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洛阳故城
〔唐〕
禾黍离离(1)半野蒿(2),昔人城此岂知劳(3)?
禾黍成行地上半是野蒿,古人修此城哪顾上辛劳。
水声东去市朝(1)变,山势(2)北来宫殿高。
洛水东去街市随之改变,邙山北来残存宫殿高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1),雁迷寒雨下空壕(2)。
暮云中寒鸦鼓噪落墙上,寒雨下大雁迷途躲空壕。
可怜缑岭(1)登仙子(2),犹自吹笙(3)醉碧桃(4)。
可惜缑岭成仙的太子晋,还在吹笙醉心于碧仙桃。
小提示:许浑《登洛阳故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洛阳故城》是唐代诗人许浑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写登上洛阳城的所见所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表现,点出诗题的“故”字;颔联通过写洛阳城古今的变化和人世的变迁,揭示富贵不能长久、权势不能永存的历史规律;颈联中诗人的视线又转回眼前,描写暮色笼罩下的洛阳城;尾联诗人用神话传说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无奈,并进行追古伤今的理性思考。全诗写得含蓄而深沉,运思开阔,语言富有表现力,但情调感伤,意境苍凉,文辞精致而骨力卑弱。
- 作品别称故洛城
- 作品出处丁卯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0年
创作背景
许浑少年时学习刻苦,劳累过度,身体清瘦虚弱,常常卧床不起。但他却喜爱旅游,陶醉于祖国的大好山河之中,登高怀古。当时的洛阳又是许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因此许浑也来到了这里。他来到洛阳后,便急不可耐地登临洛阳城。诗人登高远眺,思绪万千,提笔写来了《登洛阳故城》一诗。
相关诗词
-
九日寄何舍人仲默
九日无朋花自开,登楼独酌当登台。孤城落木天边下,万里浮云江上来。但遣清尊常不负,从教白发暗相催。梁南楚北无消息,塞雁风高首重回。
-
洛阳陌
严飙卷枯藿,霜隼厉狄翮。翩翩骝马子,意气一何赫。朝驰上东门,暮遍洛阳陌。臂弯两角弓,宝刀雪花白。借问此谁子,无乃汉相如。昔挈一束书,今乘驷马车。虎士为执鞭,县令皆前驱。倾城莫不叹,观者填路...
-
洛阳道
桃花马,金络头,白面郎,紫貂裘。三月洛阳道,垂柳荫清沟。沟水东流不记春,花开花落几回新。东风日暮杨花起,愁杀高楼独倚人。
-
洛阳牡丹图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
-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
玉楼春·常忆洛阳风景媚
常忆洛阳风景媚,烟暖风和添酒味。莺啼宴席似留人,花出墙头如有意。别来已隔千山翠,望断危楼斜日坠。关心只为牡丹红,一片春愁来梦里。
-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洛人皆种花,花发有时阑。君家独种玉,种玉产琅玕。子弟守家法,名声耸朝端。岁时归拜庆,闾里亦相欢。西台有道气,自少服灵丸。春酒养眉寿,童颜如渥丹。清谈不倦客,妙思喜挥翰。壮也已吏隐,兴馀方挂冠。临风想高谊,怀禄愧盘桓。
-
别刘五高秀才游洛阳
春风袅袅桃花开,客馆飞飞燕子来。游子一朝辞此去,故人千里梦频回。上党小姬白苎舞,襄阳美酒黄金罍。与君共把拔□倒,风流不数洛阳才。
-
赋得城阙参差晓树中得门字五言八韵
...杨柳藏官阁,芙蓉丽掖垣。千莺朱户曙,万雉綵云屯。天半明霞倚,林梢落月浑。觚棱撑汉殿,彩翠荡梁园。寺据东京胜,楼凭北斗尊。洛阳誇辇邑,花木蔼春暄。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