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
〔唐〕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1)。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1)逢摇落(2),秋声不可闻。
心绪伤感、惆怅,又恰逢落叶飘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小提示:苏颋《汾上惊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虽仅二十字,但字字勾连古今,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723年
创作背景
《汾上惊秋》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23年(唐开元十一年)或公元724年(十二年)的秋天。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相关诗词
-
依韵和杨敏叔吴门秋晚见寄
方在洞庭上,秋怀那得禁。
-
秋宿鹤林寺
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又须从此别,江上正秋鸿。
-
长相思·秋
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国盟,故国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
-
湘汉秋晴图
读书不愿贤良举,朝醉霸陵暮湘渚。两鬓从添镜里霜,十年听遍江南雨。呼鹰台上爱秋清,鹦鹉洲前看晚晴。红叶蝉声湘寺远,碧潭鸿影汉川明。湘波汉水愁无尽,画里江山聊一哂。举世唯称王仲宣,当时亦有周公瑾。
-
舟次上海县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孟阳曰:“可谓气骨高妙。”
-
江上早秋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
池上早秋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乾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
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
维扬客舍送云客兄北上予时亦有南越之行
...。日下翱翔多故人,纷纷先据要路津。致身迟速各有会,莫以外吏伤沈沦。酌君卮酒君努力,前路悠悠漫成忆。庚胜山头少应飞,燕昭台上空秋色。骊驹催发不可留,后会须经春复秋。兄弟相思五千里,江湖此去一孤舟。
-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