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1)。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2)。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3)。雅志(4)困轩冕(5),遗恨寄沧洲(6)。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唯有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就,准备返归东海,谁料抱病入西州。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岁云暮(1),须早计,要褐裘(2)。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3)。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4)。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5)。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小提示: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从之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隐退的决心,不希望被世间的功名利禄所束缚,也表现了兄弟二人手足情深。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1077年8月15日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八月,“相从彭门百余日”的苏辙打算离开徐州,赴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守签判任,临行前作《水调歌头》词告别。苏轼“以其语过悲”,便写下了《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这首和作,对其弟加以宽慰。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刘辰翁词每有惘惘不甘之意读之动人悲愤因用其韵作一首
零雨复零雨,何处踏春阳。盈虚消息天道,此理极微茫。历历前人成败,空费后人著笔,谁垛万千行。四序更推转,春去令心伤。吊箕封,民何罪,战征忙。缨冠被发吾事,裔胄共炎黄。蠢尔羌戎羯虏,毒螫但凭蜚蛊,穷寇敢称强。誓报东门役,此恨莫轻忘。
-
水调歌头·建党三十九周年颂
...敌,魑魅影潜藏。举世共翘首,卓立此新邦。尧谓舜,天之合,出蒙庄。我道天人合德,尧舜岂能当。彻底翻新社会,再造山河大地,功在党中央。六亿讴歌起,主席寿无疆。
-
水调歌头·偶述
...据十三载,无处不干戈。问皇天,天不语,意如何?几多佳丽都邑,烟草莽平坡。苔锁河边白骨,月照闺中嫠妇,赤子困沉疴。天运必有在,早听大风歌。
-
水调歌头·秋兴
秋高兴何远,爽气掬星河。雨晴山势飞动,楼外雁来多。丹桂香凝幕府,银烛光摇青琐,试问夜如何。天地大无外,老子尽婆娑。写兵机,脩马政,咏铙歌。西风莫添,华发壮志未消磨。眼见帝都龙虎,人似仙洲麟凤,留我共銮坡。把酒暂舒啸,明月借金波。
-
水调歌头·言怀
...齐。春树珍禽韵巧,秋水红鳞影捷,松石伴幽栖。佳景与心会,得句或无题。碧油幢,苍玉佩,紫金泥。明时文武,勋业我亦弃锄犁。志在螭头直笔,道在床头古易,奏策济群黎。野鹤忽飞到,清梦绕山溪。
-
水调歌头·赠医官徐齐山
柯山倚天碧,秀耸浙东南。惟公与山齐德,结屋对巉岩。门外紫芝瑶草,窗下丹炉玉杵,元气此钟含。药镜发灵彩,金匮启玄缄。凤凰台,龙虎地,驻行骖。佳声飞满,当路毡冷自能谙。手握回生大造,心悟成仙秘诀,神效过苏耽。云外鹤书至,衣袂染柔蓝。
-
水调歌头·送宗文山长孔子充秩满
东鲁圣人后,流派浙江东。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讲鼓震铅阜,户屦蔼儒风。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人材超伟,如此道出紫阳翁。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成功。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
-
水调歌头·赠台医张氏
良医比良相,活物是奇功。乾坤万古生意,收入药囊中。屋上石城云树,砌下秦淮烟浪,掩映杏花红。仲景有家学,照耀大江东。悟金丹,传宝诀,契参同。一方共仰,司命台閤誉何崇。谈笑香生兰室,指顾春回茅舍,沉痼扫除空。行矣展高志,寿域蔼仁风。
-
水调歌头·记得白公语
记得白公语,七十欠三年。十千一斗酤我,休惜杖头钱。遍地春声歌鼓,满眼斜阳烟草,思发牡丹前。曲水自今古,风日为谁妍。住为佳,聊复尔,爱云山。浩歌未已,花外新月一钩悬。最好平安传语,道是阴晴有准,万里下吴船。但愿人难老,不羡酒中仙。
-
水调歌头·兵甲满天地
兵甲满天地,河洛亦腥膻。吴中曾此开府,风掣绣旗翻。料得飞书走檄,座右石君应在,披写激忠肝。玉带声名久,蟾腹与同坚。巡远志,论事业,过前贤。歌成正气依旧,挥洒似云烟。门客但存皋羽,有弟竟为臣虏,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