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并序)
〔元〕
邻曲(2)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3)。省郎(4)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5)’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6),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7)。遂追赋《游金山寺(1)》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8)耳。渠辈(9)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其词曰:
我的邻居严伯昌,曾经唱《黑漆弩》这支曲子来劝酒。中书省郎中仲先对我说:“词虽然好,曲牌子名称似乎欠文雅,不妨用‘江南烟雨’来称呼它,如何?”我说:“从前苏东坡作《念奴娇》,后人喜欢它,将词名改为《酹江月》,这谁说不可以。”仲先请我给《黑漆弩》作一篇词,于是就追写了这首《游金山寺》,按照这个曲牌子的音调来演唱。先前汉朝士大夫家里专门养着善唱的歌妓,唐朝富贵人家也讲究学习音乐。而现今大家作散曲,虽然用力不少,但很难达到精妙的境地,即使作品甚多,但有些笔墨化在色情的渲染上,以为那是曲的正路。这些作者年轻气盛,正在继承圣贤的学问,并不把写曲子当成正经事,不在这方面耗费气力。
苍波万顷孤岑(1)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2)。金鳌头(3)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蛟龙虑恐下燃犀(4),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生不足。
在苍茫辽阔的长江中孤零零地屹立着金山,金山上有庄严的寺庙,那是水面上的一处佛教圣境!站在金鳌峰满满地饮了三杯,那饮下的似乎不是酒,而是吸尽了江山浓浓的春色。江水深处潜伏的蛟龙,惧怕有人点燃镇凶避邪的犀角,于是掀起房屋般的巨浪。夕阳西下,游人纷纷划桨而归,让他们离开吧,我依然要在江中流连,补偿我人生阅历的不足。
小提示:王恽《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并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黑漆弩·游金山寺》是元代散曲家王恽所写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先描写了金山寺雄伟壮阔的景象,后抒发自己内心游览之后的豪迈之气,想象力丰富。这首小令先运用典故,之后还采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将作者内心的豪迈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据王恽《游金山寺》诗注云:“庚寅岁十一月二日来游”,又后记云:“至元庚寅冬,予自福建北归渡江作此诗,未尝示人。”可知王恽在至元二十七年(1290)冬,自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北归途中游览了金山寺。因苏轼作有《游金山寺》,所以他也以此为题,追赋了这首小令。
相关诗词
-
游金山寺同陈隆之太史陈来源外翰分得江字
词客招携谒上方,胜游宁觉滞他邦。鼋鼍傍岸窥禅语,云雾当空护法幢。海上仙山无弱水,人间倒景有长江。应知河朔非吾辈,良夜何劳引玉釭。
-
是日再游金山寺
贪幽不畏长江险,此日乘潮两度舟。毒蜃结楼连岛迥,驯鼋负日近人游。东南地轴江天出,吴楚星疆日夜流。更上孤亭倚修莫,微茫烟火见瓜州。
-
念昔游四首·其二
昔游金山寺,一苇破沧溟。怒涛正拍天,风雨歘晦冥。江豚急吹浪,水面轰雷霆。满船失颜色,莫辨死与生。此时娄师德,高卧看长鲸。过午忽开霁,济岸犹登瀛。清风泛我衣,阳光射檐楹。舟人相慰劳,山僧笑出迎。行行金鳌背,月鉴浮空明。波平濛天影,潮静闻经声。殿阁耀金碧,守护...
-
九日同淑芳登此山并游金山寺
九日登高会,驱车上此山。仰观近星斗,俯览遍城关。碧汉云万里,黄河水一湾。与君同远眺,缓步待跻攀。
-
和于府尹景瞻游金山寺诗八首·约游金山寺值风雨不果一首·其二
半夜风涛雪拥洲,水天孤负汉槎游。青山带雨双娥重,白塔凌风一柱浮。野衲漫思迎道左,津人空遣候江头。登临再订他年约,满注春杯扫客愁。
-
和于府尹景瞻游金山寺诗八首·游金山寺一首·其一
隔岸钟声忽报晴,海霞红拂镜中明。秋亭欲抚南鸿背,夜阁遥瞻北斗平。地迥有泉消醉渴,景多无笔寄吟情。壮游直蹴金鳌顶,小住征帆几日程。
-
游金山寺次壁间韵
水国微茫境物閒,洪涛九派护禅关。帆樯下上淮连浙,楼殿高低寺裹山。潮驾金鳌来海上,天留玉府在人间。凭阑落日芦风起,时有鱼龙听法还。
-
和于府尹景瞻游金山寺诗八首·重游金山寺二首·其七
振衣冲散薜萝烟,豪俊同来忆壮年。酒令肃于盟践土,诗勋奇似勒燕然。排山浪起鸥边雨,绝海云横鸟外天。却望南徐重怀古,一?寒渌奠诸贤。
-
和于府尹景瞻游金山寺诗八首·寄题金山寺二首·其三
波心千古出楼台,长笑人生几度来。终有寸缘分白社,暂收双足洗黄埃。歌成欲斗潮音起,景胜翻疑海市开。遥指红云过江去,煖风初透北山莱。
-
游金山寺
巨灵怒擘大江开,割取昆崙一股来。万马潮头嘶入海,片金波面涌成堆。峰峦影落浮杯渡,天水光涵说法台。造化设奇当要会,虚传清澥有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