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闺夜
〔唐〕
夜半衾裯(2)冷,孤眠懒(3)未能。
已经是半夜了,虽然盖着很厚的被子,觉得还是很寒冷,孤枕难眠。
笼香(1)销尽火,巾泪滴成冰(2)。
薰香炉里的火已经烧尽了,眼泪把系在项颈上的领巾都湿透了。
为惜(1)影(2)相伴,通宵不灭灯。
由于珍惜影子的陪伴,整个通宵都不熄灭灯。
小提示:白居易《寒闺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寒闺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应为作者怀念恋人湘灵之作,从湘灵怀己的角度来写的。前两句设想她因为形单影只,夜半难入眠;中间两句表现了其泪湿巾被,十分凄苦的情境;后两句设想其宁肯通宵燃灯,让身影来陪伴,间接地表现她心情的孤寂冷清和对恋人的期盼。全诗写夸张之笔,写尽女主人公长夜难眠之苦况,更把她满腹幽独哀怨的心情曲曲传出,其闺妇形象深入人心。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白居易祖籍河南,出生不久,家乡就惨遭战火的侵袭,民不聊生,他的祖父祖母也因此相继离世。为了躲避战火,父亲把白居易和母亲送到了相对安宁的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州)。也就是在这里,白居易遇到了湘灵。他们初见的具体年份或已不可考,有说是唐建中三年(782),有说是唐贞元六年(790),总之,他们相恋并在一起了,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贞元七年(791)到贞元十四年(798),除却短暂的离开,符离时期的白居易除了闭门苦读,最幸福的时光很可能都是在湘灵姑娘的温柔陪伴中度过的。直到贞元十四年(798),他离开了符离,去参加科举考试。直到贞元十六年(800),诗人进土及第,这两年间,他写了《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三首思念湘灵的诗。《寒闺夜》此诗即是其中一首。
相关诗词
-
夜坐
白露中夜寒,蟋蟀鸣床下。簌簌葛衣裳,惨淡谢炎夏。闺人戒机杼,田畯课场稼。眷此岁载阴,蹇予日多暇。朱颜黯以苍,短发不盈把。商战讵能肥,蘧年未知化。兀兀迷陈编,何以酬夙夜。
-
钗头凤·秋闺夜雨
寒螀咽。纱窗裂。冷风蕴酿清秋节。黄花嫩。重阳汛。灯昏雨暗,香销人困。阵。阵。阵。伤离别。空凄切。玉颜夜夜啼红血。腰围褪。垂蓬鬓。心头一点,眉尖三寸。恨。恨。恨。
-
琐窗寒·题汤德媛寒闺病趣图
不恨偏愁,非慵似懒,恹恹终日。年华逝水,又是暮冬时节。倚妆台、双颦翠蛾,云鬟强整娇无力。正峭寒一阵,侍儿低语,夜来微雪。帘密休轻揭。怕见了梅花,怜伊瘦骨。葱尖拢袖,闲究还丹真诀。更多情、呵冰草书,几回鹿脯从人乞。待和风、吹暖兰房,共...
-
闺夜
绿篝香袅烛花迟,倦眼朦胧酒醒时。心怯夜寒浑不寐,隔邻吹彻玉参差。
-
秋夜即景
长空飞雁影漫漫,辗转无聊怯夜寒。半壁虫吟斜月冷,一炉香袅篆烟残。多因遣闷常贪醉,每为携琴独倚栏。寂寂深闺知己少,高山流水向谁弹?
-
河满子·寒闺
帘幕低垂静夜,兰膏拨尽深更。灯影模糊梅影瘦,篆香暖拂云屏。已觉愁魂欲断,那堪雨又淋铃。几度思弹绿绮,谁家又理瑶筝。卸罢残妆纤手冷,霜风和月穿棂。无奈夜长人倦,熏笼倚到天明。
-
寒闺诗
乌鹊夜南飞,良人行未归。池水浮明月,寒风送捣衣。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
-
闺怨诗
荡子从游宦,思妾守房栊。尘镜朝朝掩,寒衾夜夜空。若非新有悦,何事久西东。知人相忆否,泪尽梦啼中。
-
夜织萹答邹静长刘半舫两先生
朔风刺寒闺,剪尺声勒勒。盈盈机上女,鸣杼中堂侧。手理冰蚕丝,纤细指痕识。走龙既神工,翻鸿亦仙力。犹嫌粉腻沾,一刻三拂拭。鬻此奉高堂...
-
初寒念边士
昨夜微霜著草斑,胡云吹雁断天山。几人列戍屯沙漠,何处砧声度玉关。落日风萧笳万户,寒闺天尽月初弯。可怜挟纩新恩重,极目长缨奏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