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万之京
〔唐〕
朝闻游子(1)唱离歌(2),昨夜微霜初渡河(3)。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1)过。
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身在旅途的异乡客。
关城(1)树色(2)催寒近(3),御苑(4)砧声(5)向晚多(6)。
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天气愈来愈冷,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1)。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小提示:李颀《送魏万之京》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送魏万之京》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相关诗词
-
送杨大之京
...迤列岛烟外开,缥缈残霞鸟边落。黛螺峰嶂满眼青,甲鳞洲渚如掌平。江虹饮海水浩浩,怒蛟挟雨秋冥冥。神明太守昔鞭石,百堵石梁千万尺。月浸骊潭一鉴秋,云迎雁塔千灯夕。亭亭白蔗滋神浆,漠漠黄云九穗长。山中豹隐食藜藿,海上鸿飞足稻梁。芙蓉丹桂远相映,儿童...
-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六
渺渺万里涛,风疾乱帆驶。惆怅对金焦,愁心满江水。
-
送刘觉之归蜀
...关九虎叫不应。朝来忽见毛生刺,看来看去惊且喜。风花聚散三十年,何许飞堕老眼前。相逢几日又相别,珍重两字不忍说。我有故山江之西,祗遣思归不遣归。赠行聊借退之诗,石头城下一杯酒,便是此生长别离。
-
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
...抱经出成均。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缅然记宿昔,夜款水际门。微月耿秋寂,幽蛩慨凉新。论诗煮豆粥,粥熟天已晨。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若非千载仰,却要今世珍。圣门旧传业,不在先生身。雪前何有松,燬中谅非珉。论思尺有咫,决去曾逡巡。谁言我无耳,老...
-
送程子长兼呈魏瓠园先生
一病月馀久,坐失春风期。青青梧桐叶,阴阴桃李枝。感此方叹息,出门遘相知。短箑扫古木,兼之题新诗。古木苏家风,新诗漾轻漪。芒鞋遍山山,此去将安之。路若经海宁,为谒瓠园师。请诵隰桑篇,道我遥相思。
-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余同赋·其四
公卿奏疏谩琅琅,谁刃楼兰槛鬼章。巢燕豫忧江上北,幕乌未到岘之阳。
-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余同赋·其一
室中万象镇宽闲,舒卷风烟入凤山。俯听候虫坏户去,仰看倦雁绝云还。
-
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余同赋·其六
曩与刘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京师尊贵在朝者,为问谁能逾阿章。
-
送唐述之赴廷对
快着青冥软玉鞭,稳骑騄耳踏云烟。便持全蜀无双誉,去听宾胪第一传。众所望君皆尔耳,人之好我岂云然。古来名下无虚士,试玩盈科放海篇。
-
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
...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冈头梨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著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