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
〔清〕
九十韶光(2)如梦里,寸寸关河(3),寸寸销魂(4)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九十天的春光匆匆而过如在梦里,一寸寸的山河,真是一寸寸令人销魂之地。落日之下野田里黄蝶飞舞,古槐树和丛荻摇曳着枝条显出一片浓碧。
惆怅玉箫(1)催别意,蕙些兰骚(2),未是伤心事(3)。重叠泪痕缄锦字(4),人生只有情难死。
玉箫吹奏起惆怅失意的音调催人别离,个人的挫折和失意,并不是令我伤心的事。热泪纵横悲愤难已,封好了信封,人生中只有真挚的感情才永不会死。
小提示:文廷式《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是清代词人文廷式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景,描述出词人对充满了苦难的祖国河山的挚爱深情,细致地映衬出一颗爱国志士的忧国之心。正因为词人热爱祖国,深深地为国事担忧,才在下片的抒情中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报国情怀。下片意承景来,接以政治失意的对比,愈显其情真意切。结拍“人生只有情难死”句,这“情”,既有思君报国之喻,又有壮志慷慨之义,形象地表现出词人的拳拳爱国心。词中用典巧妙,屈原的美人香草之思被作者化用于词句中,委宛曲折,如泣如诉,扩充了词的伤感意蕴。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深了全词的感人情境。
- 作品出处云起轩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蝶恋花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作者自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十八岁起,多次到北京。他第五次入京在德宗光绪十一年(1885)春,在京逗留一年余,与当时胜流盛昱、袁昶、沈曾植、曾桐兄弟、蒯光典、王颂蔚、陈炽、张孝谦、杨锐等游,名动公卿。次年(1886),应礼部试,与王懿荣、张謇、曾之撰合称“四大公车”,但不幸落第,于当年四月二十八日离京南下。据其《南旋日记》,《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此词为其出东便门时所作。
相关诗词
-
蝶恋花·才与五更春梦别
才与五更春梦别,半醒帘栊,偷照人清切。简点凤鞋交半折,泪痕落镜红明灭。枝上流莺啼不绝,故脱馀绵,忍耐寒时节。慵把玉钗轻绾结,恁移花影窗前没。
-
蝶恋花·推上百花如锦绣
推上百花如锦绣。水满池塘,更作溅溅溜。断送风光惟有酒。苦吟不怕因诗瘦。寻壑经丘长是久。晚晚归来,稚子柴门候。万事付之醒梦后。眉头不为闲愁皱。
-
蝶恋花·三十六陂秋几许
三十六陂秋几许。缥缈凉波,忽忽幽期阻。塘外轻雨塘上雨。红颜不准西风妒。一两枝花摇隔浦。管领清愁,剩有闲鸥鹭。远道相思怜日暮。美人如梦无寻处。
-
署中独酌先后共得十首颇有白家门风不足存也·其二
九十韶光半已孤,揽衣推枕自支吾。诗名不傍新诗长,酒病全须浊酒扶。漫笑吴儿书咄咄,虚劳赵女和乌乌。蒸酥细薤香粳饭,为问先生得也无。
-
蝶恋花·九月海棠
烟抹霜林秋欲褪。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翠袖怯寒愁一寸,谁传庭院黄昏信。明月羞容生远恨。旋摘余娇,簪满宫人鬓。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
蝶恋花·九月霜风欺薄袂
九月霜风欺薄袂。槲叶初丹,收尽黄金穗。好景江南随节异。春郊如绣秋如绮。唯有劳人颜色悴。月计征程,何况终年岁。若使余生能有济。不辞来往车轮敝。
-
蝶恋花·眉月一丝如我冷
眉月一丝如我冷。瘦到难描,怕见青鸾镜。倦又不眠眠又醒。恹恹只道三分病。弹指流光愁暗省。拈取心香,偷祝花长命。帘底小魂飘不定。峭风吹过红无影。
-
蝶恋花·九月初二夜雨过垂虹桥书感同梦西
细雨愔愔蓬背滴。蓬底羁人,自展单衾褟。梦又不成灯又黑。乱鸦声里天如墨。似酒浓愁无处说。待倩双鸿,远向天涯觅。桥外杨花桥下客。可怜一样伤漂泊。
-
蝶恋花·依旧荷香三十里
依旧荷香三十里。比似年时,无复残红矣。不恨红芳不相俟。恨他零落秋如此。鹜外遥山鸥外水。水上斜阳,染出千峰紫。脉脉秋心勾引起。一行白雁天边字。
-
蝶恋花·忆昔荷香香雾里
忆昔荷香香雾里。绝好花时,已是伤秋地。泼水野凫随棹起。满衣湿气沾凉脆。独写新词君有意。补画题诗,重省当时事。欲说情怀无一字。鼓琴莫待钟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