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宋〕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1)楚江(2)南岸。孤城暮角(3),引(4)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5)惊散。烟敛(6)寒林簇(7),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8)。
一叶小舟上轻帆舒卷,暂时停泊在楚江南岸。孤城中响起阵阵角声,又引出一曲胡笳呜咽哀怨。江水白茫茫,沙滩上栖息的大雁,顷刻间全部被惊散。暮霭如烟般笼罩在林间,一丛丛秋林像画屏一般在眼前铺展。看天边遥遥群山是那么细小,如同美人的弯弯黛眉一样浅淡。
旧赏(1)轻抛,到此成游宦(2)。觉客程劳(3),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4),旅魂乱(5)。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6)远。
轻易地离开了心上人,到这里成了游宦。深深感到旅途劳顿,一年又到岁晚。不忍看异乡风物,一片萧索,进入眼中又添愁烦。京城是这般遥远,秦楼楚馆也被阻难去,让我心烦意乱。芳草萋萋伸向空阔的天边,夕阳洒满河山,佳人杳无音信,像被风吹走的浮云一样远去不返。
小提示: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是宋代词人柳永晚年游宦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上阕写江上景色。由孤舟停泊“楚江”“孤城”的所见所闻,突出地处偏僻的边远山区。写寒江山林暮色,映衬抒情主体“怨”“惊”“寒”的情绪体验。下阕抒情,写对往昔的回忆。“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为点睛之笔。以下围绕“游宦”抒发愁苦以至“魂乱”的凄迷哀怨。“芳草”“残阳”是青春与衰亡的对比。最后情景合一,“断云远”是对美好时光已逝不可复得的慨叹。全词语言直白浅显,清醇优雅,把深厚的感情寄于大量的意象之中,真挚感人,充分抒发了对羁宦生涯的厌恶和对往昔快乐生活的向往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情调凄清,气韵沉郁,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迷神引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柳永屡次下第,经过艰难曲折,终于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考中进士,随即踏入仕途。这时词人约近五十岁了。他入仕之后长期担任地方州郡的掾吏、判官等职,久困选调,辗转宦游各地,很不得志。这首《迷神引》就是他入仕之后所写的羁旅行役之词。
相关诗词
-
并附家居泛白龙潭诗三首·其一
湖上凉风两袖生,满天星斗浸空明。一叶扁舟随所适,只疑今夜上天行。
-
题徐后湖扣舷歌卷末
吾欲钓鱼东海去,一叶扁舟未能具。君呼小舫山水间,扣舷作歌秋水寒。吾诗百篇不直一杯水,君歌一阕游鱼亦倾耳。得君此编拱璧加明冰,玉笥陵云无此清。安能移我龙湖白竺之茅屋,来并清江后湖曲。我鸣榔,君扣舷。醉歌长篇复短篇,却使后人呼作徐李同舟仙。
-
临江仙·一叶扁舟两渔父
一叶扁舟两渔父,波平山远烟昏。同舟不约必相亲。撑篙立船尾,撒网立船唇。数遍十三陵里帝,因称宣德为君。大珰专政履霜辰。亲钤广运宝,御笔赐黄门。
-
大横舟中
一叶扁舟自在行,闽山闽水照人清。閒园见竹谁为主,野路看花不记名。风雨惯回乡国梦,壶觞难尽故交情。衰残缪总旬宣寄,北望金门感愧并。
-
一萼红·送周仪部奉使淮扬
...时,看使星移处,宫树晓莺流。杏酪清明,兰尊上巳,风物旧数扬州。羡旌旆、锦坊南去,芳草外、偏映竹西楼。千里笙歌,三分烟月,一叶扁舟。况有论诗宾从,解挥毫落纸,啸傲沧洲。红药无双,清泉第五,为君题遍春游。凭仗桃花流水,寄与乡愁。
-
减兰·题三潭泛舟照片
正襟危坐。一叶扁舟人七个。何处停篙。卐字亭间九曲桥。相携吟侣。印到三潭情几许。打桨烟波。湖水湖风莫管他。
-
高阳台·季春赴杭埽墓舟次咏别
桃院愁多,莲街梦短,朦胧又到天明。乍启愁眸,炉香犹带余馨。满窗红日啼檐鹊,听声声、只报春晴。感飘零。一叶扁舟,万念皆冰。离怀欲说偏难尽,但黯然无语,脉脉含情。甫发行装,愁添眉角云生。沿堤柳色随风舞,最怪他、惯送征程。暮天青。何处...
-
题雷贞一年兄便面渔翁画图
去兮不能留,未□恶乎强。一叶扁舟天地厂。春风煽,波涛广,□纶运之掌。
-
舟过露筋祠·其二
一叶扁舟趁好风,水天空阔乍飞鸿。篷窗閒坐恰无事,细数秋花两岸红。
-
南乡子·醉拥紫霓裳
醉拥紫霓裳。烛影摇红斗夜妆。还问谁家倾国艳,秋娘。吹面西风晚节香。万里喜眉扬。一叶扁舟浪破长。尽愿先成诗梦谶,如偿。百琲明珠好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