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咏白菊
〔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2)、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3)。也不似、贵妃醉脸(4),也不似、孙寿愁眉(5)。韩令偷香(6),徐娘傅粉(7),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8)、屈平(9)陶令(10),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
渐秋阑(1)、雪清玉瘦(2),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3),似泪洒、纨扇题诗(4)。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5)。
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唉!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小提示:李清照《多丽·咏白菊》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多丽·咏白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赞颂了白菊的容颜、风韵、香味、气质、精神,表现对腐败污浊的社会风习的不满。词先渲染了深静寒寂的赏菊氛围;再以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感情以及主人公对风雨摧花的敏锐感受;后从自身爱菊收束,以旷达之语道出作者轻视鄙俗、不甘随俗浮沉的志趣。全词委婉雅致,含意深远,通篇用典,不着一个“菊”字,而以白菊隐喻自咏,表现了女词人卓尔不群、创意出奇的艺术追求。
- 作品别称多丽·小楼寒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多丽
- 创作年代1107年
创作背景
《多丽·咏白菊》此词当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济南原籍。作《小重山》《多丽》等。”一说此词作于大观元年(1107年)。
相关诗词
-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
...,春非我春秋非秋。人言今日是新岁,百花烂熳堆案头。主人三载蛮夷长,足遍五洲多异想。且将本领管群花,一瓶海水同供养。莲花衣白菊花黄,夭桃侧侍添红妆。双花并头一在手,叶叶相对花相当。浓如栴檀和众香,灿如云锦粉五色。华如宝衣陈七市,美如琼浆合天食。如...
-
多丽·夏景
画梁间。日长午梦初残。倚薰风、晕红如醉,无言情思阑珊。捲桃笙、自寻坠珥,掩金诃、斜扑轻纨。茉莉茶甘,鹧鸪香细,尽堪消暑小屏山。无心理、钿筝瑶管,棋局也慵弹。闲排遣、白敲冰脆,红点梅酸。侍儿报、花梢月上,清光怯射越罗单。浴兰汤、微揩粉汗,插犀梳、乱挽云鬓。院落沉沉,夜凉似水,萧郎频唤展琅玕。还一笑、背人行去。等待向更阑。却寻到、蔷薇架下,独凭栏杆。
-
水龙吟·竹翁又谱此咏白秋海棠,因亦同作。
海棠本是神仙,春风金屋藏佳丽。何来异种,墙根砌畔,雨中烟里。瘦影堪怜,脂痕尽涤,自然娇媚。想当年思妇,抛残玉箸,原不是、灵芸泪。堪笑秋容犹绮。抱幽心、谁同高致。昂然绛帻,翩然金凤,纷罗庭际。素女冰姿,红儿艳品,赏心谁寄。只词人、妙笔摹将冷格,写银光纸。
-
齐天乐·咏白秋海棠和竹樵翁
断肠花种瑶阶畔,嫣然玉人红泪。几日酸风,连宵嫩雨,化作阑干铅水。脂痕尽洗。但幽质柔情,淡妆新试。不是青衣,菊花休误唤娇婢。春宵酣睡未足,记高烧画烛,秾艳无比。一样佳名,风流自别,非复寻常罗绮。墙根徒倚。问好女儿花,可能争媚。等是秋容,素娥来赏此。
-
白菊
冬深方吐药,不欲向高秋。摇落当青岁,芬芳及白头。雪将佳色映,冰使落英留。寒绝无人见,梅花共一丘。
-
咏席诗
照日汀洲际,摇风渌潭侧。虽无独茧轻,幸有青袍色。罗袖少轻尘,象床多丽饰。愿君兰夜饮,佳人时宴息。
-
胡菊泉惠我丈菊走笔谢荅四首·其二
丈菊亭亭入座新,白花辉映白纶巾。生来自有凌云志,可是孤高不近人。
-
向曹伯通乞白菊
节过重阳菊已残,倚霜欹露不胜寒。
-
九日值雨无菊
重阳薄酒且沾唇,岁患虽烦节物新。昨日未知今日雨,流年不恕老年人。篱花欠事无黄菊,江草多愁漫白蘋。何待齐山始酬醉,小孙须办拾头巾。
-
咏晚菊
感尔多霜气,辞秋遂晓名。梅冰悬叶易,篱雪洒枝轻。九畹供玄客,长年见石英。谁人问播落,自起近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