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咏梅月
〔宋〕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1)。小窗如昼(2),情共(3)香俱(4)透(5)。
整夜思念着远方的知音,在清澈的池水边,横斜着清瘦稀疏的梅花影子。小窗外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那一缕缕情思、一阵阵暗香,都透出在这幽静的夜晚。
清入梦魂(1),千里人长久(2)。君知否?雨僝云僽倦(3),格调(4)还依旧(5)。
那清淡的月光,那疏梅的幽芳,将伴人进入梦乡,梦中很可能见到远在千里外的长久思念的知音。你知道不,纵然屡遭风吹雨打的摧残,梅的品格还是依然如故。
小提示:陈亮《点绛唇·咏梅月》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点绛唇·咏梅月》是南宋词人陈亮所写的一首咏物词,被收入《全宋词》。上片写月光映照着水边梅影,自己小坐窗前,幽情、暗香交织融会。下片写清辉幽芳伴我入梦,梦中向千里外的友人致意,并表示即使风雨折磨,自己高洁的情操也不会改变。词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用月和梅饱经摧残而品格依旧来表达词人屡遭打击而毫不屈服的内心品质。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点绛唇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天,词人从浙江东阳赶赴江西探望自己的好友辛弃疾,两人共商恢复中原、抗击金军的大计,并且邀请了另外一位朋友朱熹来到紫溪(今江西铅山南)相聚。词人与辛弃疾先是一同游览了鹅湖寺(今铅山东北),后来又赶到紫溪等待朱熹相聚,由于朱熹有事未能前来,词人于是便辞别辛弃疾东归。词人走后,辛弃疾作了一首《贺新郎》词,词人看到后,就写了《点绛唇·咏梅月》这首词来赠答。
相关诗词
-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点绛唇·明日征鞭
明日征鞭,又将南陌垂杨折。自怜轻别,拚得音尘绝。杏子枝边,倚处阑干月。依前缺,去年时节,旧事无人说。
-
点绛唇·有怀苏州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
点绛唇·金谷人归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
点绛唇·冰雪肌肤
冰雪肌肤,靓妆喜作梅花面。寄情高远。不与凡尘染。玉立峰前,闲把经珠转。秋风便。雾收云卷。水月光中见。
-
点绛唇·碧桃
碧海凝霜,问谁唤作春光住。绿烟轻处,月染幽香聚。缥缈云魂,旧厌霓裳舞。天台路,山空月冷,不管刘郎误。
-
点绛唇·咏采莲女
粉面新妆,澹红衫子轻罗扇。昨宵邻伴。来约莲塘玩。棹泛扁舟,影共莲花乱。深深见。绿杨风晚。空载闲愁返。
-
点绛唇·暮景
薄卷红绡,断霞西角斜阳远。昼长无伴。闲去题花扇。独倚阑干,看尽归鸦遍。轻云乱。凉风吹散。新月中天见。
-
点绛唇·日落花梢
日落花梢,恹恹春倦何时省。纱窗又暝。黄月濛濛影。没个商量,除是和愁等。罗衣冷。香阶红阵。燕子归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