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1),碧水东流至此回(2)。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1)相对出(2),孤帆一片日边来(3)。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小提示:李白《望天门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25年
创作背景
《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相关诗词
-
忆金鹅山沈山人二首·其二
...药欲成,我爱炼骨骨已清。试自比校得仙者,也应合得天上行。天门九重高崔嵬,清空凿出黄金堆。夜叉守门昼不启,夜半醮祭夜半开。夜叉喜欢动关锁,锁声㩧地生风雷。地上禽兽重血食,性命血化飞黄埃。太上道君莲花台,九门隔阔安在哉?呜呼!沈君大药成,兼须巧会鬼物情,...
-
姑孰十咏·天门山
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
-
过天门山怀友
举帆遇风劲,逸势如飞奔。缥缈凌烟波,崩腾走川原。两山夹沧江,豁尔开天门。须臾轻舟远,想象孤屿存。归路日已近,怡然慰心魂。所经多奇趣,待与吾友论。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弥敦。
-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
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隐嶙抱元气,氤氲含青霭。云崖媚远空,石壁寒古塞。汉皇南游日,望秩此昭配。法驾到谷口,礼容振荒外。焚柴百神趋,执玉万方会。天旋物顺动,德布泽滂霈。讲武威已耀,学仙功未艾。黄金竟何成,洪...
-
游天池
三年落星渚,北望天池山。临风几浩叹,欲往无飞翰。今朝复何朝,陟此青云端。高寻已奇绝,俯瞰何其宽。西穷濂溪原,东尽湓城关。渺然沧波外,淮山碧连环。我意殊未极,更思出尘寰。何当驾轻鸿,八表须臾间。视此长江水,滔滔傥西还。
-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十·天门山
巨灵擘苍山,势分金阙对。月引晓岚交,江翻寒影碎。双凫落人间,千帆出天外。我欲往高吟,凌虚踏烟霭。
-
舟经天门山
轻舟幸借东风便,帆挂危樯掣惊电。万群白马度天门,谁道澄江静如练。
-
亲郊恭纪三十首·其十六·驾抵昭亨门下辇
昭亨门即是天门,却辂徐行贬至尊。一步宁惟虔事帝,此心真不愧乘元。
-
溪东岑望天都山
目望浮山丘,梯云上东岑。群峰争入冥,巉巉生太阴。昔贤此升仙,结构穷耸深。未晓日先照,当昼色半沉。风泉雪霜飞,云树琼玉林。大道非闭隔,无路不可寻。窥镜澄夙虑,望坛起敬心。一从呼子安,永绝金玉音。
-
姑熟杂咏·天门山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