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先秦〕
南山崔崔(1),雄狐绥绥(2)。
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缓步独行。
鲁道有荡(1),齐子由归(2)。
鲁国大道宽阔,文姜由此嫁人。
既曰归止(1),曷(2)又怀(3)止?
既然嫁给鲁君,为何思念难禁?
葛屦五两(1),冠緌(2)双止。
葛布麻鞋成对,冠帽结带成双。
鲁道有荡,齐子庸(1)止。
鲁邦国道宽广,公主经此嫁郎。
既曰庸止,曷又从(1)止?
既然贵为国母,何必眷恋故乡?
蓺(1)麻如之何?衡从(2)其亩。
种麻该当怎样?纵横耕耘田亩。
取(1)妻如之何?必告(2)父母。
娶妻该当如何?定要先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鞫(1)止?
既已禀告宗庙,怎容她再恣妄?
析薪(1)如之何?匪(2)斧不克(3)。
劈柴应当如何?没有利斧不行。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娶妻应当怎样,少了媒人哪成。
既曰得止,曷又极(1)止?
既然姻缘已结,为何由她恣纵?
小提示:诗经《南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齐风·南山》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齐风》中的一篇。全诗四章,每章六句。诗中前两章斥责文姜不该返回齐国,后两章讥刺鲁桓公。诗歌在表达涉及政治、国君的问题时,用隐晦曲折的笔墨来讽刺针砭,避免了过于直白显露,同时所指鲜明,内在意义一索可得。
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联姻,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妹文姜被嫁给了鲁桓公,但文姜不守妇道,与齐襄公有染,乱伦私通。齐国势大,鲁国势小,懦弱的鲁桓公敢怒不敢言。《左传》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要去齐国,夫人文姜要求同行,鲁桓公只得答应,文姜和齐襄公趁机相会。后来鲁桓公发觉,谴责了文姜,文姜便告诉了齐襄公,襄公便设宴款待桓公,趁机将桓公灌醉,然后让公子彭生在驾车送桓公回国的路上扼死了桓公。这件事暴露后,齐国百姓皆以为耻,这首诗便是在此情境下产生的。
相关诗词
-
辛亥冬日与徐蕴山胡君湘游南山寺
未来曾有约,今日入招提。古佛金泥落,名山培塿齐。诸天将寂灭,觉路转昏迷。领取尘根净,寒烟菜一畦。
-
甲寅闰五月七日偕沈琛笙徐蕴山赴菽庄诗社夜发芗江晓至江东桥趋谒黄石斋先生讲堂·其一
后游从二客,老兴拟东坡。北斗天容净,南山树色多。炎威消酷吏,幻梦冷春婆。酬酒芗江下,回头吊汨罗。
-
登山
山后转山前,山前别有天。山前山未了,山后又山连。
-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其六
湖在山头巅,寺在山腰里。寺下又有山,山上还有水。
-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其一
人生贵适性,何必慕荣达。畏彼衣冠劳,去家时削发。囊中无羡钱,传食作生活。在处有青山,山山好看月。
-
春晓山行
风扫连阴作快晴,瘦筇伴我出山扃。路从初日红边过,人在野花香里行。古木殊无趋世态,幽禽懒作弄春声。棕鞋踏遍山南北,只与白云相送迎。
-
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江南弄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