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宋〕
平山(4)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5),手种堂前垂柳(6),别来(7)几度春风。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一片烟雨茫茫。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后又过了几个春光。
文章太守(1),挥毫万字(2),一饮千钟(3)。行乐直须(4)年少,尊(5)前看取衰翁(6)。
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一饮千杯很豪爽。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已白发苍苍。
小提示: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刘敞到扬州任职时所作。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起词人几年前在扬州所建的平山堂并抒发人生的感慨。全词通篇文字鲜明生动,情感豁达温愉,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其格调疏宕豪迈,在欧词中极为少见,对后来苏轼的豪放词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 作品别称朝中措·平山堂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朝中措
- 创作年代1056年闰3月9日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任扬州(今江苏扬州)知州,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侧蜀岗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据说壮丽为淮南第一。堂建在高岗上,背堂远眺,可以看见江南数百里的土地,真州(今江苏仪征)、润州(今江苏镇江)和金陵(今江苏南京)隐隐在目。由于堂的地势高,坐在堂中,南望江南远山,正与堂的栏杆相平,故名“平山堂”。每当盛夏,欧阳修常和客人一起清晨就到堂中游玩,饮酒赏景作诗。至和元年(10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任知制诰,嘉祐元年(1056)因避亲被任命为扬州太守,欧阳修给他饯行,在告别的宴会上,写了这首《朝中措》相送。
相关诗词
-
朝中措·老香堂和刘自昭韵
衰翁老大脚犹轻,行到净凉亭。近日方忧多雨,连朝且喜长晴。谩寻欢笑,翠涛杯满,《金缕》歌清。况有兰朋竹友,柳词贺句争鸣。
-
朝中措·片花飞后水东流
片花飞后水东流,无计挽春留。香小谁栽杜若,梦回依旧扬州。破瓜年在,娇花艳冶,舞柳纤柔。莫道刘郎霜鬓,才情未放春休。
-
朝中措·咏三十九数
真游六六洞中仙,骑鹤下三天。休道日斜岁暮,行年方是韶华。相逢一笑,此心不动,须待明年。要得安排稳当,除非四十相连。
-
朝中措·灯花挑尽夜将阑
灯花挑尽夜将阑,斜掩小屏山。一点凉蟾窥幔,钏敲玉臂生寒。起来无绪,炉薰烬冷,桐叶声乾。都把沉思幽恨,明朝分付眉端。
-
朝中措·章台杨柳月依依
章台杨柳月依依,飞絮送春归。院宇日长人静,园林绿暗红稀。庭前花谢了,行云散后,物是人非。唯有一襟清泪,凭阑洒遍残枝。
-
朝中措·次聪父韵
花阴如坐木兰船,风露正娟娟。翠盖匝庭芳影,青蛟平地飞涎。春撩狂兴,香迷痛饮,中圣中贤。携取一枝同梦,从他五夜如年。
-
朝中措·夜深残月过山房
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朝来客话:“山林钟鼎,那处难忘。”“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
-
朝中措·绿萍池沼絮飞忙
绿萍池沼絮飞忙,花入蜜脾香。长怪春归何处,谁知个里迷藏。残云剩雨,些儿意思,直恁思量。不是流莺惊觉,梦中啼损红妆。
-
朝中措·前题
谁云万事转头空,春寓不言中。底问垂杨在否,年年一度东风。凭高概古,英雄亦泪,我辈情钟。事业正须老手,清吟留与山翁。
-
朝中措·艮翁生日
仙风道骨北山翁。万卷著胸中。涣若宦情冰释,作□醉面桃红。千林冻槁,一枝雪艳,消息先通。颜色□青精饭,姓名在碧纱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