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平作长平行
〔明〕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
世间哪有如此的怪事,四十万人同一天去死。
白骨高于太行雪(1),血飞迸作汾流(2)紫。
白骨堆过太行山顶的积雪,鲜血飞迸胜似汾水的溅激。
锐头竖子(1)何足云,汝曹(2)自死平原君(3)。
不屑提尖头白起的恶毒,你们自以为以死报效了国君。
乌鸦饱宿鬼车(1)哭,至今此地多愁云。
只是至今这里仍阴云密布,夜夜听得到乌鸦和鬼车的哭声。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1)千年土花碧(2)。
东方朔也驱不散这里的晦气,巫咸也招不完这里的冤魂。
即令方朔(1)浇(2)岂散,总有巫咸(3)招(4)不得。
耕田的农夫常常发现遗迹,那是千年前的武器上了苔痕。
君不见,新安(1)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
新安演出了同样的悲剧,厉鬼一夜叫去了二十万秦军。
郭开(1)卖赵赵高(2)出,秦玺(3)也送东诸侯。
想历来朝政就是这样颠来覆去,君不见秦灭赵后楚灭秦。
小提示:王世贞《过长平作长平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过长平作长平行》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诗人将秦军制造的长平之坑与项羽制造的新安之坑这两件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的历史事件加以精心的绾合,以涵蓄亭泳、开阖流宕的笔触巧妙地点明秦的暴虐残酷是自取灭亡的根本原因,揭露了统治阶级之间进行的兼并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骇人听闻的深重灾难。全诗构思佳妙、文笔流丽、反思深刻、感叹沉雄。
- 作品出处弇山堂别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过长平作长平行》此诗是一首吊古战场诗,具体创作时间不明。诗人经过长平,想到当年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人的令人不敢置信的凄惨景象,进而想到项羽一夜之间坑杀秦兵二十万,不久秦王子婴成了刘邦的阶下之囚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诗人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大幅度穿插跳跃,将一腔悲愤和理智思考诉之于笔端,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西平乐慢·泛梗飘萍
...柳,天涯总是愁遮。叹寂寞尘埃满眼,梦逐孤云缥缈,春潮带雨,鸥迎远溆,雁别平沙。寒食梨花素约,肠断处,对景暗伤嗟。晚钟烟寺,晨鸡月店,征褐萧疏,破帽敧斜。忆几度、微吟马上,长啸舟中,惯踏新丰巷陌,旧酒犹香,憔悴东风自岁华。重忆少年,樱桃渐熟,松粉...
-
题龚山长栖阁
爱客龚山长,能容日日过。栽培初种竹,爱护乍生荷。堂对青山短,门关白日多。细听闲议论,不似我狂歌。
-
青玉案·瞥然悟得长生路
瞥然悟得长生路,平坦无来去。万法圆融超六度。威音那畔,几人曾到,别有逍遥处。灵明国内绝朝暮,谁荐当头这一句。木马嘶风泥牛许。慈云广布,法雷高震,密洒禅天雨。
-
闻郭太尉发师大捷奚人擒契丹酋领四军者来献作长句古调一首
...以巧服人尤所长。勿追穷寇非深防,会遣生致如探囊。匈奴自古夸豪强,三表五饵称前王。竟无一日笞中行,昭君远嫁令人伤。岂知天兵自鹰扬,郅支援首须陈汤。头颅万里行朔方,遣示藁街听徜徉。偃兵息民令有常,昔居锋镝今农桑。百年版籍沦要荒,一日冠盖欣相望。李白...
-
长安道
东出灞陵桥,回望长安道。烟花万户暖风轻,罗绮千门明月晓。汉家宫阙郁岧峣,碧阁珠楼倚绛霄。丞相衣冠苍玉佩,将军甲第赤栏桥。平明内殿承颜色,日晏朝回行紫陌。夹道金羁赭汗流,盈门绣辖朱尘塞。人生得意自辉光,刺谒纷纭满路旁。一笑看人回禄命,片言酬客腐肝肠。...
-
长歌行
宴坐北堂上,秋宇何清凉。客心殊不乐,起视夜未央。新月鉴空轩,列宿烂成行。熠耀飞中庭,莎鸡号东厢。仰见孤鸣雁,噭噭天南翔。屣履步阶除,啸咤以慨慷。少壮弄文史,思登君子堂。青阳忽不待,玄发亦已苍...
-
京口行
前月有人京口至,向我具说京口事。可怜十万良家子,被驱血作长江水。马首纷纷红袖啼,城中处处青磷起。玉帛子女委如山,良民痛哭官兵喜。忆昨海艘蔽江下,艅艎艨艟捷如矢。炮火朝轰建业城,...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八·九月十三日大雪唐君平文学入对过访有诗见投赋赠
清秋多病罢登台,卧阁因君一举杯。玄雁自逢江上度,菊花何意雪中开。高歌郢里惊人调,健笔梁园作赋才。不是关山寒色早,上林琼树若为栽。
-
守城行
...昏丽谯鼓角鸣,城头灯火争繁星。紫髯太守雄且豪,罽靴绛缨跨两刀。马蹄踏踏何其劳,贯三鞭七声嗷嘈。昨日传闻羽书至,长江六月无行估。战舰还防扬子渡,游兵已围太平府。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即防此辈易激变,盗贼往往皆良民。星沉鸡唱太守至,慎莫偶语...
-
代作朱宪使双寿长歌
...南万里入蓬瀛,毂转雷奔大壑惊。长淮一泻不知岁,至今惟见山峥嵘。山上丹厓合翠谷,别有日月非尘俗。问言谁向此中隐,西台使君茅作屋。使君早日客长安,襆被香分画省兰。兵符一领辽海震,戎轩再驾朔漠寒。閒心旧爱春山蕨,忽解绯衫辞帝阙。黎阳一卧几经年,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