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馀干古县城
〔唐〕
孤城(1)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2)西。
登上孤城,空旷天低只觉人与白云齐,楚水以西像万古荒原没有人迹。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1)犹在夜乌啼。
当年的官舍秋草淹没,空空如洗;城垛尚在,夜乌栖息,发出哀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1)向客低。
平沙辽远渺渺使人迷茫,落日亭亭而下比客人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1),朝来暮去弋阳溪(2)!
飞鸟不知道古城变深谷,朝来暮去悠然绕在弋阳溪。
小提示:刘长卿《登馀干古县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馀干古县城》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寥廓写出了古县城的“孤”;颔联通过描写“官舍”、“女墙”的荒凉正面表现其“孤”;颈联通过描写“平沙渺渺”、“落日亭亭”的景象侧面表现荒凉萧条;尾联借“陵谷变”这一典故,寄寓了诗人对国家衰弱、人民困苦这一情状的感慨之情。这首诗写景抒情而又不拘泥历史事实,诗人在缅怀历史的同时,又通过描绘被贬途中景色,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这首即景抒情的诗篇,包蕴着深沉的叹喟,寂寥悲凉,深沉迷茫,情在景中,兴在象外,意绪不尽,令人沉思。
- 作品别称登余干古县城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馀干,诗人被贬谪,是由于为官正直不阿而遭诬陷,因此他深感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官场污浊。刘长卿途经馀干之时,又刚刚经过军阀战乱,触处都见战争创伤,显出国家衰弱、人民困苦的情状,使诗人更加为唐朝国运深忧,故而创作《登馀干古县城》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馀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
送营城李少府
怀录兼就养,更怀趋府心。晴山东里近,春水北门深。新绶映芳草,旧家依远林。还乘郑小驷,躞蹀县城阴。
-
登长城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
得馀干李尉书录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
馀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
-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云木葱茏处,鸡鸣古县城。
-
送馀干李少府
作尉古来清,况于干越城。
-
沛县
天连荒草入青原,古县残桥拥一廛。
-
登阅江楼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山色古今馀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
夏日城南郊行
古县周遭景物环,政虽多暇倦跻攀。
-
登村东古冢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