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九华诗
〔宋〕
清溪电转(1)失云峰(2),梦里犹惊翠扫空(3)。
溪流弯曲蛇形如同闪电,转眼两岸云峰已消失在后面,我惊叹山水如此秀美,连梦中也是这山水。
五岭(1)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别为南贬五岭千嶂而发愁,盆景中有玲珑剔透的九峰足尽奇观,如悬挂的仙壶,这里面别有洞天。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石盆里山石层叠多姿,随着水势的下落,美景层出,犹如明亮的小窗洞开八面。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1)。
想到我蓄有仇池石两丸,放入盆景总觉得尚太孤单,我欲用百金买这玲珑剔透之石。
小提示:苏轼《壶中九华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壶中九华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将南迁旅途写成一次美妙的游历。颔联写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深情神往。颈联正面描写壶中九华形象,写山石层叠多姿,玲珑宛转有如窗棂。尾联倾吐欲买壶中九华之意。这首诗有高视人间、洒然超脱的气度,有虚无缥缈、优美神奇的意境,有玲珑宛转、层层显现的结构。
- 作品出处东坡七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94年7月
创作背景
《壶中九华诗》这首诗创作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是苏轼六十岁时南迁途中所写。前一年,即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六月,苏轼出知定州,九月,主持“元祐更化”的高太后病逝,宋哲宗亲政,朝局再次发生变化。绍圣元年(公元1097年)四月,苏轼因“坐前掌制命语涉讥讪”的罪名,责知英洲军州事,途中三改谪令,六月至安徽当涂,再次接到“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谪令。他遣长子苏迈带领家属去常州就食,奔赴惠州贬所。七月,行至湖口,写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米元章砚山诗帖赞
壶岭九华,营是一枝,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砚之不存,而宝此诗,抑类乎舍鱼兔而守筌蹄。不我后先,得于斯是,几席江山,庶几见之。
-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其二·壶井流琼
澄潭山下一壶悬,须信壶中别有天。潮退真源清自见,堪将仙液拟流泉。
-
宣和七年九月二十三日睿谟殿赏橘曲燕诗
...重披。仙掌擎宵露,宫楼上晓曦。明河临睥睨,魁斗下罘罳。鳌负蓬莱殿,鲸喷太液池。隔城花隐隐,夹路竹猗猗。帝所迷从向,壶中入并随。睿谟深宝构,延福表云楣。象纬层霄逼,堪舆一气移。风帘珠的皪,霜瓦碧参差。流步来清跸,飘香度赤墀。袍光明霁色,扇影...
-
舟中望九华山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隐去心难遂,吟馀首懒回。僧休传紫阁,屏歇写天台。中有忘机者,逍遥不可陪。
-
游九锁
青山倚天分九峰,或踞虎豹蟠蛟龙。奔霆白昼鞭玉虹,铁花冰激青濛濛。中有浩劫元皇宫,彷佛昆阆双衡嵩。洞门谁掣烟霞封,玉鼠石燕巢嵌空。列炬仰见仙人踪,枰棋布子局未终。冥怀欲唤洪崖翁,共翳紫凤骖飞鸿。一笑弱水三万里,他年相见方壶中。
-
重九
破帽无情不受吹,满头霜雪已如丝。菊花笑我三秋客,风物撩人九日诗。三楚膏腴已煨烬,二江皮肉更疮痍。子卿三月无音信,鸿雁南来何所之。
-
友人郑韩城丙子岁梦大雪身卧其中以为不祥俄而其尊公及太夫人相继没世因为图以志哀而中作此诗
人生事亲日,一往不复反。如何百年身,及此妖梦践。岂伊五行失,咎徵应灾沴。天监孝子心,先事告其变。故物满眼在,逝者日已远。温凊思寝门,体魄痛甫竁。年康养不逮,身踬名未显。平生如昨日,悲来不可遣。作图尺幅上,流涕日开展。持此终身慕,用答劬劳愿。白云太行道,风雨梁山缅。悲心同一发,大人志推衍。能事愧迫促,多忧日展转。天雨道少人,日中过君饭。写此危苦词,为废蓼莪卷。
-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其十三·赠陈表叔祖季鸣
江上推华族,簪缨世泽长。传家留翰墨,名世有文章。书法穷周籀,诗歌迈李唐。淞滨羁绊久,屈指几星霜。
-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其十一·赠周姻世长雪昆
江上新诗友,城西老布衣。订交能略分,共话每投机。品隽情尤介,文豪笔欲飞。濂溪遗泽远,道学懔尼微。
-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其十·赠钱老世兄夔若
校书如扫叶,日日战秋风。辛苦经寒暑,精诚贯始终。此中有真乐,谁与共肤功。吾党多耆硕,贤劳合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