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罗香积寺
〔宋〕
二年流落蛙鱼乡(1),朝来喜见麦吐芒。
我在惠州居住已经两年了,欣喜地看到麦子生出了嫩芽。
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微风吹拂,麦浪舞动着嫩绿的身躯。清晨阳光照耀,露珠欲滴,麦穗呈现出浓浓的娇艳黄色。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1)秋谷初分秧。
春泥没过了膝盖,青翠发光的谷子刚刚分秧。
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谁说万里之外的惠州没有朋友?我见到这麦苗和禾稻欣喜若狂。
三山(1)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惠州邻近的三座大山像屏风一样簇拥靠近,其间的僧寺便显得很小。
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溪水流转之处,松树阴中,空气凉爽宜人。应该利用这溪水来建立碓磨,观察地形筑堤修塘。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1)叠鼓闻舂糠。
那时用水力磨面、舂米,水碓声响,白面纷纷落下,该多好啊。
散流(1)一啜(2)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用稻米做成洁白的粥,用白面蒸出香甜的炊饼。
岂惟牢丸(1)荐古味,要使真一(2)流天浆。
碓磨不但可以加工米面,做出讲究的食品,还可以用来酿造美酒呢。
诗成捧腹便绝倒(1),书生说食真膏肓(2)。
写完这首诗不禁感到有些可笑,我这样一个书生一本正经地谈论吃喝真是荒唐啊。
小提示:苏轼《游博罗香积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博罗香积寺》 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田野上生机盎然的麦穗稻秧,又想到碓磨磨出的白面蒸出香气扑鼻的炊饼,体现出作者对当地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关怀体贴。诗的题材新颖,贴近民众,生活气息浓郁,写得情趣横生。诗中运用情景交融、渲染等艺术手法,表现了博罗香积寺清幽别致的美景。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
创作背景
圣二年(1095)三月在惠州作。作者游香积寺,看到寺房溪水可以利用,就建议博罗县令筑坡塘,建碓磨,以利百姓。
相关诗词
-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涂再登历,山河属晴明。寂寞僧侣少,苍茫林木成。墙宇或崩剥,不见旧题名。旧游况存殁,独此泪交横。交横谁与同,书壁贻友...
-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
游梵宇三觉寺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
曾东游以诗寄之
...远。寂然层城暮,更念前山转。总辔越成皋,浮舟背梁苑。朝朝劳延首,往住若在眼。落日孤云还,边愁迷楚关。如何溆花发,复对游子颜。古寺杉栝里,连樯洲渚间。烟生海西岸,云见吴南山。惊风扫芦荻,翻浪连天白。正是扬帆时,偏逢江上客。由来许佳句,况乃惬所适。...
-
游韶州广界寺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万安香城寺别虔守赵公
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精舍泉声清㶁㶁,高林云色淡悠悠。谈终道奥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楼。
-
修香山寺记
...垩之饰必良,虽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长者坏宅,郁为导师化城。于是龛像无澡湿陊泐之危,寺僧有经行晏坐之安。游者得息肩,观者得寓目。关塞之气色,龙潭之景象,香山之泉石,石楼之风月。与往来者,一时而新。士君子、佛弟子,豁然如释,憾刷耻之为。清閒上人...
-
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誇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走笔题长句以赠之
香山石楼倚天开,翠屏壁立波环回。黄菊繁时好客到,碧云合处佳人来。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轩骑逶迟棹容与,留连三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