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杕杜
〔先秦〕
有杕(2)之杜(3),其叶湑湑(4)。独行踽踽(5)。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6)。嗟行之人(7),胡不比(8)焉?人无兄弟,胡不佽(9)焉?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生。独自流浪好凄清。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父兄弟亲。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1)。独行睘睘(2)。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3)。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又青。独自流浪多悲辛。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姓兄弟亲。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小提示:诗经《唐风·杕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唐风·杕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二章,每章九句。此诗写一个流落街头的流浪者,境遇窘迫,举目无亲,亦无人问津,显得凄惨无比。全诗二章,每章九句,运用复沓章法,二章内容除用韵换字外基本相同,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向后世真实展示了一幅古代难民的流亡图,艺术视角非常独特。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唐风·杕杜》的创作背景,或是战乱,或是饥荒。旧说如《毛诗序》谓“《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为今人所不取;而朱熹《诗集传》谓此为“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辞”,则差为近之。或是战争使骨肉离散,沦为难民;或是灾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不管哪种情况,这都是一首抒写心灵感受的流浪者之歌。
相关诗词
-
晦日风雨
缊袍畅商音,带素靡忧色。大钧无私贫,是事可容力。唐风陋以卑,结柳事袪辟。退之谓知道,亦复费行墨。当年著原鬼,晚受五穷责。一时纵寓言,千载殆兹惑。因思穷达际,今古鲜卓识。闭关风雪中,一笑堕吾帻。
-
清溪驿阻风适制府戴公书至兼闻西所已报捷云
远道愁风色,停舟问水程。冻云孤岫白,细雨一溪清。杯酒阳关意,椷书杕杜情。西征闻已捷,铙吹动军声。
-
游罗浮阻风宿大唐田家·其二
舍舟投草屋,质朴有唐风。禾黍寒原外,牛羊深巷中。提壶孤市远,更烛几宵同。明逐黄龙去,仙源不可穷。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收京三首·其三
汗马收宫阙,春城铲贼壕。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杂虏横戈数,功臣甲第高。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
-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
北风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执热沈沈在,凌寒往往...
-
秋风二首·其二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日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
杜鹃行
...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声音咽咽如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口乾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敩学传遗风。乃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嫱左右如花红。
-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吹花困癫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湿久飞迟半日高,萦沙惹草细于毛。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