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鹤鸣
〔先秦〕
鹤鸣于九皋(1),声闻于野。鱼潜在渊(2),或在于渚(3)。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鹤鸣于九皋(1),声闻于天。鱼在于渚(3),或潜在渊(2)。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4)。
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小提示:诗经《小雅·鹤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小雅·鹤鸣》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历代学者对其主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讽谕周王朝最高统治者应该招用隐居山野的贤才。全诗二章,每章九句,大致上是写诗人在广袤的荒野听到鹤鸣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看到游鱼潜入深渊又跃上滩头,又看到园林檀树近旁的一座山峰,于是他想到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全诗意脉贯串,结构完整,通篇运用比喻,富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对于此诗的背景,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说:“《鹤鸣》,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方玉润认为此诗是“讽宣王求贤山林也”。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相关诗词
-
山花子·寄程昆仑京口
黄鹤山前黄鹤鸣,杜鹃楼外杜鹃声。记得戴颙招隐地,共经行。北固云烟春望远,南徐风雨暮潮生。一片澄江如练影,接芜城。
-
瑞鹤仙·弟李经略生朝
...家同庆,太平佳兆。堪笑。浮云世事,流水生涯,南柯梦觉。风光正好。欲退时,何似闻早。把俗缘抛尽、逍遥林下,青松长伴难老。与鹤鸣、立个家风,作千年调。
-
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其七·开径延驯鹤
开径延驯鹤,爱此癯瘦形。不与凡鸟伍,戛然独长鸣。我性鹤相似,宠辱常不惊。平生寡交游,闭户鲜送迎。松关夜月孤,茅屋秋霜清。从今与鹤游,骑鹤朝玉京。鹤尔幸知此,慎勿轻渝盟。
-
鹤鸣亭独饮
小亭独酌兴悠哉,忽有清愁到酒杯。四面青山围欲合,不知愁自那边来。
-
鹤鸣亭绝句四首·其二
安石榴花翠竹枝,婆娑其下更何为。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
-
鹤鸣亭绝句四首·其一
饱饭闲游绕小溪,却将往事细寻思。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阑干人不知。
-
题鹤鸣亭·其一
种竹栽花猝未休,乐天知命且无忧。百年自运非人力,万事从今与鹤谋。用力何如巧作凑,封侯原自曲如钩。请看鱼鸟飞潜处,更有鸡虫得失不。
-
题鹤鸣山
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
放鹤亭记
...,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
-
初七夜半月色皎然忽闻吴山上鹤鸣
雨止结霜华,片月载寒魄。光芒星自稀,气宇天更碧。何处孤鹤鸣,声落吴山侧。坐久神观清,楼高夜方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