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蓼萧
〔先秦〕
蓼彼萧斯(1),零(2)露湑(3)兮。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晶晶亮。
既见君子,我心写(1)兮。
既已见到周天子,我的心情真舒畅。
燕(1)笑语兮,是以有誉处(2)兮。
一边宴饮边谈笑,因此大家喜洋洋。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1)。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亮。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1)。
既已见到周天子,感到恩宠又荣光。
其德不爽(1),寿考不忘(2)。
您的德行洁无瑕,祝您长寿永无疆。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1)。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润又亮。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1)。
既已见到周天子,快乐非常心悦畅。
宜兄宜弟(1),令德(2)寿岂(3)。
如同兄弟情意浓,美德无瑕寿且长。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1)。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浓。
既见君子,鞗革冲冲(1)。
既已见到周天子,精致马勒饰黄铜。
和鸾(1)雍雍(2),万福攸同(3)。
銮铃悦耳响叮当,万般福祉归圣躬。
小提示:诗经《小雅·蓼萧》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小雅·蓼萧》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典型的祝颂诗,表达了诸侯朝见周天子时的尊崇、歌颂之意。全诗四章,每章六句,都以蓼萧沾露起兴,通篇表现对君子的祝颂之情,层次分明,抒写有致,章章推展,于叙事中杂以抒情,并带有明显的臣下语气,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体现出雅诗的典型风格。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西周
创作背景
《小雅·蓼萧》当为诸侯朝见周天子时歌颂天子的诗歌。《毛诗序》谓此篇诗旨乃颂天子“泽及四海”,以之为宴远国之君的乐歌,朱熹则以为此乃“燕诸侯之诗”(《诗序辨说》)。吴闿生《诗义会通》又说:“据词当是诸侯颂美天子之作。”西周初年,国势昌盛,诸侯纷纷来朝,表示归附。周王也设宴招待,此诗就是在宴会上歌颂周王的乐歌。
相关诗词
-
忆小园花事
天南人去二三月,小苑花飞五六枝。孤阁自开巢乳燕,疏帘不卷驻游丝。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最忆东邻夜吹笛,一声遥在月明时。
-
吉文罗允瞻作时思堂以祀先而又闵其妇翁萧君彝翁死义而无后乃附祭于堂
萧君死节义,罗氏重彝伦。礼谨春秋祀,恩隆内外亲。九京宁有憾,两姓幸相因。千载斯堂在,闻风亦怆神。
-
许州厅事之西小孟刺史辟圃筑山莳花养鱼于其中长句奉题
泠然始信御风行,又见云间雁影横。泗水波中千佛塔,万花堆里一书生。英飞小院春常满,鳞养方塘月不惊。回首旧游真是梦,花潭千尺让深情。
-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八
写得衰容似十全,野情何限水云边。武陵花木为谁茂,洛渚风流徒自怜。还有寒酸堪笑处,亦应怀抱暗凄然。隳形不敢栖华屋,水畔閒来上小船。
-
洪武壬戌夏六月诏徵天下贤良赴京擢用雅以非才例蒙郡举而适婴疾病乃恳辞既归辱亲故枉问赋此为谢并述鄙怀
秋风萧飒鬓毛衰,怀抱无因得好开。林壑独栖嗟已老,朝廷三聘愧非才。乞归幸遂丘园乐,问讯多烦故旧来。谩写新吟谢知己,不妨共醉菊花杯。
-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三
堪把长悬在户庭,却疑身在小蓬瀛。满堂动色嗟神妙,挂壁高泉似有声。看去便须终日往,坐来疑有白云生。一沟泛碧春流水,宁敢匆匆便濯缨。
-
风中柳·小山泉阁
恰占岩阿,闲辟竹窗杉屋。抚阑干、疏筠几曲。篁灯摇绿。风泉鸣玉。爱清冷、枕中琴筑。仙禽两两,招得白云同宿。啸烟霞、悠然自足。茶烹珠瀑。樽开金粟。尽留连、小山秋馥。
-
题傅德藻月湖小舟集
龙骧百斛与湖宜,舟小何堪月四围。认取坳堂置杯意,漆园此语是诗机。
-
西江月·调燮火工非小
调燮火工非小,差殊只在毫厘。鼎炉汞走黑铅飞。从此恐君丧志。须共真师细论,无令妄动轻为。幽微玄妙最深机。言语仍须避忌。
-
江行得水压青天下小桥一句足成唐律
老去无心任一瓢,意行聊复侣渔樵。云迷远树昏残照,水压青天下小桥。物我境空鸡已木,功名梦断鹿犹蕉。插秧绿遍江南岸,又送年光入画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