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听琵琶
〔宋〕
凤尾(2)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3),几番风月(4)。最苦浔阳江(5)头客(6),画舸(7)亭亭(8)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9)。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10)、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以凤尾纹饰槽,以龙香柏为拨,这琵琶从开元年间弹过《霓裳羽衣曲》后,经历了多少风月变迁啊!最苦的莫过于浔阳江头送客的人了,当明丽的画船将要出发之际,他在江上倾听了琵琶女的演奏。记得古时昭君出塞,黄云堆压在白雪上,马上的琵琶声寄托着远涉三万里外的离愁,她回望长安的昭阳宫殿,唯有孤飞的大雁渐渐消失在天边。纵然琵琶弦能代替讲话,可是心中的怨恨却难以诉说啊!
辽阳驿使(1)音尘(2)绝,琐窗(3)寒、轻拢慢捻(4),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5),一抹(6)梁州(7)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8)定场(9)无消息,想沉香亭(10)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11)。
辽阳征戍地,那里的驿使不来,音讯全无。闺阁琐窗中的思妇,只感到寒意袭人。她轻轻地慢慢地拨弄着琵琶,眼睫毛上沾满了泪珠儿;情脉脉地在弦上将手指推前又收回,弹一支《梁州》曲,从头到尾全都是哀音。千年历史上的事情,都已云飞烟灭了。开天盛世时琵琶高手贺怀智老先生出来压场的事情再也听不到了,想那明皇与贵妃赏牡丹、李白作新词于沉香亭北的繁华景象也不再有了。弹到这儿,就不免为之呜咽起来。
小提示: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贺新郎·听琵琶》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为作者闲居江西上饶时期所作。上片以《琵琶行》、王昭君等典故中之愁苦表达作者的愁苦难言,下片以唐由盛转衰喻宋之衰败。大量用典是此词的显著特点,但全词未因此而杂乱无章,反有余人难及之大气。此词借典抒情,暗含了作者满腔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体现了作者心系国家安危的爱国情操。
- 作品别称贺新郎·赋琵琶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贺新郎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根据邓广铭先生考证,《贺新郎·听琵琶》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到淳熙十五年(1188年)间,正是词人闲居江西上饶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