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南北朝〕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1)。
大江日夜奔流不息,骚客内心悲愤不已。
徒念关山(1)近,终知返路长。
只是想到离京城路程已近,终于明白回西府道路更长。
秋河(1)曙耿耿(2),寒渚夜苍苍。
秋夜星空已泛动微微曙色,水边寒渚还是那夜色苍茫。
引领(1)见京室,宫雉(2)正相望。
借曙光伸长脖颈远望京城,城内宫墙正与我遥遥相望。
金波(1)丽(2)鳷鹊(3),玉绳(4)低建章(5)。
月光洒落在宫殿之上,星辰垂挂在宫殿下方。
驱车鼎门(1)外,思见昭丘(2)阳(3)。
驰车来到京城南门之外,却想再看见荆州的太阳。
驰晖(1)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飞转的太阳尚不可聚见,何况与众同僚分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1)。
风云之间鸟儿还能展翅飞翔,江汉阻隔却没有可走的桥梁。
常恐鹰隼(1)击,时菊委(2)严霜。
小鸟儿常怕遭受鹰隼的袭击,正像那秋菊怕严霜摧残一样。
寄言罻罗者(1),寥廓(2)已高翔。
告诉那张网捕鸟的小人吧,我已经高飞到寥廓的天上。
小提示: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是南朝诗人谢脁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回京都时沿途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西府旧僚和随王的留恋之情,同时透露出对奉诏回京的疑惧和对前途的深重忧心。全诗意境雄浑,格调苍凉。写景抒情,都围绕着西府与京都的不同进行,回环往复。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南朝
创作背景
作者二十七岁时为荆州随王萧子隆文学,深受赏识,长史王秀之出于忌恨,常欲罗织罪名加害于他,两年后,即南朝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秋,作者因谗言被召回京都。《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这首诗就是作者在离荆州返京都的途中寄赠在荆州西府的同僚们的。
相关诗词
-
新津退思堂
...籍生齿夥。词源百端起,区处不可惰。子醇为之宰,幽隐照必破。断事精且密,有若麦历磨。尚惧忽一失,退即此堂坐。戾者思改易,无使下罹祸。如此凡二载,不识有纤过。贤哉令之师,敢以此为贺。
-
送耿副使归长沙
画舸欲南归,江亭且留宴。日暮湖上云,萧萧若流霰。昨夜相知者,明发不可见。惆怅西北风,高帆为谁扇。
-
陇西行
...毡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玉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
张安化重阳日置酒挽同官游灵泉寺登高时适有客占牧之诗一联因缉成一首书寺垣
白发新迁客,黄云古战场。自然堪堕泪,何必更重阳。山削孤城起,河兮细水长。蜀峰高处望,犹是隔秦乡。
-
同休邑丞应叔原由屯溪泛舟至溪东赠别时丞委运海船木
屯溪渡头春水生,孙王山下沧波平。断云过雨有底意,落日青山无限情。送别已知难作别,舟程那敢缓王程。江山胜处须题咏,安得与君同眼明。
-
秋夜旅怀
十千夜醉新丰酒,逆旅何人识马周?孤枕梦回灯晕冷,六街尘净雨声收。西风不断吹黄叶,残月犹看挂小楼。转眼炎凉无限恨,匣中雄剑欲鸣秋。
-
同年郑成昭将赴南京刑部留诗为别次韵奉赠
谁将短笛怨中吹,肠断孤鸿对落晖。宾馆正逢尘榻下,秋江又报客帆归。天涯同榜几人在,江左前朝旧事稀。却忆太平门外路,隔湖烟树雨霏微。
-
浮亭夜坐怀黄玄之
浮亭孤坐夜灯红,一倍离忧百感同。春草绿波频赋别,流年青镜暗惊蓬。也知缨冕皆身外,久忆心知向酒中。此意谩劳题尺牍,都门雪后有归鸿。
-
赠萧兵马
花发上林苑,风清太液池。列侯同锡宴,亲记柏梁诗。
-
寒食安厚卿具酒馔邀数君子游压沙寺观梨花独苏子由不至诗来命座客同赋予既次韵和之明日上巳安复置酒招予与苏又明日清明予屈二君为
...泥淤,犹恐花过嗟空株。压沙梨开百顷雪,春晚未赏计已疏。厚卿置酒趁寒食,蜂喧蝶闹人意苏。林间把盏谁我侑,鸟歌声滑如溜珠。魏都风流重行乐,艳妆丽服明郊墟。我初闻招便勇往,恨不插翼附骏驹。峨眉夫子趣独异,静坐幕府烦邀呼。车公不到座寂寞,大句落纸来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