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敬亭山
〔南北朝〕
兹山亘(1)百里,合沓(2)与云齐。
敬亭山绵亘延伸百余里,凌霄摩空与天上云等齐。
隐沦(1)既已托,灵异(2)俱然(3)栖。
隐逸之人身心于此寄托,神仙灵怪都安居与幽栖。
上干(1)蔽白日,下属(2)带逥溪(3)。
腾云冠峰翼岭遮蔽白日,山势陡峻连带弯弯水溪。
交藤荒且蔓,樛(1)枝耸复低。
交藤荒芜缘木缠绕衍蔓,树枝糁垂蜷曲耸而复低。
独鹤方朝唳(1),饥鼯(2)此夜啼。
失群孤鹤无伴清早哀鸣,饥饿鼯鼠夜出求食悲啼。
渫云(1)已漫漫,多雨亦凄凄。
飘散不定乌云卷舒漫漫,山间气候多变霖雨凄凄。
我行虽纡组(1),兼得寻幽蹊(2)。
此行虽仕宦在身佩印绶,连带寻访奇山异景幽蹊。
缘源殊未极,归径窅(1)如迷。
探求仙境源头未达终极,归路渺茫东西南北迷离。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1)。
要想追求更奇妙的境界,从此攀援而上登上天梯。
皇恩既已矣,兹理庶无睽(1)。
皇恩已尽对我不复存在,追游仙界于情于理无亏。
小提示:谢朓《游敬亭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敬亭山》是南朝诗人谢脁游赏宣城北十里的敬亭山时所写的一首五言山水诗。这首诗的前十二句描绘了敬亭山的原始风貌,后八句抒发了诗人游山跻境之情。此诗景情分咏,是康乐(谢灵运)笔法。写景部分,移步换形;写情部分,突出主体。
- 作品出处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南朝齐
创作背景
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作者谢脁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由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游敬亭山》这首诗就是作者于宣城太守任上游敬亭山时所作。
相关诗词
-
寄敬亭山清越上人
南朝山半寺,谢朓故乡邻。岭上非无主,秋诗复有人。高禅星月近,野火虎狼驯。旧许陪闲社,终应待此身。
-
题敬亭山庙
森森古木列岩隈,迥压寒原霁色开。云雨只从山上起,风雷多向庙中来。三江入海声长在,双鹤啼天影未回。花落空庭春昼晚,石床松殿满青苔。
-
忆敬亭山作
忽忆敬亭山,翠碧千万寻。白云拂地弄晴影,黄猿啸晚清人心。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晋时谢守曾赛雨,至今石上镌遗吟。五言雅重参二典,琅琅一诵铿璆琳。绿潭无底白玉沈,千载何人知此音。李白...
-
同蒋颖叔殿院游昭亭山广教寺
晴光散馀翳,佳辰值清和。联车不辞远,共登昭亭阿。步夷惬苍石,缘险扪修萝。迥出白云上,俯瞰飞鸟过。凌霄插危观,裂地注明河。微风解兰芷,广陂浴凫鹅。潭潭紫华君,左右森矛戈。雷电在呼吸,玉帛荐牲牺。庙食溢千载,祐民理无讹。崔碑梦恊吉,谢守诗载歌。却憩林下寺,裴颜迹尤多。丹青业已晦,长髯但皤皤。笔画肖家法,燕尾无偏颇。览古发遐想,缘情还独哦。逢时不荣达,憔悴同苫蓑。嗒焉姑自丧,安之如命何。彼美蒋御史,道术追雄轲。眄予委泥涸,有意倾馀波。荐士古来重,披剑今则那。书为昭亭篇,昭亭崖可磨。
-
潜山行
笑别姑熟州,来作潜山游。潜山闻名三十载,写望可以销吾忧。晴云如绵挂寒木,广溪镜静涵明秋。山头石齿夜璨璨,疑是太古之雪吹不收。信哉帝祖驻銮跸,异景怪变谁能求。若非青崖见白鹿,安得此地排珠楼。群仙长哦空洞绝,绿章封...
-
题董邦达山水
万籁任喧寂,白云自往还。幽人趺坐处,疑是敬亭山。石梁亘鉴湖,澄澈深无底。空钩意钓人,不为莼鲈美。翠窦迸灵泉,落厓为瀑布。静室发钟声,望在云深处。
-
敬亭山
宣城城北际,雄峙敬亭山。鸟度空濛外,云飞紫翠间。古祠临洞壑,幽磴入松关。李谢当年趣,悠悠不可攀。
-
敬亭山检受御书
晋宋风流自不凡,天令此地为回环。市藏白水风烟外,路入高林紫翠间。字炳日星摇翰墨,敬存铭刻在心颜。须知太守缘民乐,来岁勤农在此山。
-
答赠戚山人不磷不磷工绘事及诗寓逸季所
飘然孤鹤下玄关,十日高阳共破颜。白苧霜华娄子国,青缯云色敬亭山。囊中毛遂人争识,庑下梁鸿客未还。惭愧五君劳入颂,风尘吾已鬓毛斑。
-
敬亭山怀谢
轻阴阁朝雨,暖吹收春霾。行行出西郊,山气日已佳。飞仙有灵迹,凌云敞高斋。不辞蹑丹梯,宁论湿青鞋。幽花既窈窕,新笑何喈喈。尚恐林谷深,下有虎与豺。风骚千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