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
〔宋〕
欲知垂尽(1)岁,有似赴壑(2)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
修鳞(1)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
儿童强(1)不睡,相守夜欢哗(2)。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1)。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坐久灯烬(1)落,起看北斗斜(2)。
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1)。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小提示:苏轼《守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守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把就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可当的长蛇,并说守岁正如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纯属徒劳无功。诗中又细致地描述了人们守岁的情景与心情。“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二句,用虚笔表现了诗人怀亲思弟、想要及早建立功业等心愿和对青春年华的爱惜。全诗以篇首六句的妙喻醒人耳目,后半篇则意思平常。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62年
创作背景
《守岁》此诗作于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其时诗人在凤翔签判任上,同时还写了《馈岁》《别岁》,三首诗寄与苏辙。1061年,苏轼应制科入三等,以“将仕郎大理寺评事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十一月至凤翔(治所在今陕西凤翔)。知府宋选对苏轼十分关心爱护。苏轼公事之暇,纵观附近的名胜古迹,留下了有名的《凤翔八观》诗。这年苏辙授商州(治所在今河南商县)军事推官。官府通告未下,苏辙要求留在京师侍奉父亲,第二年获准。苏轼一人在凤翔,遇到年终,想回汴京和父亲、弟弟团聚而不可得,回想故乡岁暮的淳朴风俗,就写了这三首诗寄给弟弟苏辙(字子由),以抒发思念之情。
相关诗词
-
郡斋守岁
守岁寒斋里,开盘试奠辛。杯行犹是腊,酒醒即逢春。天地长为客,风尘叹此身。岁时追往事,独有老随人。
-
和周文学守岁二首·其一
羁旅壶觞亦岁华,不知何处是天涯。宜春綵帖新传胜,守岁椒盘更颂花。剪烛似添更漏永,题诗偏动客怀赊。知君恋阙情无限,每忆鸣珂谒帝家。
-
六十七守岁
少时守岁喜蹁跹,老境衰颓只益眠。明日未应添白发,怕人问处是增年。
-
守岁
扫退阴凝万瓦霜,儒家守岁似如常。沈香已带寅前气,腊酒初闻子后香。冻雪惊春先瀑竹,祥云夹日上扶桑。熙熙民物皆生意,天建皇畴福万方。
-
戊戌除夕守岁和王孙作
仙茆笔秃砚成冰,守岁无聊寝复兴。柏叶酒香瓶已罄,小窗留得隔年灯。
-
除夕诸客见过守岁
杯酒临除夜,能禁晚暮嗟。愿逢新节序,莫改旧容华。岁往偏宜守,春来不待赊。年年帝城里,文字老生涯。
-
狱中同几儿守岁
苦历三冬尽,更残欲报春。颁正无旧历,守岁有孤臣。炉续馀香火,灯留半壁人。呼儿还问礼,流泪谢君亲。
-
守岁行
一年辛苦岁终成,夜杵相闻晓甑香。缸面浮蛆初滃滃,小槽压作春檐鸣。东邻麦磨连日响,饼料已具蒌牙长。磨刀霍霍割红鲜,银鬣翻光趁湖上。岁阑无事且招邀,邻曲披榛共来往。为言今岁胜去年,来岁应须更胜前。去年除夜各走险,荒村千里无人烟。今年山舍一炉火,妻子甥孙相对坐。巷翁里媪在眼前,共酌瓦盆行果蓏。只怜旧岁去无还,惜此须臾未去间。多情一宿尚难别,况是相同一岁阑。固知无计得留驻,只怕眠中不知去。添灯续火甚慇勤,起写桃符觅诗句。
-
次梅庄守岁韵
吟边阘茸过年馀,万斛尘襟未扫除。守岁有人献椒颂,辟邪无术诿桃符。屠苏不饮防心醉,春帖慵裁欠句书。说与江湖诸老大,浮生消得几桑榆。
-
寄和西涯守岁韵
换却桃符净扫尘,衰颜喜色动先春。守除夜觉寒更永,履泰朝迎淑气新。岁月骎骎将奈老,乾坤纳纳苟容身。有怀朋旧从头数,湖海晨星得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