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一
〔宋〕
江梅(2)有佳实,托根(3)桃李场(4)。
江梅长有美好的果实,生长在桃李滋生的场地。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1)。
桃李始终不肯说它的好话,江梅只凭着朝露的恩光成长。
孤芳忌皎洁,冰雪(1)空(2)自香。
高洁的江梅孤芳自赏,容易招致妒忌,它默默在冰雪中散发清香。
古来和鼎实(1),此物升庙廊(2)。
古来调制羹要靠梅子,它本应进入高高的朝堂。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可惜岁月空度,为时已晚,在烟雨中梅子已由青变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梅子跟桃李同置盘中,因它来自远方而被人品尝。
终然(1)不可口,掷置官道傍。
但它实在不那么可口,终于被抛掷在官道一旁。
但使本根在,弃捐(1)果何伤。
但是只要它的本根还在,果实被弃又何妨!
小提示:黄庭坚《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组诗五言排律,第一首诗通过咏梅,赞美苏轼独立不移的品格,并惋惜其遭遇,以江梅喻指苏轼,而以桃李场喻指当时的官场。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1078年
创作背景
元丰元年(1078),黄庭坚任北京国子监教授时,写了一封信给正在徐州的苏轼,并附上《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古诗二首,表示自已的倾慕之情,苏轼也和了诗,两位诗人从此相交,终生不渝。苏轼早年政治上偏于保守,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屡遭贬斥,历任杭州、密州、徐州等处的地方官,较关心人民的疾苦,做官时也做了一些好事。苏轼是宋诗革新的主将,他的诗内容比较充实,想象力丰富,豪放自然,艺术形式变化多端,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后人比之为宋代的李白。
相关诗词
-
永叔寄诗八首并祭子渐文一首因采八诗之意警以为答
...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我今与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为。北都健儿昨日至,扣门乃是所遗诗。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咏蟠桃枝。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羡游丝。班班鸠鸣忽怀念,一扫十幅无閒辞。洛川花图多品目,斗新争巧始...
-
古意二首赠刘子·其二
楚妃一失宠,独宿楚江阴。虽念容华落,终怜缱绻心。闻说章台畔,畋游欢自淫。今日宫中事,不言谗妒深。
-
古意二首赠刘子·其一
空为郢中客,不见郢中吟。美人高堂上,自奏山水音。帝子葬何处,潇湘云正深。寂寥谁共赏,江上独伤心。
-
胡学士山居八景之二首竹坞云林·其一
衡门对芳坞,上有脩竹林。旦暮碧云合,晻霭成幽森。云起歘乘运,从龙沛甘霖。终焉君子节,永矢岁寒心。
-
闻世赏太史诵夏提学正夫后园席上二首次韵分柬·其一
回廊欲尽到还通,十笏书斋一径东。坐久幽花犹带雨,酒醒高树忽生风。乡园近接官仍近,馆舍同迁地不同。闻道诗筵多好客,夜来磐际有飞鸿。
-
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二
相逢虽幸慰暌离,忧患仍年触境悲。琴与俱亡念同气,缶犹难击怆齐眉。筋驽肉缓奔名懒,意广才疏见事迟。只待归资堪问舍,一封投劾去追随。
-
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一
剥啄欣闻夜叩关,相迎一笑解愁颜。枉帆虽落十人后,过饭今成五郡间。自役其身惭鞍掌,无求于世羡萧闲。何如赴陇从招隐,却遣幽丛问小山。
-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其一
一榻东轩迥绝缘,寒岩枯木共忘年。虽非悟道庞居士,岂是耽诗贾阆仙。禅定尽教崖石坐,法音都付涧湍传。晴窗终日无他伎,只办饥餐与困眠。
-
杂诗二首寄彭通复·其二
脉脉我所思,彭氏蹑遐踪。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栊。相望四千里,逾年阙相从。五月君寄书,九月达京中。我书欲报君,书到岁已穷。岂不怀缱绻,无由觌君容。参差天际云,缥缈乘朔风。羽翼不吾施,翩彼南飞鸿。君有高世行,我无适时功。天命人得违,出处谅非同。
-
赠子瞻·其一
翰林主人其姓苏,左臂不任十上书。几年乞得江与湖,吴中父老争欢呼。玉堂金户不肯居,肯来南郭寻樵夫。樵夫所识山与水,除此如何论奇伟。八月十五钱塘江,海门山下潮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