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庐山五老峰
〔唐〕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1)。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九江(1)秀色(2)可揽结(3),吾将此地巢云松(4)。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要在这里巢居,以云松为家。
小提示:李白《登庐山五老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写了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既反映了诗人对五老峰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全诗写法多变,不乏想象和夸张的趣味,把连峰际天的五老峰,形容为“青天削出金芙蓉”,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登庐山五老峰》此诗作年未详。根据诗的内容推断,似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白和其妻宗氏一起来庐山游览,隐居五老峰下时的作品。詹锳在其《李白诗文系年》一书中,把这首诗列在诗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游襄阳、上庐山时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
相关诗词
-
登庐山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
五老峰庐山最高处
莫负今朝宿斗牛,枢衣便欲叩琼楼。平生第一登高处,只有青天在上头。
-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
登泰山日观峰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镕。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
登泰山五首·其一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长风吹海色,飘遥送天衣。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振衣...
-
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自笑形骸纡组绶,将何言语掌丝纶。君恩壮健犹难报,况被年年老逼身。
-
五老峰
前年踏雪匡庐过,今年暮春游太和。五峰老人如旧识,不似当年白发多。
-
五老峰
群仙赤霞佩,谒帝青霄通。倏过昆崙颠,八荒逝安穷。庐山偶回首,沧海蓬莱宫。须臾酌彭蠡,还驾来时鸿。高高去无极,遗迹兹巃嵷。遂为万仞石,削壁凌苍穹。盘回万岩壑,湖上峰独雄。朝云...
-
吾未识李空同先生每读先生诗且官渠后钦其为人过圆通寺悬多诗刻而僧独取先生者有静言看石耳之句石耳峰名庐山佳处
先生是在武皇年,彩笔沧江动远天。僧徒亦识山中字,学士今传邺下篇。当日鸣泉邀节钺,清秋高阁自云烟。谁令流落明时去,石耳空知炫独妍。