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鄂王墓
〔元〕
鄂王坟上草离离(1),秋日荒凉石兽危(2)。
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
南渡君臣(1)轻社稷(2),中原父老望旌旗(3)。
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1),天下中分遂不支(2)。
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小提示:赵孟頫《岳鄂王墓》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岳鄂王墓》是宋元之际诗人赵孟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为一首怀古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反映这样的现实入笔,表达了作者对抗金英雄被害屈死的叹息和哀悼,谴责南宋君臣苟安误国,流露了深沉的故国之思。首联入题,写景抒情,反映了诗人凄苦苍凉的心绪。颔联两句直斥宋高宗违背古训,本末倒置,是非混淆,置中原百万百姓生死于不顾。颈联感叹岳飞被害、南宋颓势难挽;天下中分,偏安一隅的局面也不能支撑下去。尾联与入题呼应,嘱人嘱已,“莫向西湖歌此曲”,否则必会引得湖光山色、天地万物同悲不已。
- 作品出处松雪斋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元初
创作背景
岳飞是千古奇冤,历来有许多题咏、凭吊,这首却尤为沉痛。赵孟頫是宋朝的宗室,带有皇家血统,自然对宋朝的灭亡有比常人更近距离的体会。此时宋朝已经灭亡,宋人诗里常见的对敌人的叫嚣怒骂、挑战决斗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的无奈,对于此时的局势,再没翻身的可能了。
或许正因为赵孟頫看破这层,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当仁不让、毫不推辞,到了京城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此后官运亨通,做到了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当时指责赵孟頫的人不少,但今人当更宽容地看待。宋朝廷已经成了那样,赵孟頫已不能有什么作为。读书做官是当时士人的必由之路,隐居不仕固然是选择,积极有为又也无过错,不过无论怎么辩白,总有苛刻的评论不放过他,想把他牢牢钉在耻辱柱上。在元朝的诸多诗词中,这是首好诗,不能因人废言。
相关诗词
-
满江红·朱仙镇谒岳鄂王祠敬赋
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黄龙指,金牌亚。旌旆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叱咤。气詟蛟鼍澜欲挽,悲生笳鼓民犹社。抚长松、郁律认南枝,寒涛泻。
-
吴王墓
惜哉吴王墓,秦帝尝开破。应笑埋金玉,千年贾馀祸。不待虎迹销,已闻鲍车过。又是骊山头,炎炎三月火。
-
于忠肃公墓
自拚热血洒高穹,只手扶天日月中。旁位安危操上策,外藩影响戮孤忠。苔封石马三春雨,烟暝巢乌万木风。相望鄂王精爽在,灵旗萧飒暮山空。
-
岳王墓
童大王回事已非,岳将军死势尤危。直教万岁山头雀,去绕黄龙塞上旗。饮马徒闻腥巩洛,洗兵无复望条支。湖边一把摧残骨,盖世功成百世悲。
-
聂王墓
墓门尽日锁烟萝,三尺残碑字半磨。帝子不来云欲暝,古槐风里乱蝉多。
-
和人岳王墓
鄂王坟上哭南朝,声落钱塘作暮潮。
-
咏岳王孙县尉复栖霞坟田
岳鄂诸孙复墓田,清明寒食起新烟。道傍为我除苍桧,山下如今哭杜鹃。高庙神灵应悔此,中原父老尚悽然。西湖靡靡行人去,却望栖霞转可怜。
-
重建岳王精忠庙,谢李全初长司
忆昔绍兴南渡时,从王百万虎与貔。鄂王奋身起偏裨,能以百战扶国危。师行动以纪律持,屯行野次人罕知。堂堂大将精忠旗,敌人不敢正眼窥。连城之壁无瑕疵,如何青蝇玷污之?后来礼葬西湖湄,血已化碧无完尸。于今宋亡宗社隳,独遗墓木蟠孙枝。夜啼鸺鹠啸狐狸,过而问者知...
-
金缕曲·丁卯春日初游西湖
第五桥边去。绕横堤、残山剩水,柳髡如许。我与西湖初识面,风景凄清细数。有几带、望中烟树。岳鄂王坟苏小墓,信英雄儿女分千古。移画舫,向何所。水天别映孤山路。放中流、斜阳影淡,一枝柔橹。乍听钟声风外落,知在云深深处。又背转、苹...
-
燕昭王墓
战国苍茫难重寻,此中踪迹想知音。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吊遗魂野草深。浮世近来轻骏骨,高台何处有黄金?思量郭隗平生事,不殉昭王是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