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二十四则·雄浑
〔唐〕
大用外腓(1),真体内充(2)。
诗篇的魅力外放光华,纯真体质充实于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返回至虚空浑沌境界,秉赋刚健,英姿勃发。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洞悉世间多样的风情,纵观环宇的沧桑演化。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看天际行云鼓荡翻卷,听荒漠长风呼啸叱咤。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1)。
超脱大千世界的表象,得以实现其最大之自我完整世界。
持之匪(1)强,来之无穷。
切不可任性附会牵强,诗情无涯会汩汩萌发。
小提示: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雄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诗品二十四则》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这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继承了前人的美学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类。每种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形式整饬。
- 作品别称诗品、二十四诗品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司空图生活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司空图早年中了进士,担任过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但是他在官位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过几次浮沉之后,他看到了世风每况愈单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不了社会的现状,所以他抱着逃避现实的人生态度毅然决定辞官返乡。
据史料记载,司空图辞官后,隐居在河中中条山王官谷,寄情于水花鸟之间,远离乱世的纷纷扰扰,追求一种怡然自得之乐。思想方面,为了给自己的心灵构建一处避难所,他在心灵中构建冲淡、超诣的境界,让心灵在这种境界中有所皈依。司空图的这种对待唐末动乱现实的人生态度,对其诗论的影响很大。
《诗品二十四则》以诗论诗形式的形成,是与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分不开的,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唐朝的文化氛围密切联系的,司空图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推动了其诗性语言的形成,是自身、社会以及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几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二十四诗品》以诗论诗的言说形式。
相关诗词
-
诗品二十四则·含蓄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
诗品二十四则·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
诗品二十四则·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
情诗·其二十四
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
人间词话·第二十四则
《诗 · 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二十四·多稼如云
稼穑艰难尚克知,黍高稻下入畴咨。弄田常有仓箱庆,四海如兹念在兹。
-
五言白话诗·其二十四
生坐四合舍,死入土角䚥。窅窅黑暗眠,永别明灯烛。死鬼忆四时,八节生人哭。
-
闺词四十首·裁诗·其二十四
咏雪题梅唱竹枝,无题亦自兴参差。生成一幅松花纸,閒倚西窗缀小诗。
-
台湾纪巡诗·其二十四
二林迤逦接三林,淡水溁洄咸水深。极目沧波浮海市,一拳真欲笑蹄涔。
-
扇子诗·其二十四
神农医王七十毒,金粟如来四百病。未如一卷混沌书,淡饭粗羹学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