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彭民望
〔明〕
斫地哀歌(2)兴未阑,归来长铗(3)尚须弹。
舞剑砍地唱着悲歌兴致正浓,归来之后手抚长剑需要轻弹。
秋风布褐(1)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
秋风寒气侵身才嫌粗衣太短,江湖风雨中作梦梦中觉身寒。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
树叶飘落而下时光已是岁晚,看惯世态之后更悟知己最难。
长安(1)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2)。
久留京城我白吃着皇家俸禄,无力挽回先生常吃野菜苦餐。
小提示:李东阳《寄彭民望》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寄彭民望》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借助杜诗句意与冯谖弹铗之典,写彭民望英雄失路、无所依托的悲愤情怀。颔联以秋风、夜雨、短褐、梦寒等构成凄清境界,表达对友人穷困孤寂生活的无限同情。颈联尾联则抒发人情淡薄之慨,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无力援手的无奈。
《寄彭民望》这首诗通过对彭民望的处世及其遭遇的描写,表达对他的同情,抒发高才不遇的感慨,通过用典及环境的烘托,自然、诫挚地流露自己的情感,使诗有强强的感染力。
- 作品出处怀麓堂稿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彭民望是作者的挚友,曾官应天通判,后失意回归家乡湖南攸县。李东阳对他的诗才很推崇,便在北京写诗寄给他,对其抱负不得施展的生活表达同情。彭民望亦认为作者李东阳是最了解他的知音,深受感动。作者在其《怀麓堂诗话》中说,彭读了此诗,潸然泪卞,悲歌数十遍不休,不到一年的时间彭民望就去世了。
相关诗词
-
寄圣民十月十一日方到
跋马望君秋暮时,君来何后菊花期。斋中故有金铃酒,犹可篱边倒接䍠。
-
寄溧水宰李仲镇
不见李君久,水云鱼雁沉。调官聊制锦,得句剩关心。每访民情悦,相望春事深。故乡与贤者,北首重登临。
-
寄题高汝一少卿识山堂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往来山中最亲切,岭为横看峰是侧。曾从彭蠡望山外,识得山南昧山北。山体如如本不动,人苦求之愈多惑。君今一堂据湓城,香炉五老皆嘉宾。莫问后前与向背,面目还君多识真...
-
和陈泽民见寄·其一
长年扰扰走红尘,今日方还自在身。行处湖光侵杖屦,坐来山色照衣巾。敢希寄傲陶元亮,且学躬耕郑子真。犹恐风烟劳顾揖,未能终日作闲人。
-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三
我年政如牧民术,败群者去羊蕃息。向来盗窃如有盟,飞蹑垣墙度窗隙。下车夜户民不闭,终夕四邻无犬吠。一欢醉倒不须归,以塼支头路傍睡。
-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四
争歌来为民父母,百里民心始安堵。外台选才第荐之,何必知贤夺而去。当持马足卧车辙,报汝百年终有别。蹄涔不著横海鲸,簿书那容万人杰。
-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一
去年岁饥民减口,晨无炊烟闲甑缶。面馀菜色短气中,经营有钱易升斗。抱孙买锄今岁丰,黄云?稏村村同。东林鼓声是谁致,聪明慈惠陇西公。
-
寄彭景醇奉议
我庵湘山麓,君家湘江尾。共看湘山云,同饮湘江水。君有负郭田,饱食骄稚世。小儿探井臼,大儿了租税。我独生事拙,饘粥每不继。君如李大夫,时时容乞米。永怀湖山堂,风物自闲美。楞严初读罢,篆冷空窗几。微风拾残红,幽鸟妨春睡。苍苔满门巷,榆柳阴覆砌。杖策亦窥园,悠然望层翠。岁时无营为,祭奠修家礼。自觉去幼安,正复不远耳。遥知读此诗,欣然开笑齿。
-
寄华严居士三首·其三
谢公捉鼻知不免,整顿乾坤民望深。勿嗔秃头预世事,我是同时支道林。
-
初到善溪慧照庵寄张无尽五首·其五
公有自然台辅望,与民同乐亦同忧。我惭雅思非支遁,亦伴东山烂熳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