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果寺
〔唐〕
路自中峰(1)上,盘回(2)出薜萝(3)。
凤凰山的中峰,有通寺院的小路山坡,盘旋弯曲的石径上,布满了薜荔女萝。
到江(1)吴地(2)尽,隔岸越山多。
山下的钱塘江,是吴与越分界的地方,江的彼岸,便是越国一望无际的山河。
古木丛青霭(1),遥天(2)浸白波(3)。
满山古老的林丛,被朦胧的青霭笼罩,滔滔的白浪,在远天与云空吞吐吻合。
下方城郭(1)近,钟磬(2)杂笙歌(3)。
在山寺凭轩俯望,可见附近历历城郭,听,阵阵钟磬声,溶入了城内的笙歌。
小提示:处默《圣果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圣果寺》是唐末诗僧处默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写圣果寺的位置,从位置中见庙宇的高峻崎岖。第二联写望中山水,到江而吴地已尽,过江而去则为古越国地界。第三联承前写越山则古木隐现于青霭之间,远水则与长天一色。末联从反面衬托首联,因俯瞰山脚而西湖笙舞与庙内的钟磬夹杂传来。全诗境界开阔,描摹细腻,声色参杂,情景俱佳。
- 作品出处千家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圣果寺》此诗中的圣果寺在浙江杭州西湖凤凰山上,僧人处默登山到此,极目四望,有感而发,遂有此诗之作。
相关诗词
-
胜果寺
大觉旧名刹,胜果其别室。为境既僻幽,构宇亦古质。禅侣结夏宜,万虑归静一。每从遥望得,栖迟偶兹日。始披翠雨入,忽凌白云出。三间草堂閒,坐以点吟笔。
-
圣感寺眺远
西山至此更无山,故是明堂结局处。南临平野千里馀,况鲜林岚蔽亏虑。我诣精蓝礼佛罢,山斋虽小足清趣。穷目何须百尺楼,因迥为高万景赴。夙闻圣感结遐想,不见云窗见烟树。今朝搴幌俯帝畿,瀛海蓬山乃毕露。因知见不贵拘墟,天高鉴卑理则固。
-
诣圣因寺瞻礼皇祖神御殿
巡狩曾兹圣迹留,至今黎献忆恩稠。由来乐利天同久,岂必衣冠月出游。钻仰无能窥卓立,继绳有志励艰投。髫年爱育亲承训,瞥眼惊心四十秋。
-
诣圣因寺皇祖神御殿行礼
明圣兹重揽,卷阿昔创留。敢云绳祖武,惟赖诒孙谋。家法勤宵旰,民艰体豫游。一湖春水碧,常共圣恩流。
-
陪李参戎汝盛游胜果寺酒酣登月轮峰望钱塘江潮
閒来野寺寻幽事,扶醉登临兴更豪。山脚遥分云树碧,海门初上浪花高。坐当落日吟偏壮,望入中原首重搔。投老要穷奇绝处,不妨随地混渔樵。
-
游西山自红光寺至延寿寺地弘旷松柘为多过嘉僖寺特荒略存其名折而北曰證果寺
泉声出谷静,野路擘山开。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指说前村寺,当时證果回。
-
游圣像寺作
野寺始独到,新晴欣夏凉。芳飙青丛丛,竹阴覆房廊。寒棕剪高翠,过雨桐花香。川梁通焕景,林殿疏夕阳。耳目暂清暇,都将尘垢忘。何时来永栖,放迹无何乡。
-
宿圣感寺
太行蜿蜒千余里,重气磅礴钟林泉。京城之西尤佳绝,万里绵互环幽燕。我闻圣感名已久,欲一登临愁攀缘。重阳雨霁后三日,桑乾水浅流溅溅。公余策蹇访般若,鼓舞直上如登天。松风谡谡时入耳,红树青岑相新鲜。石径法海培塿小,西望惟见山联翩。上方更忻逢惠远,谈禅坐久望言诠。知我性喜弄文墨,开箧示我诗千篇。方袍有人善知识,二十八纪从兹传。散步西轩窥深雪,水涌乃在山之巅。烹茶细品味甘冽,习习风生超云烟。东上平台临皓魄,山高星动冰轮圆。元规去此几千里,寒气侵人身欲仙。下宿方丈闻钟磬,梦魂仿佛逢偓佺。
-
同诸兄弟游圣寿寺
野寺同游处,秋光雨后晴。空阶疏树影,古木乱蝉声。客至僧还定,时危境自清。暂来忘俗虑,共坐夕阳倾。
-
北山證果寺
久闻北寺最清幽,因看花田遂一游。近国好山半烟雨,参天乔木几春秋。香凝永昼添谈柄,风送长松爽茗瓯。此境今才逢我辈,不留诗去鹤猿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