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潜
〔先秦〕
猗与(1)漆沮(2),潜(3)有多鱼。
美好漆水和沮水,多种鱼类在栖息。
有鳣(1)有鲔(2),鲦(3)鲿(4)鰋(5)鲤。
有那鳣鱼和鲔鱼,还有鲦鲿和鰋鲤。
以享(1)以祀,以介(2)景(3)福。
用来祭祀献祖先,求得福祉永绵延。
小提示:诗经《周颂·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周颂·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记述周天子以各种嘉鱼献祭于宗庙盛况的简短乐歌。诗写在那漆水、沮水的深处,藏有各种各样肥美的鱼,把它们打上来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全诗一章,一共六句,篇幅虽短,但写得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趣味盎然。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西周
创作背景
《周颂·潜》是记述春祭供鱼盛况的乐歌。《毛诗序》云:“《潜》,季冬荐鱼,春献鲔也。”按此说法,这首诗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称鱼;春唯献鲔而已,故特言鲔。”
漆、沮二水是周王朝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印记。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矣。周道之兴自此始。”周颂中的作品很少提及具体地名,而提及具体地名即与祭祀对象有关,如《周颂·天作》言“天作高山”,高山即岐山,是大王(即古公亶父)率民迁居之所,《诗集传》认为“此祭大王之诗”(大王亦曾渡漆、沮,但在公刘之后,所以以岐山为标志)。与《周颂·潜》不同的是,《周颂·天作》点明了“大王荒之”。《周颂·潜》诗中没有写出公刘,但公刘是周道由之而兴的关键人物,他在漆沮的经历当是周人熟知的典故,《周颂·潜》的祭祀对象必然是公刘,无须点出而自明。由此亦可知,周人赞美漆沮,不仅是基于二水的美丽富饶,更是带着强烈自豪的主观色彩。
相关诗词
-
周伯武溪西隐居
安阳郡人周处士,疏篱矮屋住山阴。雨添江树十分绿,水涨沙溪一尺深。花漾银瓶春酌酒,香烧宝鸭夜弹琴。幽居料得清如许,愧我江湖万里心。
-
明堂赋
...,同和乎大钧。下舞上歌,蹈德咏仁。非常之祭,骏及者万国;莫大之孝,蚁怀者兆民。于是神醉其德,人乐而极。太史书于策,大夫颂于国。颂曰:明堂崇之,明王祀之。礼以成之,乐以歌之。光天之下,教以化之,若夫元朔会同,群后对越。穆穆乎舜门之辟,晰晰乎宣燎之...
-
乾道圣德颂
...地义,宗尧越舜。风俗惇厚,日星清润。冰天桂海,咸祗成训。皇矣艺祖,肇开宗祊。用集大命,再造群生。卜世卜年,周室与京。德懋圣孙,区宇载宁。龙潜出震,握符御极。恭俭慈仁,已隆燕翼。励精治具,群工惟辟。斯皇圣德,以受方国。躬秉要道,化成斯民。问寝侍膳...
-
平寇上史君王潜斋
...来聚,亘野弥山。淮旅整暇,徐诱之前。弓不虚彀,矢不妄激。发数步内,应弦而踣。或戈其喉,或殳其胫。若乌获力,笞乳臭婴。党类周章,途殚命窄。鱼惊鸟散,影不返迹。淮旅拗怒,虿芥髬髵。搜林刮莽,远讨穷追。淮旅拗怒,火烈具举。沸泽焦崖,窟穴无所。自相蹈...
-
读宋太史潜溪集
...未觉。帝命图书出河洛,奇耦生画参伍错。焕乎斯文此其璞,二三启运乘飞跃。《典》、《谟》、《训》、《诰》、《雅》、《颂》作,《黍离》以降周室削。天将尼父为木铎,乃芟《诗》、《书》定礼乐。乃作《春秋》明善恶,谷罗万象归一勺。放弥六合卷诸橐,七十二子相...
-
送周鼎石先生入贺便道寿其二亲及其家大母八十韵
...。公子频移席,室人屡唱酬。金罍倾琥珀,宝杓注璃琉。愿引羲和辔,欣添海屋筹。兰灯交错绮,犀比□呼牟。庆藉君王宠,恩私日月休。潜鱼波泼泼,庭鹿晚呦呦。黄石色犹少,常枞舌正柔。嗽流怡玉液,晞发晒昆丘。天地存双鬓,精神注两眸。意迢云外鹄,情狎海中鸥。手...
-
明堂庆成颂
...具奏,佾舞工歌。八音克谐,两间浃和。秋空无滓,万里一碧。璧月珠星,瑞光浮溢。曶焉低垂,非云非烟。若降若接,郁郁纷纷。肸蚃潜通,受胙饮福。移班紫宸,嵩呼三祝。祭泽下流,肆眚端门。雷雨既作,草木皆春。人曰吾君,兼旬蔬食。孰知陟降,常在帝侧。人曰吾...
-
水调歌头·建党三十九周年颂
覆载象天地,日月并光芒。春风吹煦万物生意各轩昂。既有及时雨露,又有惊雷破敌,魑魅影潜藏。举世共翘首,卓立此新邦。尧谓舜,天之合,出蒙庄。我道天人合德,尧舜岂能当。彻底翻新社会,再造山河大地,功在党中央。六...
-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五十四·□丘望之
安丘丈人,中林自命。龙位来师,豹潜逾劲。岐业周流,老编删定。振教玄玄,道家衡镜。
-
读张文潜黄鲁直中兴颂有作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釐。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鉴观陈迹动叹息,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