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1),七里之郭(2),环(3)而攻之而不胜。夫环(3)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4)非不深也,兵革(5)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6),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啊,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得道(4)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5),亲戚(6)畔(7)之;多助之至(5),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6)之所畔(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8)。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小提示: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孟子的散文作品。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较,层层递进地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全文不仅气势充沛,而且章法严密,逻辑性很强,确实是一篇传诵千古的政治短论。
- 作品出处孟子
- 文学体裁文言文
-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创作背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相关诗词
-
恭谒泰陵礼毕奉皇太后便道诣五台瞻礼曼殊易州道中得诗二十八韵
翠幰别丹陵,行旌指绿塍。载观方稔岁,常奉大安乘。台麓香严域,神尧法驾升。祝釐诚有藉,绍德理原应。稍度西成序,犹然爽气澄。陟山还破雾,问渡不愁冰。红树村宛尔,清风店绝胜。古来燕赵地,故事短长徵。樊馆馀荒址,荆山倚碧嶒。嬴秦徒割据,豪侠此陵凭。台有黄金号,屏犹积翠称。招延殊可尚,长乐最堪憎。历历兴亡事,行行感慨增。六龙驱沛艾,八辇轥輷輘。健士盘神马,材官按俊应。伞张红日障,旗曳紫云腾。郭外闻舂碓,溪边看结罾。筑场全少隙,比栉不论层。要识舒长乐,多缘黍稌登。降康天有自,致瑞我何能。时豫因修武,怀深敢忘兢。土臣朝肆...
-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閒无事追省平生因成感事述怀诗五言一百韵示儿孙辈使知遭遇终始之意以代家训故言多不文
...年倘因循,晚岁必悔恨。更思祖先勋,相传清白训。世胄闽与吴,宗姻期及絻。衣冠布中外,椽土无尺寸。逮吾老乡闾,始得营畦畛。蜗庐庇风雨,稷田助饔馂。幸与仁智邻,仍远市城慁。沈侯东阳居,陆叟颐山遁。出处虽殊途,丰约已过分。考室俟构堂,肥家在忍顺。常使棣...
-
赠白龙洞刘道人歌
...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得遇之,宜便炼,都缘光景急如箭。要取鱼时须结罾,莫待临渊空叹羡。闻君知药已多年,何不收心炼汞铅。休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莫怨天。近来世上人多诈,尽著布衣称道者。问他金木是何般,噤口无言如害哑。却去伏气与休粮,别有门庭道路长。君不见破...
-
湖上
...罕所虑。匈中有奇怀,常得山中助。时乘酒半醺,或值睡初卧。独往恣幽寻,欣若有所遇。有时深林行,穿径忽失路。有时湖上还,看云忘所务。凝目孤鸢归,倾耳细泉注。所造趣未极,边陆任昏暮。非关耽清娱,曾是秉远慕。閒心始造理,忙意多失步。嗟尔行道人,迫迫焉所赴。
-
松江道中纪事
...使,遗弃空牌签。因之发长喟,俛然理有占。此固鞭挞齐,乃费口语谵。但我既嗜逸,早识藜藿甜。所获良已多,贵势宁得兼。此心甘无尤,终不撼冷炎。田沟水呜咽,助我鸣渐渐。朱泾暮雪下,凄风刮刚镰。啁啾集饥乌,萧瑟敲枯蒹。冬温乃愆候,霰雹真良砭。晨兴肆远望,缟...
-
和吴显道
...劲,夜语霜威虐。屈指两炎凉,流年信回薄。九重跻帝德,四海绝民瘼。南征奠蛮侮,西戍弭戎掠。吾道斯为亨,君才顾何怍。行当坐天禄,看书资笔削。不然冥成均,阐教助飞跃。冠绶追英游,林泉谢远诺。胡为怀故乡,逝将依负郭。古都富城市,比屋丽金雘。甲第临江壖,...
-
南游赤子永丰贼自称也围城四日投书聂太保诉言财尽民贫救死不赡不得已而至此且乞济施辞颇恭逊余读感焉作长谣怜之亦因以风世云
圣世治无为,鱼鳖亦咸若。矧此山谷氓,蚩蚩任耕凿。秋成足官税,年深辞县郭。比邻垄上连,泉瀑门前落。东篱夜醉归,西舍日出作。鸡豚随主来,葛苧随时著。白头犹赤子,不解争强弱。末代递变迁,浇风散淳朴。公家竞侈靡,大姓工椎剥。徵求无定期,贷息多踰约。鬻子缓鞭笞,质屋易钱镈。迫胁不自聊,激发恣为虐。斩?悬巾帜,奋锄出涧壑。至性一以戕,沈迷竟难药。流毒被遐迩,积威震寥廓。军实损苞苴,武弁疏韬略。气夺敢追奔,声扬助挥霍。郡邑既不支,墟里将焉托。昔日钟鼎家,煨烬成寂寞。昔日绮罗筵,淋漓沾部落。相戒避穷檐,且念妨私穫。哀多如恶...
-
观明太祖马后遗像
...扬扬。青笠短衣不敢拜,但见英风飒飒须眉飏。赫若雷霆怒不息,非此不足平八荒。布衣崛起一天下,西汉以本谁颉颃。铁马丛中得圣女,始终内助缘糟糠。仙容广润逊而顺,修眉直立柔能刚。化家为国接正统,后有炎宋前汉唐。赤帝子凭三尺剑,司晨有牝秽德彰。太原起事乱...
-
水龙吟·酬陈器伯自运城寄诗多纪游之作
北来南去无踪,骤惊书札翩然至。晋祠幽渺,秦关雄峻,都收眼底。赋美兴公,诗称谢客,豪端堪拟。又何须借得,山川为助,元自有,风云气。彭泽先生老矣。叹同游、如今无几。淞波照影,冶城闭户,共伤憔悴。青鬓输君,春风绛帐,弦歌声起。道生行万里,死埋万卷,是平生志。
-
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因赋诗奉赠义乌乃㒒乡邑故为语不觉其过多然眷眷之情溢于辞矣
...其职在勾稽。道明虽怏簿,毋乃秩犹庳。吾闻君子心,爱民仁所推。苟不务泽物,卿相亦奚为。乌伤古汉县,土壤非膏腴。我实此邑民,习俗固昔知。君今莅其邑,为尔略陈之。昔当暴秦世,孝子曰颜宜。亲丧负土葬,哀感群乌飞。衔土来致助,吻伤血流滋。邑由是得名,遗冢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