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夜
〔宋〕
寂历(1)帘栊(2)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3)。
从睡梦中醒来,微启惺松的双眼,只见窗栊在朦胧的月色下,富有韵律,耳边隐隐也听到城墙角楼上传来的风铃叮当声。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忽然想起睡前曾有急风骤雨,虽然眼前这淡月笼云的景象还是一样,但那急风骤雨现在已不知飘向何处了。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只留下早就开始零落的秋叶,发出在亲吻大地时的秋的琴韵,眼前也似乎浮现出草坡上的萤火虫在凉意渐浓的夜空中划出流动的光的迹。
明朝准拟南轩(1)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明天早上准备从南边窗户远望,那庐山巍峨的雄姿,一定被夜雨洗涤得一片青翠,更具一番秋日清爽的诱人魅力。
小提示:孔平仲《霁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霁夜》是由宋代诗人孔平仲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表现出爽快的精神境界。首联倒叙,先写醒后所见,再写由戍墙响铃而梦觉;颔联回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早在梦醒前便已是“淡月笼云”了;颈联写眼前风吹叶落,萤火横飞;尾联推想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明日必然是苍翠欲滴。全诗用对比映衬的艺术手法,秋月、秋雨、秋风、秋声交相辉映,视觉、听觉、回想、推想互为补充,达到了出色的艺术效果。
- 作品出处清江三孔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霁夜》此诗作于元佑三年(1088年)。据钱钟书先生考证,孔氏在江州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有房宅,平仲之父即葬于此。当时,孔平仲之兄文仲去世归葬,朝廷诏令孔平仲为江东转运判官护理葬奉,此诗当即归葬文仲时在九江故宅作。
相关诗词
-
夜归
不觉归来夜,夜深寒气增。风飘前屋瓦,鼠齧后山藤。欲落上弦月,犹存亡妇灯。垂帘就襟枕,竟夕寐无能。
-
二月十五日草堂张灯宴集分题赋清夜游曲
...嘘云结绣帏。珠宫十六天魔女,手撚天花散香雨。玉钩笑里暗藏春,翠黛愁边偷换羽。何人截竹吹凉州,玉兔飞入银河流。安得笺天乞长夜,夜夜花间作胜游。
-
乱中百事俱废寒夜不寐拉杂书之
...说兴,城市相逢尽夷狄。国家何曾亏负汝,口众我寡不分析。终日昏昏但如醉,野田芳草独寻觅。夜中无寐更奈何,油灯不明更漏寂。雨声催寒入衾底,有时误听背毛淅。世情如夜愁夜长,况当阴雨嗟沉溺。绸缪不早室将毁,鸱鸮化作苍鹰击。早闻将军天上来,谁是刘琨谁祖逖。...
-
与梁同庵王说作夜坐风幡堂
中夏坐宜夜,夜深鸟不啼。相看今古尽,无语是非齐。殿迥薰风细,楼高云气低。等閒过一夕,险韵漫分题。
-
倦夜
倦夜苦夜短,追凉卧前楹。清飙飒然至,滓秽开天经。月在房心间,木末相将明。频年困粳稌,何足糁藜羹。一饱吾可必,呼儿斟醁醽。酣歌几达曙,露下湿流萤。
-
夜酌听顾挹江弹琴
...。含宫调商泛清徵,五音联翩在其指。情移境易不自知,峨峨洋洋良有以。恍疑坐我徂徕阴,飕飕如闻万壑吟。九皋月明风露冷,戛然午夜扬清音。潇湘瀰漫接天流,浮云今古同悠悠。使我兴落烟波里,便欲拂袂乘扁舟。大音寥寥世传寡,繁声绮调何为者。子从何人相契授,...
-
乌夜啼·夜阑玉篆香消
夜阑玉篆香消。漏声遥。独自钩帘新月、上花梢。乡梦断。春灯暗。正无聊。闲叠红笺小字、赋樱桃。
-
病中夜吟
庚申一之日,卧疴城南舍。霜雪正萧辰,凄迷夜复夜。稚子愁不言,老妻但唶唶。人生各有涯,时至难更惜。矧予拓落人,学道鲜蕴藉。生不应少微,死岂缘木稼。既异处士怀,亦匪达官怕...
-
寒食夜
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独立暗花前。忽因时节惊年几,四十如今欠一年。
-
太学夜宿
蜡炬烧残夜二更,高斋萧爽客怀清。山林只在虚檐外,错把风声作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