被同伙吃下肚子了,那时再战,还有几个人能冲出去?于是,下令出击。他这时把部队分成五等分,连番向秦兵的营垒进攻,但都没有冲出重围在战争的初期阶段,秦军急于决战。现在却反过来,赵兵需要速战速决,要主动进行攻坚战有人做过预算,在...
-
5、孤立
5、孤立 裴光庭幼年丧父,母亲狄氏被武则天召为御正(女官名),由于颇受信任,所以裴广庭长大后也屡次得到升迁,官至太常丞。后来因为做了武三思女婿,曾一度受牵累贬官郢州司马,开元初年,升任兵部郎中裴光庭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进入仕途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官场人所看好,所以一直得不到升迁,直到开元十三年封禅大典的...
-
站在背后的男人
站在背后的男人 汉武帝对外,迷恋武力,厉兵秣马,四海臣服。讲完了外事,现在到了该说点汉武帝私事的时候了前面已经说了,汉武帝少年时最大的爱好是狩猎。殊不知他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那就是信仰鬼神。汉武帝之所以崇拜鬼神,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少君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那是一个寒气逼人的冬天,当时即位才八...
-
7、大非川之战
7、大非川之战 在弘道元年十二月之前作为李治和武瞾的第三子,李哲继承皇位的机会是渺茫的,因为他既没有因此而受到相关的培养,他不像大哥李弘那样具有很高的威望,也不像二哥李贤那杨拥有自己的派系,所以李贤即位颇有些朱砂没有,黄土为贵的感觉当这位年轻切有些羞涩的皇帝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他虽然知道当个皇帝要正襟危坐在金銮宝...
-
(2)透明的红萝卜
(2)透明的红萝卜 就在孙程组建“四人帮”,紧锣密鼓地策划密谋事宜时。机遇不期降临了。十月二十七日,被立皇帝不到一年的少帝病逝这个时候的“老佛爷”阎姬与阎氏集团的大哥大阎显和江京这“铁三角”按原先制定的计划,选择了“重走长征路”,对少帝的死采取的依然是三步曲第一步是秘不发丧。第二步是火速派人带着诏书去征召济北王...
-
柴壁之战
柴壁之战 王凝之得知孙恩起义的消息后,采取不抵抗政策,不出兵,不设防官员们请求派兵出城讨伐孙恩,发现王长官待在道堂磕头念咒,口中念念有词:“我已请来得道大仙,借来鬼兵把守各个险要关卡,每个地方都有鬼兵数万,贼不足忧。五斗米道役使鬼神、神兵相助的法门想必王凝之练得很熟。可他忽略了一点绝不该忽略的事情,孙氏是五斗米...
-
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一上台就雄心勃勃,先是风风火火地进行了“思想革命”,虽然最后在窦太后的打压下推迟了近十年才革命成功,但这并没有打击汉武帝“雄起”之心。在对匈奴的问题上,他不再走汉高祖、汉文帝以及汉景帝的“和亲”老路,而是决定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主张以“武力革命”来解决匈奴问题但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
-
袁盎:敢言敢谏真君子
袁盎:敢言敢谏真君子 汉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上任后,尊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皇后窦氏为皇太后,并按汉文帝“从简薄葬”的遗命,把汉文帝安葬到霸陵。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这年冬天改元,称为汉景帝元年搞定这些杂事后,汉景帝马上对朝中重臣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换牌他首先拿汉文帝的宠臣张释之开涮,因为...
-
7、辩论
7、辩论 自从李世民即位之初,与魏徵那番颇具玄机的对话之后,魏徵便得成为李世民的谋臣,而在不久后的那场“施政大讨论”后,魏徵从此更是得到了重用,大家都知道,魏徵在贞观时代,以敢犯颜直谏著称,纵观他为李世民效力的十七年间,基本上都在和李世民“唱反调”,可以说,他是贞观时代犯颜直谏的代表人物,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