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魏晋〕
弱龄(4)寄事外(5),委怀(6)在琴书。
年少寄情人事外,倾心只在琴与书。
被褐(1)欣自得(2),屡空(3)常晏如(4)。
身穿粗衣情自乐,经常贫困心安处。
时来(1)苟(2)冥会(3),宛辔憩(4)通衢(5)。
机会来临且迎合,暂时栖身登仕途。
投策(1)命晨装(2),暂与园田疏(3)。
弃杖命人备行装,暂别田园相离去。
眇眇(1)孤舟逝(2),绵绵(3)归思(4)纡(5)。
孤舟遥遥渐远逝,归思不绝绕心曲。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1)。
此番行程岂不远?艰难跋涉千里余。
目倦(1)川途异(2),心念山泽居(3)。
异乡风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园田居。
望云惭高鸟(1),临水愧游鱼(2)。
看云羞对高飞鸟,临河愧对水中鱼。
真想(1)初(2)在襟,谁谓形迹拘(3)。
真朴之念在胸中,岂被人事所约束?
聊且凭(1)化迁(2),终返班生庐(3)。
且顺自然任变化,终将返回隐居庐。
小提示: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作于赴任途中,而反复抒发对田园自由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全诗可分四段。首四句为第一段,自叙年轻时淡泊自持之志;次四句为第二段,对自己的出仕之缘由作了解释;接着八句为第三段,叙述诗人旅途所感;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叙写诗人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此诗情景交融,语言看似平淡,实为精妙。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四十岁。元兴二年(403)十二月,楚王桓玄篡晋即皇帝位,改元永始。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被众臣推为盟主,率部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起事。三月攻入建康,被推为使持节、八州军事都督、徐州刺史。这期间,刘裕行镇军将军(战乱中,无诏书任命,这里的“行”是暂用的意思)。军府设在京口。陶渊明当时为生活所迫,出任镇军将军府的参军,在赴京口上任行经曲阿(今江苏丹阳)途中,他写下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寄赠虢州张参军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
送李参军
好住好住王司户,珍重珍重李参军。一东一西如别鹤,一南一北似浮云。月照疏林千片影,风吹寒水万里纹。别易会难今古事,非是余今独与君。
-
送苏参军
忆昨青襟醉里分,酒醒回首怆离群。舟移极浦城初掩,山束长江日早曛。客来有恨空思德,别后谁人更议文。常叹苏生官太屈,应缘才似鲍参军。
-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
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
...诗。携浊酒,绕东篱。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梁范坚常谓欣成惜败者,物之情。秋为万物成功之时,宋玉作悲秋,非是。乃作美秋赋云。
-
沈参军
参军青云士,直节凌邃古。
-
旧作竹与某复要予再作答此
此竹是予昔所作,即欲再作今不能。
-
赠故将军刘忠父
刘生慷慨古来闻,豹隐深冥鹤在群。乍见灞陵逢醉尉,不甘南部弄参军。筹边欲借青油幕,倚醉狂书白练裙。莫以盐车轻病骨,膊间犹长五花文。
-
自松江返孟孺印上人同载将登泖塔而为陆伯达所误迂道迫暝始抵泖口垂渡大风骤作维梢久之兴尽而去赋此解嘲书付寺僧
陆郎妒我游泖塔,孤棹立作襄城辙。
-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参军国事太傅中军右丞相征北大将军魏国公中山徐武宁王达
...秀发自眉宇。弱冠取高第,俊声菁华圃。珥笔侍丹螭,横经进白虎。师道万古隆,焉惜君相忤。折腰非所论,察眉良独苦。秉铎两巨藩,赐环历华膴。佐铨复掌礼,以至入政府。开济触巨僚,勤诚结英主。彼僚以败归,公始大摅吐。万里却苞苴,黄金尽为土。载观轮台诏,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