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咏风兰
〔清〕
别样(3)幽芬(4),更无浓艳(5)催开处。凌波(6)欲去,且为东风住。
风兰散发出别样的幽香,素雅恬淡没有一丝浓艳浮华 它在秋风中轻扬的姿态,犹如凌波仙子轻轻飘逸,暂且为春风留住脚步。
忒煞萧疏(1),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2)半缕,第一湘江雨。
它的叶子如此稀疏,怎么能抵抗得住那寒冷的清秋呢?还是留取半缕清冷的花香,在这最美的湘江雨色里吧。
小提示:纳兰性德《点绛唇·咏风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点绛唇·咏风兰》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从香气和姿态两方面对风兰作了精致灵动的描摹,下片则是通过对现实中风兰美好之易逝的惋惜反衬出词人对好友所作的风兰图的赞美。全词运用比喻以及借代的修辞手法,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 作品出处纳兰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点绛唇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康熙十八年(1679年)秋,张纯修赴江华任县令。那一年,清兵攻人了一度为吴三桂、吴世蹯占据的湖南。江华县刚收复不久,百废待兴。在张纯修任上的日子里,怀抱同样建功立业志向而未遂的容若,向好友寄去了许多思念和勉励,希望张纯修多做善事,利国益民。江华县属楚地,故容若在寄张纯修的信中说:“沅湘以南,古称清绝,美人香草,犹有存焉者乎?长短句固骚之苗裔也,暇日当制小词奉寄。烦呼三闾弟子,为成生荐一瓣香。甚幸!”收到容若此信。张纯修回忆起同容若一起被屈原感动的日子,他们共同敬仰屈原。是因为他那如兰的气质和人生。于是,张纯修以“美人香草”的命意画《风兰图》寄赠,容若见画,便题写了这首《点绛唇·咏风兰》。
相关诗词
-
点绛唇·瓶菊
折得霜葩,胆瓶插处寒香袭。捲帘风入。秋在枝头惜。几净窗明,点燃真幽绝。重阳节。记曾相觅。犹自无消息。
-
点绛唇·即景
剪剪春寒,绿杨如梦花如笑。数声啼鸟。帘幕东风峭。九十韶光,一半空过了。闲吟啸。夕阳芳草。到眼添诗料。
-
点绛唇·忆外茂仲
柳眼舒青,宫桃着露烟如织。凭栏目极。无语心凄恻。风度箫声,凤去空相忆。愁寒食。薄罗初试。杏脸消春色。
-
点绛唇·鸡冠花
一种奇花,素秋浓染胭脂色。岸然高帻。细丽纹如织。五德兼全,笑尔名空得。东方白。不闻声息。悄向霜风立。
-
点绛唇·水仙花
倩影疏香,二妃微步潇湘渚。凌波容与。缟袂迎风举。仙骨珊珊,耐得风霜妒。邀花语。留花小住。结个消寒侣。
-
点绛唇·咏梅月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
-
咏美人春游
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
-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
点绛唇·越山见梅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
点绛唇·时霎清明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