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宋〕
万里(1)相看(2)忘逆旅(3),三声清泪(4)落离觞(5)。
兄弟俩在离家万里的黔州边远之地,依依惜别似乎忘记了身在逆境的羁旅生涯,野猿的悲鸣使我们从离别忘情中清醒,伤心的泪水落洒落在离别时的酒杯之中。
朝云(1)往日攀天(2)梦,夜雨何时对榻凉(3)。
回忆起楚怀王梦见神女朝云暮雪之事,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登天之梦破灭。夜雨淅淅沥沥,何时可以和兄长对床而卧,长聚相伴。
急雪脊令(1)相并影,惊风鸿雁(2)不成行。
风雨雪交加急降,鹡鸰鸟在风雪中形影不离,鸿雁在风暴中惊慌的离散失群,飞不成行。
归舟天际(1)常回首,从此频书(2)慰断肠。
相必兄长你会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边,频频回首离别的方向,从今后还要多寄来书信安慰天涯断肠的我。
小提示: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是宋朝诗人黄庭坚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感情深笃,从首联正面写离别的哀痛。掀起感情波澜。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兄长相伴,晤面一室,长享天伦。颈联写景。以比兴的手法再申兄弟之情。尾联宕开一笔,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肯定是翘首望天际,盼望早日团圆。从此只能靠频频往来的书信来安慰断肠人了。本诗虽用典繁复,但贴切自如,浑然天成,更因感情真挚而深婉动人。
- 作品出处山谷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这首诗是在绍圣二年(1095),作者因所谓“修史失实”罪名遭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其兄黄大临不远万里,亲送贬所,黄氏兄弟手足情深,分手时难舍难分,分别后作此赠别诗,以抒发兄弟离别哀伤之情。
相关诗词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
明时耻韫玉,抱策下丘山。所献几何许,腐义数千言。有司缪甄录,一出踰十年。身世无一补,何物期自传。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
回首望乡井,窅在东南隅。倦鸟不出林,胡为涉川涂。冬半多北风,疲马不奈驱。昔行气长健,兹来感有馀。园田苟可治,岂不怀安居。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二
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尝喜陈图南,托世在梦境。亦有阮步兵,六旬且一醒。神解与辟世,此意在各领。汩汩糟醨间,少复此冥颖。哀哉羊皮人,方彼耀虎炳。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
追和倪元镇先生江南春
象床凝寒照蓝笋,碧幌兰温瑶鸭静。东风吹梦晓无踪,起来自觅惊鸿影。彤帘霏霏宿馀冷,日出莺花春万井。莫怪啼痕栖素巾,明朝红嫣鏖作尘。春日迟迟春波急,晓红啼春香雾湿。青华一失不再及,飞丝萦空眼花碧。楼前柳色迷城邑,柳外东风马嘶立。水中荇带牵柔萍,人生多情亦多营。
-
答彭寅之见赠
弱冠追随渐老成,中间多故各深更。扁舟憔悴横江梦,短榻淹留共砚情。论学平生愧知己,定盟当日是同庚。赠诗珍重知君意,贫病年来类长卿。
-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一】点径沾篱已灿然,飞帘扑面更翩联。红吹晴雪风千片,锦蹙春云浪一川。老惜鬓飘禅榻畔,醉看燕蹴舞筵前。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其二】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嫣洗雨妆。芳草一年空路陌,绿阴明日自池塘。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其三】蜂撩褪粉偶粘衣,春减都消一片飞。蒂挠园风无那弱,影摇庭日已全稀。樽前漫有盈盈泪,陌上空歌缓缓归。未便小斋浑寂寞,绿阴幽草胜芳菲。【其四】怅人无柰晓风何,逐水纷纷不恋柯。春雨卷帘红粉瘦,夜凉踏影月明多。章台旧事愁边路,金缕新声梦里歌。...
-
赠别崔起居
三十年前会府同,红颜销尽两成翁。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
-
郑守用前韵见示因亦和答四首·其三
振廪縻金气自和,政声谁为勒嵯峨。牛羊垄上饥民绝,鹅鸭池边勇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