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二
〔宋〕
满川(1)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2)。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
可惜不当(1)湖水面,银山(2)堆里看青山。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小提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二首诗中写到烟雨中的君山美如湘夫人的青螺发髻,于是化用刘禹锡诗句,表达对“银山堆里看青山”的另一番景致的向往。全诗风调清新明快,写景中透露了诗人对美好前途的展望。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境界雄奇。
- 作品出处山谷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102年2月1日
创作背景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这组诗作于作者晚年时期。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进入了一向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地。到了元符元年(1098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在被流放的六年中,他处逆境而不屈,安然度之。元符三年(1100年),被放还。他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出四川。崇宁元年(1102年),他赴家乡分宁(今江西修水),从湖北沿江东下,途经岳阳,冒雨登岳阳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这两首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
相关诗词
-
登楼望诸衲二首·其二
万山晴色沁秋寒,去住浮云任我看。不尽登临今古意,何人林外夕阳残。
-
洞庭湖畔吊君山二首·其二
重奏骚词吊二灵,雾鬟烟鬓望中青。冯夷出舞祥风起,龙女辞归古殿扃。暗向竹枝垂涕泪,愁开玉镜照娉婷。酒香亭下堪求醉,只恐湘娥尚未醒。
-
登君山二首·其二
楚水吞东南,皤然天一腹。君山枕波面,半插蛾眉绿。平空接游气,杳荡无川陆。归桨恨匆匆,残阳挂乔木。
-
望君山二首·其一
春风犹记舞衣斑,暂借图书白昼闲。最是酒醒人静后,梦魂无夜不君山。
-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其二
孤城摇落气悲哉,斥卤黄花也自开。万里乡心随去雁,九河秋色起登台。自怜蓬鬓风尘老,犹忆萸囊汉署来。此日衔杯谁不念,飘零天地转堪哀。
-
周评事墓山二首·其二
漠漠横塘野水春,暗烟重树失江津。山中寒食风和雨,吹落蘋花不见人。
-
宿不老山二首·其二
借得松风一觉眠,旋烧枯叶煮山泉。人间蚁蛭王侯梦,不到梅花纸帐边。
-
东桥顾公巡抚湖南行部至衡州纵游南岳某闻而慕之二首·其二
好游晚益耽,身到楚天南。胜迹摩崖刻,奇文览记探。高僧留与偈,野客偶成谈。更有名书写,藏山副石函。
-
游清源山二首·其二
城中长日望,翘首起游思。如何咫尺地,动以岁年期。忽睹草花喜,终遭猿鸟疑。明归应复望,惆怅使颜衰。
-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其二
步壑斗堪摘,登楼云与齐。未应随日涉,犹欠乐天题。旧览开青眼,新编写赫蹄。便须联和轴,寄我小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